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短文

叶圣陶的短文篇一:《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阅读答案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1)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

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 2) 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

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

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

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

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3)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

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

光和轻淡的云影[乙]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

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丙],

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

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4)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

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

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5)大概我

们所祈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

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

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 6)所以心如槁

木不如工愁多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

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7)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何况劳人秋士独

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

那美妙的秋之音乐? 8)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

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

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作) 22、从下列三组词语中分别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在文中

[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甲] ( )①安静 ②安闲 [乙] ( )

①覆盖 ②遮盖 [丙] ( )①练习 ②训练 23、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味

道”的含义。 24、阅读全文,说出“没有秋虫的地方”和“有秋虫的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25、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答

案: 22、②①② 23、如同“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一样的

由秋虫引发的各种内心感受。 24、①“没有秋虫的地方”冷寂沉闷,“有秋虫的地方”生趣

美妙。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秋虫”的描写,表现了各自的特点。 25、作者追求自然、清新、

淳朴、富有滋味的生活;只有在这样的生活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乐趣。

叶圣陶的短文篇二:叶圣陶《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阅读及答案

写文章

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叶圣陶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

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

够写文章了。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

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

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

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

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生活犹如泉源,文章

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从前人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

人特有的技能,那种技能奥妙难知,几乎跟方土的画符念咒相仿。这种见解必须打破。现在

咱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间的奉人能写文章,铺

子里的店员,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写文章不是生活的胸

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

书人”或是“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能写文章算不

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

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以上的意思为什么必须辨明白?自然因为这是对于写作训练的

一种正当认识。有了这种认识,才可以充分利用写作这一项技能,而不至于作文章的奴隶,

一辈子只在文章中间讨生活,或者把文章看得高不可攀,一辈子不敢跟它亲近。末了还得说明,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譬如坐得

正站得直,从生理学的见地看,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每当要坐要站的时候,才想到

坐和站的姿势该怎么样。必须养成了坐得正站得直的习惯,连“生理学”和“健康”都不想

到,这才可以终身受用。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临时搬出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么样,写作

应该怎么样,岂不要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

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14.请用条件复句概括作者认为写文章“不神秘”

的两个理由。(2分) ▲

15.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①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本末倒置”中“本”与

“末”分别指什么?(2分)“本”:▲ “末”:▲ ②简要分析第三自

然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16. 文中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胸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请以朱自清的《背影》和胡

适的《我的母亲》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 参考答案:14.(4分)(1)(2分)只

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不论什么人都能

写文章。(如答:“只有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化为习惯,才能不知不觉之间写好文章”,得1分)。

15. (4分) ①(2分)“本”指:有了经验和意思会说话,把自己的体验写成文章。“末”

指: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②(2分)通过

比喻(类比)论证,形象易懂(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写文章要养成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16. (4分)作者认为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出自对生活的真实感悟的需要。例如

史铁生正是在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母亲坚强、隐忍,对儿女的无私而伟大的爱和期待,才满怀

真情写出《秋天的怀念》;胡适正是看到母亲的慈祥、宽容,气量大而有刚气,深刻感受母亲

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巨大,才会有感而发,写出追忆性散文《我的母亲》。

叶圣陶的短文篇三:叶圣陶

叶圣陶课程思想及新课改启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陆平

摘 要:叶圣陶长期关注中国教育现实,在不同时期拟定过语文课程标准,就课程问题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涉及课程价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系统、深刻的课程思想。研究与发掘叶圣陶的课程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叶圣陶;课程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示

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我国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叶老虽无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传世,但他毕生关注我国教育现实,撰写过大量探讨教育问题的小说、论文、札记、时评、序跋、书信等,其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课程研究意识的淡化,叶圣陶的教学思想受到广泛传播,但他的课程思想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研究与发掘叶圣陶课程思想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叶圣陶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

叶圣陶在其七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创制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研究课程问题,他的课程思想涉及课程价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

(一)课程价值观:大众化取向,“造成健全的公民”

课程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叶圣陶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他的课程价值取向和所拟定的课程目标上。

1.课程是为着学生的,要帮助学生“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

人的发现,尤其是妇女和儿童价值的发现,是“五四”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1919年,叶圣陶在《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一文中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小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是栽培小学生的,我们究竟希望小学生达到怎样的地步呢?”相对于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利禄主义”教育而言,叶圣陶的答案在当时是振聋发聩的:“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1]在叶圣陶看来,人之所以可贵,不在于他既已为人,而在于他进而成为更高尚的人,对人类更有价值的人。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是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学校教育定出各种科目叫学生学习,只为帮助他们确定切合人生的人生观。”[2]1923年,叶圣陶起草《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所拟定的课程“目的”的第一条便是“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3],反映了他对儿童自身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视。

2.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拟定课程目标

相对于封建教育是少数人的专利,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重心的下移,受教育人口扩大,教育普及和追求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叶圣陶以他的远见卓识,认定了极具现代教育意义的课程目标。1942年,叶圣陶在《认识国文教学》一文中批判了“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针对某些人“早也一声‘国文程度低落’,晚也一声‘国文程度低落’”的感叹,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旧式教育的真相——“通文达理的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一辈子不能从读书达到通文达理”。他指出,国文课程不能再以培养少数“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为宗旨,而要“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4],他认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5]

叶圣陶恰如其分地提出了阅读、写作、说话、写字等语文课程子目标。对于作文教学目标,叶圣陶将文学创作与作文作了严格区分,“文学的写作,少数中学生或许能够写来很像个样子,但是决不该期望于每一个中学生。这就是说,中学生不必写文学是原则,能够写文学却是例外”[6]。当时社会上关于作文教学目标的看法出现严重分歧,有人认为应该“培养作家”。作文教学“是不是为了培养作家呢?”身为一代文学大家的叶圣陶旗帜鲜明地回答:“不是!”他指出:“作文是为了培养表达的能力。这个能力,人人都必须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都要用到”。[7]再如,他坚持将写字教学目标定位于“人人所必需”的“行款齐整笔画匀称之字”,而“不必人人为书家”,他说“我向在教育部即持此意见,我为少数”[8]。叶圣陶坚持大众化取向拟定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致力于“造成健全的公民”,以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二)课程结构观:基于“为人生”的统整综合的思考

我国传统学馆的课程、教材、学习年限等随意性大,一般采用蒙学读物及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个别施教,融识字、生活常识、伦理教化等于一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科课程。西学东渐,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在课程设置上,“癸卯学制”学习西方,实行分科教学,学科门类大增。对于课程结构问题,叶圣陶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1.分科不忘统整

分科制度产生后,教师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于强调本学科传授知识的功能,忽视了育人作用,淡忘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叶圣陶从培养人的

[9]统整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出发看待分科制度,“做人做事原是不分科目的”,

“为教授的便利起见,把种种事物分析开来,便有了关于身体、关于修养、关于知识的种种科目”[10];学校教育“由于这种不得已,才有分科教学的办法”[11]。他提醒教师“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维,养成语言文字的好习惯??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12]。这样,每一门课程就像车轮上的一根根辐,许多的辐集中到教育之轴上,便成为把国家民族推向前进的整个轮子。

2.不宜分科则综合

叶圣陶主张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依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就分科与否问题进行权衡取舍。针对不能升学的学生,他主张“中学不容不培养他们的实际生活知能,使他们当前得到受用。就这一点而言分科教学不如不分科,而以生活为中心,问

[13]题为中心,着手教学来得见效”,即中学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要适当分流,

对升不了学的学生加强综合性生活实用技能教育,让他们走上社会“受用”。他还认为小学宜设综合课程,不适宜分科,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还没有分化,科目“分开独立,易于忘却何所需此科;全部所习,复难得有统贯的精神;徒使学童入于偏而不全、琐屑而遗大体之途”[14]。

3.反对取消选科制

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教育当局取消选科制,叶圣陶撰文表示反对。他认为尽管选科制是舶来品,输入时间短,且实施方法上存在些微流弊,但每个学生的资禀、个性各不相同,“现在使不同的人物修习齐一的课程,希望把他们变成相似的货色,这种‘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的办法,在理论上,在事实上,都是不可通的。况且,我们的疆域这么广大,我们的社会正在激变,课程呆板,怎么能普遍适应?”[15]叶圣陶清醒地认识到选修制的独特价值,能加强课程的灵活性,一是满足了不同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二是满足了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适应了社会激变的需要。

4.重视活动课程开发

1917年至1921年,叶圣陶在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与吴宾若等日夕研究教育改革,带领学生挥锄破土创办了“生生农场”;他节衣缩食,捐款创办了博览室和利群书店,陈列出自己收藏的书刊,笃策学生博览多闻,“发展思想,涵育情感”;他在博览室四壁开辟了诗文、书画等专栏,鼓励指导学生练笔;他开设了篆刻课,教学生刻图章印记,刻竹板压书,刻诗文互赠,刻花鸟共娱;每周一次同乐会,每学期两次恳亲会,他和王伯祥是编剧兼导演,指导学生将《荆轲刺秦》、《完璧归赵》等作品搬上舞台。这些教育改革实践以学生为本位,“特设了一种相当的境遇”,实际上是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丰富了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使学习与生活相交涉。

5.洞悉学校课程的缺憾

上世纪初,叶圣陶认识到,学习了学校课程不等于是个有知识的人,因为他发现,许多关系人生的有价值的事物并没有列入学校课程。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他指出:“与实际生活相比较,就觉(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叶圣陶的短文)得科目的划分有简单和支离的缺憾”;“科目之外,关系人生的事物还有许多,这许多事物因为和日常的事物混在一起而无法区分,就没有列为专门的科目,就够不上教授的价值。”他提出一连串质疑:“学校里只顾选定现成的科目,叫儿童来凑合,来购买,只为了教者的方便,哪里肯顺着儿童的需求来规定种种设施呢?”“这几个科目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包括得尽吗?这几个科目都是合理而且有系统的吗?只要学习了这几个科目,就能应付人生的种种事物了吗?”[16]

(三)课程内容观:以生活为本位,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

课程理论大致围绕三种取向认识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即教材;(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大多取第一种理解。叶圣陶是编撰教材的行家里手,他突破了“课程内容即教材”的观念,认为“课本是一种工具或凭借,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或凭借。许多功课都是不一定要利用课本的”,非文字的实际事物“罗列在我们周围,随时可以取来利用,利用得适当,比较利用文字的课本更为有效”[17]。“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18]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当时

中等学校对学生课外阅读书报,“颇有加以取缔的”,把学生看作“思想上的囚犯”,叶圣陶呼吁这些教师自我反省,“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19],建议指导学生“看好小说,你的指导越周到,越深入,他们从好小说领会到的就越丰富,越精辟”[20]。

叶圣陶主张开发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他说,“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个大毛病”[21],让儿童学会对书籍采取批判的态度,结合实际事物思考体验,这样“通过文字与事物的实际打交道,才可以获得真知识,真经验,

[22]养成真能力,真才干”。如前所述,叶圣陶在甪直执教期间注意开发课程资源,

丰富课程内容。学校除有教室、教材之外,“宜有会场、农园、工室、博物室、图书室等等设备”[23],儿童一旦进了这样的学校,“只是与各种事物相接触,只是觉得有许多事情要做”;“他们对于环境,兴趣所及有所不同;他们各从所好,随时运用心力和体力,或是工作,或是游戏,来满足各自的欲望,便随时长进经

[24]验,随时有所创作有所进步”,这样的课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经验的不断长进。

(四)课程实施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认识到,课程标准“无论定得怎样完美,总之是写在纸面的条文”,要收到真效果,课程实施是关键。他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尤其紧要的,却在怎样指导与督促,使得课程标准显出功效”;教者与学者“尤其重要的,却在怎样用力量,用心思,使课程标准发生作用”[25]。

1.抨击枯坐听讲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