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林本源家族]板桥

  板桥林本源,是清乾隆年间台湾最富有的家族,系福建漳州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堡吉上社人,即由林平侯崛起致富及其三代子孙繁衍缔造板桥林本源家族,林平侯按五房子孙立下“饮水本思源”五记,但由于三房国华(本记)、五房国芳(源记)较盛,就把“本”和“源”合称“林本源”,此后便成为板桥林家的家号,这也成为林本源家族的由来。
  
  崛起米业农功致富
  
  林平侯(1766年-1844年),字向邦,号石潭,系林应寅之次子,其父先到台湾谋生,于淡水新庄应聘塾师,从事笔耕。1786年,20岁的林平侯赴台寻父,受雇于米商郑谷家,由于办事认真,吃苦耐劳,获得东家信任。数年后,积攒数百银两。郑谷知其经商才华,遂以千金贷其经商,独立开设米店,凭擅长书算和经营智慧,利用泸尾(今淡水)开放与福州五虎门对渡,运米贩米至福建、华南、天津等地销售,后在一次全台湾大米短缺、米价猛涨的危机中崛起,把原贮藏大量大米抛售,获得巨利。由米业再与新竹林绍贤合营全台湾盐务,兼营航运业、樟脑业,不出数年已是富甲一方。40岁时,林平侯纳粟捐同知官衔,实授浔州通判,晋升桂林同知,再升署柳州知府,颇有政绩,后因疾辞归,回台湾旧居后因与漳、泉籍人械斗所争之处,故举家迁居大料玖(今桃源县大溪镇)。致力农功,购置土地,启田凿圳,招佃垦殖,投入3万多两银购置土地57宗,分布于兴直堡、桃涧堡、利泽简堡等地区。采用福建闽南传统的水田耕作方式,出资开圳“永丰圳”,引水灌溉800余甲的水田,还斥资打通台北与宜兰之间的孔道,招揽农工开垦宜兰一带荒野,雇用许多佃农耕作田地,成为大租户,年收租谷数万石,遂成台湾首富。
  
  注重传承中华文化
  
  林平侯事业有成,犹能“义利合一”,热心公益事业,把中华文化及其闽南文化带入淡水、大溪、板桥一带,不仅保留了闽南语言、风俗习惯、宗教观念,沿袭了血缘、亲缘、文缘的联络,而且将民俗文化(如春节、清明、冬至等)和宗教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关帝)在台湾北部传播发展。他自购帆船贩运米谷、食盐出海,每次往返厦门港、海澄月港都到东山关帝庙焚香朝拜,还特意从关帝庙分灵关帝神像一尊,奉迎到淡水建庙祟祀,后又从漳州孔庙分灵孔予神像一尊,奉迎到淡水建文庙。1819年,林平侯在台南府城建造海东书院,购置“学田”六处,每年收谷146石作为办学之用。书院规定:凡民童八岁入学,课以《三字经》《千字文》。每逢孔子诞辰举行祭拜活动,于是儒家思想及其传统文化就在淡水、大溪、板桥传播开来,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百姓秉持儒家道德规范。
  
  设立义庄赈济百姓
  
  林平侯情系桑梓,念及家乡百姓贫苦,仿宋朝范仲淹义庄之法,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冬,在白石堡过井社建造“林氏义庄”永泽堂,占地12亩,建有3座并排两落大厝。义庄内立碑记载“将台湾淡水海山堡43.84甲(折合637.9亩)作为林氏义庄的义田,年收稻谷1600石,用于赈济家乡百姓”。这一义举延续百年,自1821年至1937年抗战前止,自林平侯始,至其子国华、国芳,孙维让,维源,曾孙尔嘉,历经四代延续赈济不变。吉上社的潭头、过井村村民,每月向义庄领取大米两斗(即30斤)、2两银,遇到自然灾害,按人口计算发给赈灾费用30两银。义庄因此赢得了良好口碑。翰林院修编林荐秋题诗赞日:“文正传遗法,千秋说义庄,恤贫先及族,永泽自名堂。”至今当地百姓还对林家的义举赞不绝口。
  
  锐意经营建造城镇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林平侯临终前对儿子国华、国芳说:“吾家世传忠孝,汝等当上念国恩,远思祖德,致身行道,各宜自勉。”两兄弟秉承父志,投入3.7万多两银,以林本源名下,购置桃涧堡、摆接堡一带土地36宗。还投资于垦田,与垦户陈集成合作。取得大料嵌三层埔头寮庄的山林埔地开垦权。又成立“金泰安”垦号,开垦咸菜壅庄、新和庄。接着买下“大安圳”、“朱兴隆圳”取得水租,年收租谷十几万石。
  为了避泉籍人骚扰,两兄弟商定迁居板桥。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先父建成“弼益馆”右侧建造三落大厝,清咸丰三年(1853年)竣工,俗称“大厝包五,三落百二门”。林家移居板桥,竭力支持城镇建设,林国华斥资2万两银,与板桥绅民共筑板桥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并设有门楼,是台北唯一筑有城墙的市镇。伴随淡水河流域的开垦,农产品生产与交换日益增多,富商云集板桥,开设店铺、典当、钱庄,板桥遂成为农产品集散、商业、金融繁荣的市镇,为板桥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开创金石书法文化先河
  国华、国芳虽未由科举起家,但喜爱读书,交结文士,常往来龙溪、厦门之间,结识了举人、书法家吕西村(世宜),国华佩慕他才华品格,不借重金礼聘之,遂随林国华到台湾,寓居林家20多年。吕西村酷爱中国古代典籍及金石之学,将所收集的金石书籍、妙画、名印等藏品带到台湾。林国华极为喜爱,赠送他两千金。并为他出版《爱吾庐题跋》《爱吾庐书刻》,还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馆,第一次把中国的善本古籍,如三代鼎彝、秦汉以来金石书画、金石拓本千余种,汉唐碑刻以及他所著《古今文字通释》《干字文通释》,一一陈列于馆内展出,供人们观赏学习,一时金石书法风气大开,打开了台湾百年书运,自此金石书法文化开始根植台湾,在两岸文化交融史上做出了贡献。著名学者林熊光赞许曰“现今台湾多少还有颇识金石学之人,全是板桥林家之功劳。”
  
  增添板桥浓郁人文气息
  
  为在台湾北部推行科举制度,两兄弟出资兴办书塾、书院,礼聘福建文人雅士到台湾讲学,如书画家叶东谷,举人陈南金、吕西村,名画家谢官樵、许筠等,授徒讲学于淡水、大溪、板桥、宜兰之间,教之孔孟经典,课之诗文,明以儒家道德规范。随之涌现一批又一批经学俊才。清道光年间,板桥没有人中举。而清成丰年间,便涌现两位举人、一位生员,至同治年间,中举人数激增,贡生两人,生员19人。自清道光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台湾北部的科举人数达到153人,增添了板桥浓郁的人文气息。林本源家族传至第三代维让、维源(本刊于2011年第2期刊登过相关内容)时,叔父国芳健在,两兄弟至1862年叔父过世后,才由厦门回台湾掌管家政。时年44岁维让,鉴于漳、泉籍人械斗应予制止,最有效的办法为联姻,遂将其妹嫁于泉州籍举人庄正,为其设立大观书社,又出资五千金建造大观义学,由庄正主持义学,对当地民众实行免费教育,以教导漳、泉籍人知书达理,化解矛盾,不再械斗,“化干戈为玉帛”。光绪元年(1875年)维让继国华、国芳原建成三落大厝的后界兴建三落新大厝。光绪二年(1876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来台湾欲向林家劝 捐,以助海防、铁路之需,时维让病卧在床,由林维源代表往会,并表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家岂为富不仁者!”遂共分4次捐资50万两银(折合纹银36万两),支持海防建设。
  
  坚持民族气节不做“臣民”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惨败,清廷耻辱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日本。身为台湾名绅、首富的林维源57岁,正值英年,面临去留台湾的抉择。深明民族大义的林维源及其子尔嘉毅然决定举全家内渡,由艋Jl甲乘舫船定居厦门鼓浪屿。日人收编了林本源家中的武器、弹药、水勇、私兵,还把原来林家管理收益的“永丰圳”,以非法得利的罪名而取消。
  为了迫使林家回到台湾,日人一方面占领林家的大辑炭、宜兰、桃园、大稻埕4个地方的土地和房屋;另一方面以台湾住民去就决定日(1897年5月8日)为底线,迫使林家为了保护家产。不得不派三房的林彭寿(16岁)和大房的祖寿(3岁)回台湾,彭寿视为林本源家族代表。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后藤新平等要员“游说”,威胁利诱,他们父子始终拒绝加入日本国籍,不屑做“大日本”的臣民,保持了民族气节。
  1905年。清廷任命林维源为福建商务大臣,授予二品侍郎衔。林维源筹办福建银行,引起日本政府关注,正在此时林维源逝世厦门。清廷授予“太仆侍正卿,台湾垦务大臣,赐二品顶戴花翎”。林维源逝世后,林本源家族面临由谁继任族长的问题。
   振兴国家发展实业
  
  “小大人”林尔嘉是林维源第二房最重要的领导人,也是重要的继承人,时面对台湾林家庞大产业在日本人的监控之下,林本源家族分裂,林尔嘉无法掌控在台湾的家产,使他意识到国家兴亡切实关系家族兴衰,族人之间必须紧密关联,加强团结,力图振兴国家,发展实业,才会有家族和个人的发展。从清朝末年至民国,林尔嘉先后担任各项务实的职务,参与地区建设,对福建近代实业贡献良多。1905年担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兼厦门商务会总理达6年,主持制定土地买卖章程、华洋交易规则,筹备成立福建厦门保商局信用银行,承办信用借贷、汇兑、发行银票业务,诚信经营,颇受百姓信赖,营业额、资本额均居厦门金融界首位。投资参股中华银行,拓展汇兑领域至上海、香港,推动厦门金融业发展。1907年设立厦门电器通用公司,旨在为厦门、漳州安装电灯、电话。由于风气未开,投资者寥寥无几,林尔嘉带头斥资30万两银,促成此事,为厦门电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909年,内阁学士陈宝琛督办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林尔嘉承担铁路建设的一半投资费用,1910年12月建成漳州市郊江东桥至厦门嵩屿这段铁路通车,全程28公里,在福建铁路史上写下开创的新篇章。1916年至1920年,林尔嘉担任市政会会长,提倡修筑马路,改善交通,填地造房,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亲自参与厦门规划街市马路“四纵七横”的格局。
  
  满怀信心安度晚年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拉开序幕,举国抵御倭寇侵略。此时林尔嘉避暑庐山,写了《七月七日倭寇侵犯卢沟桥感赋》,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怀,不仅主张坚决抵御日寇的侵略,“不为城下盟”,而且满怀抗战必胜的信念,期待着“黄龙待痛饮,啸侣歌太平”这一天的到来。然而当他从庐山回到鼓浪屿时。日军于10月26日占领金门,厦门告急,他举家避居香港,闭门谢客,以免招致失节之耻。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喜讯传来,他写了《乙酉重阳节登春申江二十一层楼酒家感赋》七律一首,内有:“暮年历劫人尤瘦,一字题糕句巳酬”、“还我河山偿我愿,登临更上几层楼”。嗣而台湾光复回归祖国怀胞,他又写了感赋四绝,内云“乙未割让台湾,挚眷归原籍龙溪,五十有余年矣。乙酉台湾收复,余旅沪辄思回台……”1946年元旦,他手书楹联:“四塞河山归版籍,中原父老望旌旗。”抒发了自己无比兴奋的心情。1948年,自上海挚眷属返回台湾安度晚年。1951年11月8日,病逝台北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