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阅读附答案_包容阅读答案

阅读《包容》,完成下面题目。(共8分)

包容

①我们常听到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应有包容之心。

②包容是一种修养。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得知家里为建房地基与邻居发生争吵,想借他的权望来解决此事。他便修书一封:“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觉得董笃行的话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其实这就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是一种善良的结晶,也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

③包容是一种智慧。同是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带来的是心灵的负累,真正智者会选择一份包容,一份泰然。项羽不懂得包容,轻视贫寒,滥杀无辜,致使他失掉民心,兵败之后自刎于乌江。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在统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这种让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做法使他赢得了千古美名。由此看来,韩信要比项羽更有智慧。这种包容是能够让人钦佩的气概,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是使自己走向成功的坚实的基石。

④包容是一种境界。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可见,这些人对他人的包容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拥有了博大的胸襟,拥有了高贵的品质。

⑤包容是【甲】,包容是【乙】,包容是【丙】。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选文有改动)

小题1: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包容是“修养”、“智慧”、“境界”。(3分)

小题2: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举项羽和韩信的例子各有什么意图。(2分)

小题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大智若愚 ②厚德载物 ③淡泊名利

【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因为包容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是一种善良的结晶,也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所以包容是修养。因为包容是能够让人钦佩的气概,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是使自己走向成功的坚实的基石;所以包容是智慧。因为包容达到的这种境界,是拥有了博大的胸襟,拥有了高贵的品质;所以包容是境界。

(共3分。每点1分)

小题1:示例:作者举项羽的例子证明没有做到有智慧的包容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举韩信的例子证明只有做到有智慧的包容才会有好的结果。

(共2分。每点1分)

小题1:(3分)【甲】处应填③ 【乙】处应填 ① 【丙】处应填 ②

(共3分。每空1分)

小题1:理解本文关于“包容“话题的诸多观点,即包容是“修养”、“智慧”、“境界”。从文中找出作者说包容是“修养”、“智慧”、“境界”的依据。

小题1:了解项羽和韩信的例子的特点,找出与之相关的论点,说明作者举项羽和韩信的例子的意图。

小题1:根据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