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制裁利比亚作用有限 联合国制裁利比亚

  北非中东国家的变局,将带来这个地区民主化和文明化的巨大变迁      近来,众叛亲离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孤注一掷,向支持者敞开武器库。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陷入一片血腥。据已经辞职的内政部长透露,在最后时刻,卡扎菲可能会对示威者使用化学武器。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
  联合国随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利比亚制裁的问题。在此之前,加拿大总理哈珀率先宣布,将对利比亚采取单边制裁的措施。在侨民全部撤出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放手出台制裁措施,冻结卡扎菲全家在美国的资产。
  事实上,对于今天的利比亚局势,制裁根本是远水不解近渴的。西方国家提议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制裁案,主要还是传递两个信息:一是宣布国际社会不再认同卡扎菲拥有执政的合法性,在价值观上与卡扎菲全面划清界限;二是国际社会支持利比亚人民的选择,也不会对可能出现的血腥残杀坐视不理。
  联合国制裁案内容其实并没有太多新意,包括武器禁运、禁止被制裁人员入境以及冻结有关人员的资产,并提议将卡扎菲等人送上国际战争法庭。关于后者,因为利比亚并非签署国,因此在法理依据上仍需由未来情势决定。
  令人关注的是,联合国的几乎所有涉及主权国家的具体制裁案,都是由西方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被动跟进。同样,这次对利比亚的制裁案,仍然由西方国家提出。众所周知,不要说制裁对目前的利比亚没有意义,即使在卡扎菲权力稳固的时候,洛克比空难案之后的长期制裁,也是效果甚微。因此,这次联合国制裁案的焦点在于,西方之外的其他国家采取怎样的姿态。因为这关系到经过这次北非中东的大变局之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力量之间的互动,会朝什么方向移动。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在联合国会议上,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也是卡扎菲的长期朋友阿卜杜勒?拉赫曼?穆罕默德?沙勒加姆的表态。他公开谴责卡扎菲屠杀手无寸铁的本国人民,表明不再代表卡扎菲政府,而只代表利比亚人民要求国际社会干预。他发言后,受到中东各国驻联合国代表的拥抱安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表态,联合国不会坐视大规模反人道屠杀在成员国中发生。
  从以往的历史来看,在公义共识的原则前提下,联合国决议干涉一个独立国家内乱或者纷争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即使是最近的阿富汗战争,也是争议相当多。这主要由于国际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以及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常常处于针锋相对的状态,而联合国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的立场也是南辕北辙。
  因此,除非利比亚国内形势彻底逆转,卡扎菲政权被推翻,新的国家机构在协商谈判后产生,并且迅速恢复与国际社会的正常互动,否则, 联合国的制裁恐怕难以遏制事态朝最坏的方向发展。
  比较现实的一种可能性是,联合国制裁案在纷纷嚷嚷中通过后,国际舆论纷纷谴责卡扎菲,利比亚局势造成全球油价大幅飙升,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可测的危机。因此,美国和北约组织再度“替天行道”,出兵利比亚,遏制卡扎菲的屠杀。但是,这样的结局还是回到了海湾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的情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政治秩序的格局,也没有给领土国家和全球化政治的未来带来新的启示。
  由此可见,在解决主权国家的动荡时,联合国机制依然作用有限,只能表达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施加国际舆论的压力。真正起作用的,依然是大国,尤其是美国所代表的西方大国。而大国如何介入,所依据的并非是作为世界普遍价值的正义公平,而是自己的战略利益。
  不过,北非中东国家的这一波变局,将带来这个地区民主化和文明化的巨大变迁。这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融汇在一起,将对冷战后的国际格局,或者说全球化的进程,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真正的改变,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