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探析


  摘 要 现如今高职院校实训室虽然已经在不断发展,但是其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高职实训室管理团队建设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更为严重的是现在相关实训室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不高,这严重影响实训室建设的良性发展。因此,实训室应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实训室队伍与制度建设的相关工作,最大限度的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最终实现实训室全面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
  近些年来,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已经基本普及,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实训室属于高职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场所。如今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基本会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此来优化资源配置,展开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于实训室的运作各个层面,这有利于保证实训室信息化的正常建设,为接下去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1 目前国家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现状
  1.1 实训人员的队伍建设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工作过程中,大多实训室过于注重建设领域而轻视管理层面的建设,使得实训室管理不够全面,导致实训人员技术比较薄弱。另外学校实训技术人员考核体制也不够健全,这就无法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上相关实训人员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大多只能循环的做相关事务性工作,从而导致实训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热情。当前各学校实验实训室还是更多的是以“重建设,轻管理”模式来运作,相关领导同样也忽视管理人员建设工作,导致实训室的实训团队建设水平普遍不高[1]。
  1.2 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
  目前高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基本成型,但在管理体制的制约下,使得实训室建设整体化、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健全,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过于依赖于传统管理模式,忽视新型技术及产品的应用等。当前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多样,但是,这些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也并不能实现共享,实训室很难形成管理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于人员素质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实训室信息化应用程度整体都不高,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也不高,缺乏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兴趣,对传统管理模式依赖程度过高。部分学校虽然有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相关技术和系统层面都比较单一,没能很好地对接其他业务管理系统,造成实训室整体信息化能力都相对不高。
  1.3 采用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
  高职实训室的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记录各种有用的数据。但有的学校的数据缺乏相应的记录意识,依旧采取传统的记录方法,加大数据源统计的难度,限制实训室某些功能的有效发挥。鉴于以上情况,这影响着实训室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不利于实训室功能的发挥。
  2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职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2.1 加大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
  (1)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应当积极做好实训室任务的统筹及规划工作。具体来说,在建设实训室管理体系时,应采取有效的分管体制,相关管理部门则需要做好各自工作,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加强实训室各部门的管理监督力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训室需要做好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及业务能力,从而建立好合格高效的管理队伍[2]。
  (2)信息化考核体制的构建。实训室除正常的人员配备外,高职实训室的管理对象还有很多,例如设备、经费等。因此学校应从专业发展需要及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计划方案,并科学总结好实训室管理体系,然后进行量化处理。通过利用信息化考核平台,充分反映实训室的使用及管理真实水平,这样能够有效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2.2 加快实时管控信息平台的搭建
  (1)节能监控平台的搭建。在“互联网+”大趋势下,高职院校需要将设相关管控系统及照明和节能监控平台引进到实训室中。通过这样可以可充分提升实训室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为建设节约型校园不断努力。
  (2)安全监控平台的搭建。在当下实训室的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即为设备安全管理。高职实训室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服务。实训室不能单纯地借助人力开展监督及检查工作,这样不能有效地发现并解决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通过搭建相关安全监控平台,精确收集好实训室的相关使用数据,这样能够提高实训室的实际工作效率,也可規避有效人工造成的问题,在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出现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保障好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
  2.3 促进业务合作共赢及信息资源优化共享
  (1)做好调动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及正常的教学管理等通常分属不同的部门,且管理系统数据也是相对独立的,这极有可能会出现信息不流通问题,加大实训室的建设及管理工作难度。针对这些情况,高职院校就需要搭建好实训室管理系统与学校教务系统的相关对接平台,充分提升实训室开放管理水平及利用率。通过在实训室中引进调度功能形成智能化模式,还可将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充实,使其能够负责更为重要的管理工作[3]。
  (2)加强耗材与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耗材与设备是高职实训室建设的重要关节点,教学信息化工作就是需要将耗材与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作为其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中,耗材与设备管理直接影响着实训室相关配套设施的使用率,这是体现仪器设备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建立健全管理数据库,充分应用好计算机及物联网等技术,并将之与严格管理监测机制相结合,从而实现实训室耗材及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带来了新的指导方向。在当前“互联网+”的潮流推动下,高职院校应当将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大数据的机制,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最终完善好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波,卜天然.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4):70-72.
  [2] 英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02):120-121.
  [3] 彭亮.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