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宝岛行】我们的青春在宝岛

  编者按:   自台当局2008年10月正式开放大陆交换生以来,随着两岸高校合作交流的扩大,交换生这个肩负使命的群体受到各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江苏省台联为了更好促进苏台两地大学生间的了解与沟通,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举办了首届“青春宝岛行”江苏赴台交换生征文活动,得到两岸交换生的热烈反响。本期《我看台湾》栏目在获奖征文中选择3篇――《骑楼的诉说》《踏歌行、人未停》《与台湾老兵的一次亲密接触》,以飨读者。
  
  在台湾一些高校,有一群年轻的大陆学生,他们在宝岛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也因此对台湾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和体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他们就是大陆赴台交换生。为了更好地促进苏台两地大学生间的了解与沟通,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江苏省台联举办了首届“青春宝岛行”江苏赴台交换生征文活动。
  
  回顾:顺应形势反响踊跃
  
  近年来,江苏与台湾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2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苏台交流合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苏台两地高校每年要互派300名交换学生,以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加强两岸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高校已与台湾多所高校签订了交换生协议。
  针对苏台交换生的发展现状,江苏省台联也给予了充分关注,今年初组织省政协台联界别委员就苏台交换生的规模与力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与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高校的台湾交换生及南京大学赴台交换生进行了座谈。在交流中,省台联得知不少交换生都喜欢把自己的赴台感受记录下来,于是省台联酝酿决定举办征文活动。一位南大赴台交换生得知消息后,还主动为活动想了一个贴切的冠名――“青春宝岛行”。
  今年4月,首届“青春宝岛行”江苏赴台交换生征文活动正式启动,征文内容为交换生在台湾学习和生活的真实经历及亲身感受。活动一经发起,就得到了各大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大力协助,纷纷发动本校赴台交换生参与投稿。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省台联共收到征文70余篇。为了确保评选结果的公开公正,省台联特邀省作协副主席周桐淦、著名作家冯亦同等作为征文活动的评委。经过两轮评审,评选结果揭晓:
  《宝岛身体记忆》、《太平洋的风》、《骑楼的诉说》获一等奖,《踏歌行,人未停》、《与台湾老兵的一次亲密接触》、《君从故乡来》、《拼凑的记忆》、《海的另一边》获二等奖,另有8篇征文获入围奖。
  
  颁奖:搭建两岸学子沟通新平台
  
  6月17日下午,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南京大学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宝田等领导出席仪式并为获奖学生颁奖,部分苏台高校交换生、在宁就读的台生和南京大学学生近百人参加了颁奖仪式。
  江苏省台联胡有清会长在致辞中说,省台联将把“青春宝岛行”征文作为推动苏台交换生工作的重要活动举办下去,并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交换生特别是台湾来江苏就读的交换生参加,为苏台交换生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南京大学对此次颁奖活动十分重视,特别组织了即将赴台进行暑期交流的同学以及下学期的赴台交换生参加颁奖仪式。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成在致辞中说,这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行前教育课,希望在座的南大同学赴台后多看、多想、多交流,回来后踊跃投稿,参加省台联的第二届征文活动,把自己在岛内的所思所感与大家分享。
  颁奖仪式上,一本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获奖征文汇编发到了在座嘉宾和同学们的手中。牛肉面、蚵仔煎等台湾美食,精致舒适的台北书店,幽默风趣的台湾老师,甚至刺激的“夜冲”经历,还有与马英九的偶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人物跃然纸上,让人难以释手。“一篇篇征文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了解台湾。”南大地球科学系的台湾交换生邹明恭深有感触地说,“我也联想到自己的交换生生活,大陆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了我很多热情的帮助,感觉好温暖。希望今后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更频繁些,沟通更深入些。”
  
  座谈:我们原来这么近
  
  颁奖仪式后,省台联举办了苏台高校交换生座谈会。相近的年龄、相似的经历,让年轻人们很快打开了话匣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在台湾或南京求学的心路历程。会场上笑声、掌声此起彼伏,两岸学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热烈而融洽。
  南大文学院赴台交换生初夏回忆道,“坐火车经过苗栗时,窗外的风声、海潮声、鸟鸣声,火车里的国语、台语、客家话混搭在一起,构成了最美的听觉记忆,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包容。”南京审计学院赴台交换生牛乙非说,“走在台北的大街小巷,遇到与南京许多相同的路名,才发现南京和台湾有那么多交集,我们原来那么近。”
  面对赴台交换生对台湾的一片褒奖声,南大的台湾交换生周至中却抛出了一个直接而敏感的问题。“在台湾有没有让你们感到不舒服的事?”针对这个问题,赴台交换生们没有刻意回避,大家真诚而坦率地谈到了在台湾面临的各种困惑,大家还围绕台湾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机车管理、娱乐传媒、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征文活动初评评委、来自台湾的苏珊玄老师感言,“同学们初到台湾或大陆的感受,就像男女恋爱一样,起初总看到对方的好,慢慢才看到对方的缺点,并开始埋怨,继而才能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这才是感情真正的开始。”她的一番话引起了同学们更深层的思考。胡有清会长总结道:“对两岸的观察可以从很多角度来书写,这也需要各位同学用心灵去体验,感受生活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希望大家通过短短4个月的交换生生活,对大陆和台湾、对两岸关系发展以至对自己的人生都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初秋9月,又将有一批苏台交换生分赴两岸高校,相信在海峡另一边的日日夜夜,都会化为成长的记忆镌刻进他们年轻的生命,因为一座沟通的桥梁已经架起……
  
  骑楼的诉说 冯永强
  
  第一次对台湾面貌的印象,来源于20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都市喜剧《家有仙妻》。在为女主角莉莉和男主角阿桂之间所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捧腹的同时,也对台湾的街道、寓所、民众的生活方式等等,有了初步轮廓。在我的记忆里,剧中人物的每一次出行的大街两侧,往往都有大片的骑楼。在大陆,骑楼是岭南民居的特色之一。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在电视里看到台湾与岭南的这些相似之处时,不禁有一种好奇和渴望:到台湾走一走,去比较一下那片土地上的骑楼与亚热带风光,与岭南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踏上这片土地时,用各种感官去体味记忆中的骑楼,便是我油然而生的冲动。
  那部电视剧里的骑楼,只是几个散落的随影,因此赴台之前,虽然知道台湾有不少骑楼,但以为骑楼在台湾只是零零散散的分布。然而,在接车从通往机场的高速驶出后,映入我眼帘的却是 延绵不断的骑楼,骑楼的密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之后的生活里,每次走过一条街巷,每到过一座城市,我都留心街边的建筑,看看它们有没有骑楼。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留意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这里的房子十有八九都有骑楼,不管是旧的还是新的,也不管是民用的还是商用的。如果说岭南地区以拥有诸多骑楼为特色的话,那么台湾的城市就是一个被骑楼包裹的天地。
  与岭南一样,台湾骑楼是镶嵌在亚热带景观里的宝石,与岭南不同的是,这里是成串的宝石项链。沿着台北市南宁街或罗斯福大街两旁的骑楼f亍,一排排粗壮高大的亚热带树木将车道分成几部。虽然无法像梧桐树那样遮天蔽日,也无法像香樟树那样郁郁葱葱,但整条路都被排得密密麻麻,街道对面骑楼在绿影里若隐若现。这样饶有意境的画面如一幅被省略了细节的钢笔速写画,轮廓分明,让人过目之后依旧历历在目,也让人在台湾这个湿热灼躁的环境里感觉出一种说不出的爽朗。
  在老式的岭南城市街道里,骑楼前的过道起着人行道的作用,而台湾不仅是旧式街道,连很多新建的大街也是如此。所以在台湾逛街的路,大部分都是在骑楼里走过的。徜徉于骑楼过道里,一边是马路,一边或是店铺或是民宅,感觉所走的是一条洒满阳光的画廊。这些画卷里,有的画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画着异域风格的食品与装饰,有的画着井然有序的金融机构,有的画着简单朴实的百姓居室……游走在这条画廊里,我看到了民众家里的神龛,看到了百姓桌上的饭菜,看到了家居墙上的照片,看到了芸芸众生为生活的奔波和忙碌。这一点一滴,都是台湾人民生活最真切、最质朴的素材。可以说,骑楼的过道,就是一个了解台湾万象的窗口,它使一个个陌生的过客,有机会近距离地去观察台湾生活里的细节,去品味别有一番风味的台湾文化。过道本身即属于这座建筑的一部分,其身处建筑的前沿,好似建筑的胸怀。也许骑楼的这种别具匠心,正是表达骑楼的主人欲展开胸怀,去拥抱每一位经过骑楼的来客,让来客了解骑楼主人的热情与开放。
  很多时候,骑楼里会有一些额外的风景,比如民俗祭拜,小摊小贩,还有招徕客人的店员。它们与固定的陈列相比,为骑楼增添了许多灵气,就好比平淡的生活之水,多了几波淡淡的涟漪。有时候,我走在过道上,一边看着楼外的蓝天,一边感受着骑楼里商店或人家的气息,和煦温暖的阳光散入过道,刹那之瞬,似乎楼里和蓝天已然连接,成为都市里人与自然最简捷与最奇妙的沟通。骑楼在台湾如此地普及,这也许就说明了台湾人民对自然的向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吧。
  深处海洋之中的台湾,频繁的台风与阴雨,也是它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这也常常给出行的人造成了很多不便。很多次走在街上,突然风云变色,大雨忽然而至,大街上没带雨具的人们蜂拥往骑楼的过道跑去。骑楼的胸怀在这一刻又以另外一种意义敞开――不是亲近与吸引,而是容纳与保护――容纳着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来由的人,保护他们不受大雨瓢泼。而骑楼的连绵不断,也使得需要赶路的人们并不会因大雨而耽搁路程,他们可以边欣赏过道边上的画卷,边朝着目的地不断迈进。
  如果说大片连绵的骑楼就是台湾普通人生活的缩影,或许在楼里生活的人也会有同楼一样的性格。只是来台交流的时间太短,没有机会从过道迈入大厅,再沿楼梯上楼,去听听坐在椅子上徜徉的阿公阿嬷讲述已经逝去的故事,只能时而静静地伫立,在楼前忙碌的人影和楼外飞驰的机车之间,聆听骑楼们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