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要求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本文通过分析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说明当前我国面临动能转换、市场结构的调整以及全球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进一步指出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时期应当更好的把握当前市场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改革组织形式、创新管理模式、积极适应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最后,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环境;经济全球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在理论上,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1]发展方式的变化,首先是发展理念的变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创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调整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有效供给,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现状
  (1)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首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伴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从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然而,面对投资拉动增长的乏力和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经常性波动,经济发展要求突出增加消费特别是增加内需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其次,从消费层面来看,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当前居民消费水平逐渐从低档转移至中高档、高档,要求国有企业在产品供给上做出调整。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逆潮出现并且在某些地区形成一定趋势,给我国外部环境带来严峻挑战;同时,全球自由贸易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势。两股力量的博弈,在短期将形成国际市场环境的某些波动甚至震荡。[2]因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如何一方面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一方面在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增强自身实力以及维护正当权益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2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问题
  (1)经济效益低,市场适应力差。长期的计划管理使国有企业生产侧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国有企业产品质量较低。加之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客观估计和判断,导致超量生产以至于产品过剩。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日益开放和充满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缺乏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力的问题日益突出。
  (2)企业内部组织管理问题明显。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模式仍是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层级分明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内部缺乏活力,员工生产劳动积极性不强,创新成果难以转化等问题。同时,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员工薪酬福利问题和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导致部分员工消极怠工,造成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3)对外贸易大而不强问题仍较突出。我国开放型经济传统竞争优势受到削弱,传统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外贸创新能力较弱、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发挥好外需对经济增长稳定作用。[3,4]我国对外贸易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源于国有企业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缺乏适应力和竞争力。
  3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和发展战略
  (1)把握市场环境,创新商业模式。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应准确客观把握当前市场环境,掌握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在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合理确定目标市场,找准价值定位。另外,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市场体体系,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要求国有企业建立更加灵活的价格反应机制、加强企业间合作、增强自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2)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企业应改进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企业应顺应政府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走向,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改革红利,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创新的步伐,增加有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应加大创新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为产品创新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企业应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支企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企业应积极同高校和各个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产品化。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力度,防止低质量产品流入市场。
  (3)改革组织形式,创新管理模式。首先,企业应积极探索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改变原有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减少中层管理。企业可以将内部划分为多个群体,同一个项目由多个群体同时做,充分激发企业内部竞争活力。其次,企业应完善内部绩效和考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再次,企业应加快从传统创新向融合创新转变,将管理创新与其他维度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融合推进。[5]
  (4)树立产品特色,打通销售渠道。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朝着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个性化是指产品设计充分体现消费者个人独特的消费需求。人性化是指产品的功能应更多地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实现使用的便捷化、舒适化。消费者对产品的新需求要求企业打造特色的产品。為此,企业应注重产品的设计研发环节,充分体现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企业应打通对消费者的沟通和销售渠道,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使用评价作为进一步改进产品质量的信息参考;企业销售应密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完善消费者数据,畅通销售渠道,实现企业与顾客的充分互动,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5)培育优质的企业文化,打造工匠精神。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有鼓励创新,追求严谨、顽强拼搏的企业文化。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尤其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经常组织员工集体学习,评比劳动模范;提高员工薪酬待遇,完善企业内各项福利制度,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开设面向技术人员的工作室、工作坊等技术研修场所,为技术工人技术改造、创新实践提供资金和空间。
  (6)增强经济全球化适应力。高质量发展时期,面对更多国家贸易壁垒增加,经济全球化风险加剧,国有企业应调整出口战略,提高对外出口层次,通过对企业内部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提高企业自身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企业应借助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生产环节相结合,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企业应在保持对外技术交流的同时,积极开发原创性成果,提升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质量和能力;国有企业还应提高运用国际贸易准则的能力,在自身合法利益收到侵害时,能够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7)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原先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要求企业在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力度,自觉遵循环境部门的有关规定,走绿色协调的发展道路。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不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另外,企业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和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 [J].改革,2018(4).
  [2] 迟福林.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
  [3] 郭春丽,王蕴,易信,等.正确认识和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J].宏观经济管理,2018(4).
  [4] 汪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N].人民日报,2017-11-10.
  [5] 许科敏.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J].企业管理,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