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替人背了黑锅:帮人背了黑锅

  并非加入食品中的都是添加剂,中国的相关使用标准要比美国等西方国家更加严格。      3月23日,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在上海召开。在同期举行的食品添加剂论坛上,深受“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困扰的业内专家们纷纷表示是在替人背黑锅,这些都是些不法商贩为经济利益添加的、国家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污染残留。要与非食用物质的违法滥用划清界限。
  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世界博览》记者见到了刚刚参会归来的高彦祥教授。高彦祥解释说:“苏丹红是工业色素,三聚氰胺是化学物质,包括一滴香等,这些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谈到食品安全和添加剂的问题,很多人存在误区,误认为凡是加到食品里的物质就是添加剂。”
  1994年,高彦祥主编了教材《食品添加剂基础》,多年来一直关注与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对于目前许多“食品健康专家”在公共媒体发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各种危害的言论,高彦祥感到很无奈,因为这样只能造成更多的误导。“实际上,添加剂本身没有罪。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很长的历史,目前仍是食品添加剂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且我国的相关使用标准要比美国等西方国家更加严格。”
  
  国人的认识误区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我国《食品安全法》将其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可以不具有营养价值,但各国的标准都认同的一点是,它不能对人体有害。
  而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甚至是各种农药化肥残留,实际上都是食品中残留的污染物,并不属于添加剂。
  这些有毒化学物质都是近现代的发明,属于“舶来品”。而我们的祖先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远比利用这些有毒物质造假的历史要长。
  东汉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盐卤制作豆腐,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的方法。最具中国特色的食品添加剂还有红曲,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红曲为肉食和面食染色。今天,制作肉类熟食不可缺少的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实际上800年前的宋朝人制作腊肉时就开始使用了,并于13世纪传人欧洲。
  这一时期,不论西方还是东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多是天然物质。工业革命之后,人工合成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开始出现。人们也很快学会利用这些化学物质来以次充好地造假。
  18世纪,欧美国家的一些食品加工商就学会了利用色素给变质的肉类上色,利用食用香料掩盖食品的臭味。英国人阿库姆在1820年出版的《论掺假》一书中,描述了当时英国最可怕的食品:“穷人们都希望能吃上富人才能享受的白面包和五彩缤纷的糖果。可是当他们真的买得起这些食品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问‘为什么白面包和糖果变得这么便宜?它们从前不是只有富人才享受得起的食品吗?’”
  实际上,那些糖果都是用含有很高毒性的铜盐和铅盐染出来的。当时,因为著名的“羊吃人”运动,穷人失去了土地,他们没办法再吃自己种植的粮食,宰杀自己饲养的牛羊,只能到面包店和肉摊上去买。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让防腐剂成为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但在人们尝试着用各种新的化学物质提升食品的色香味和保质期的过程中,失败不可避免,许多有毒物质一度风靡,在引发大规模中毒事故之后,才被禁止。
  
  洋行控制的添加剂生产
  
  当西方的化学家们不断琢磨着用人工合成的成分来改变食品品质的时候,我们却落后了。
  高彦祥介绍说,解放以前,我们国家能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种类非常少,只有上海的几家洋行可以生产少数几种食用香料。
  中国商人大多只能代理外国香料品牌进行销售。1925年,上海人李润田的贸易行因为没有取得奇华顿牌香料的经营权被迫关闭。李润田不甘心再从洋人手中购买香料,于次年投资开办了自己的香料制造厂,并创立鹰牌香精。
  到上世纪30年代,他重金聘请波兰人那格尔(S.Nagel)为调香技师,鹰牌香精质量有了新的提高,陆续配制出各种不同香型和不同用途的混合香精,其中就有多种食用香精。后来,李润田还开办了乐口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各种食用香精和色素调配的饮料――乐口维他。
  解放后,我国将上海的一些香料厂收归国有。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我国在制定第一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 81)时,除了香料,食品添加剂只有几十个品种。
  “食品添加剂虽然号称有百年历史,但在西方,真正发展只有60年的历史。二战以前食品工业也并不发达,二战之后的工业化生产推动了添加剂的发展。而我国食品添加剂在建国头30年里发展并不快。”高彦祥教授介绍说,现在,我国已经有2600多种添加剂(含食用香料)。
  这些添加剂大部分借鉴于西方,我国自主开发、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不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食用色素“新红”。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部分是西方国家批准使用的,另外因为中国和西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我们借鉴日本批准使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也很多。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准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尽管这么多都是借鉴西方的,但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比西方,特别是比美国要少。中国虽然食品工业还不发达,但对安全还是非常谨慎的。”
  目前,中国企业每年要向美国和日本出口大量食品添加剂。日本每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天然色素和天然植物香料,经过精加工之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
  
  食品添加剂规范的诞生
  
  人们对于添加剂的使用,一直是爱恨交加。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开始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利用各种添加剂和辅料造出了“人造食品”。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任不久,就到美国农业部品尝了一顿特殊的午餐。他品尝了“橘子粉、乳清干酪酱、低脂牛奶、冷冻脱水的豌豆以及用新饲养方法生产的牛肉和猪肉”。如果是现在,有厨师敢给美国总统提供这么一顿糟糕的饭菜,绝对会挨骂。但当时,艾森豪威尔对这些添加了各种保鲜剂、色素和香精的“新式食品”非常感兴趣,并决定要在全美国推广。
  当时,美国农业部的新闻发言人说:“美国人买块面包可以在家里放上好几天而不会发霉。法国人和德国人就必须每天买新鲜面包,或者自己烤。这样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我们想要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准,食品添加剂必不可少。”很快,西方发达国家批准了大量可以使用到食品工业中的化学物质。
  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们又有了新发现――一些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癌症。随后,一些食品添加剂滥用和误用引发的严重食品安全事件,让许多国家开始出现了“食品安全化运动”和“消费者运动”,提出禁止使用食品添 加剂,回归天然食品的口号。
  正是在这些运动的影响下,各国政府开始严肃对待所有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1958年,美国《食品添加剂修正案》应运而生,国际上也先后成立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不同组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全面的评价。
  “所以现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非常严格,不但对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有规定,对于最大使用量也有严格要求。”高彦祥教授还是饮料行业的专家,他举例说,在制作果汁时,就要按照规定调配各种甜味剂的用量,每种甜味剂适合使用在什么类型的饮料中,用量应该是多少,都有具体的标准。他指出,我国技术监督部门对于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每年抽检,一旦发现超标超量使用,不但要罚款,还要对食品厂在媒体上发布并对问题食品下架处理。
  
  添加剂改变了人们的口味
  
  食品添加剂正在改变我们的口味。
  高教授回忆道,在他上学时,学校食堂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卖白馒头,其他时候卖的都是黑黑的馒头。当时,副食店的白馒头很快就会被一抢而光。馒头粉白的色泽和松软的质感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特别是漂白剂。但今年6月30日,我国就要正式禁止在面粉中加漂白剂了。
  “人们的口味也一直在变。从前追求的是外观,现在倡导回归自然。”高彦祥教授指出,停止使用面粉漂白剂并不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因为管理部门提出这种添加剂并不是加工必需的,是否应该停用面粉漂白剂在产业界依然存在争论。
  我们现在在超市购买的内酯豆腐,无论口感还是味道都同传统的“卤水豆腐”有所区别,但如果没有添加剂葡萄糖酸内酯,就不能工业化生产盒装豆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内酯豆腐的味道,未来,可能不会有人去追问到底内酯豆腐和传统豆腐哪个才是“正宗”。
  不论如何,食品添加剂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人们喜欢喝饮料却又害怕长胖,于是饮料中使用没有热量的甜味剂代替蔗糖;但人们又担心没有营养,所以又添加了营养强化剂。据说,美国人很喜欢喝蓝色的饮料,尽管我们想象不出自然界有什么食物是蓝色的。
  “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高彦祥解释说,现代工业化生产降低了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变质腐败的问题,节约了粮食;同样是抑菌,用防腐剂比高温消毒法更节省能源。
  为了用有限的食品养活我们星球上的70亿人口,或许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早已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