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的爱情

牧羊女的爱情篇一:《雅歌》的宗教爱情观

《雅歌》的宗教爱情观

摘要: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雅歌》全诗洋溢着热烈奔放的爱情气息,给人一种浓烈的世俗气息,但置身于《圣经》文学之中,《雅歌》中的爱情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宗教的影响。从两性关系的视角出发解读《雅歌》,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首爱情的赞歌,还表现出了一种宗教爱情观,即大爱中的小爱。

关键词:《雅歌》 宗教爱情 两性关系

古希伯来文学是一种合乎审美法则,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民族文学。民族性、宗教性和审美性是希伯来文学的主要特性,这三种特性在《希伯来圣经》(下文称为《圣经》)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圣经》中的许多诗歌,反映了希伯来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欢乐和痛苦、信仰和希望。《雅歌》是《圣经》中独放异彩的奇葩,在严肃庄重的《圣经》中,《雅歌》以欢快热烈、直白坦率的语言奏起爱情赞歌,给人一种浓烈的世俗气息,与《圣经》威严、洗练的整体风格极不和谐。《雅歌》在《圣经》中所占的篇幅很小,只有8章,但它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传,按照犹太教的传统,到了每年逾越节(4月1日前后),这些歌才可以在圣殿由唱诗班歌咏,以纪念上帝拯救以色列人民的功绩,诉说主无尽的爱。据考证,古希伯来人的新婚庆典要连续举行7天,其间新婚夫妇把自己化妆成国王和王后,载歌载舞前来祝贺的亲友们也高唱赞美新人的情歌,《雅歌》很可能就是用于这种新婚庆典的情歌集。可见,《雅歌》在希伯来民族中既有宗教的崇高意义也有爱情的礼赞。

《雅歌》是《圣经》中唯一的爱情诗,由于《雅歌》在《圣经》中的特殊性,使得它的主题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对于《雅歌》的主题,人们向来有着不同的看法。如E·安·曼特认为《雅歌》的主题“是有关天堂之爱而并非世俗之爱,是有关基督和教会的结合”;还有的学者认为《雅歌》是上帝对所有信徒的爱;还有学者认为《雅歌》是单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本文认为,《雅歌》无论从内容还是主题上,无疑都表达了爱情这个中心,但这种爱情是在宗教外衣下的爱情赞歌,是大爱中的小爱,尽管有宗教色彩,却不影响爱情内在真谛。《圣经》中的爱情观其实是有发展和变化的,这在男女两性和两性关系上都有体现。男女两性在《圣经》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对《雅歌》两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宗教爱情观。

一、《雅歌》之前的男女两性关系——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

在这里对《雅歌》之前的男女两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研究,主要是以《圣经》的开篇,创世纪》为例,因为《创世纪》中的亚当和夏娃形象是人类对男女两性角色的最早认识。同众多的宗教典籍相似,希伯来圣经也对人类的起源和性别作出解释。《圣经》提出了一种上帝造人说,在造人说的基础上,它进而对男女两性作出解释,并由此构成了男女两性的一个基本定位。

耶和华在创世的第六天,“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是人类形象的初现,也是男性形象的初现。为了使亚当能生存下来,耶和华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愉悦人的眼,树上的果子可作食物。可见,在神的眼中,人类最初的形象应当是一个男性形象。男

性在创世之初已获得了上帝的认可,其地位是比较高的。

夏娃作为女性形象出现的原因是神认为“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于是,神取下了亚当的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那人说,这是我的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圣经》提供了一个由男及女的人类起源说,并且构造了一种“女自男出”的女性起源观,把女性的起源解释为男人的一根肋骨。这个观点直接将女性视为附属于男性的,是男性的一部分。女性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成为男性的从属和附庸。希伯来圣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观。女性的出现完全是为了服务男性的。在和上帝关系上,男女两性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女性上帝之间始终隔着男性。在伊甸园神话中,和神交流对话的始终是亚当,夏娃则一直被描述为躲在亚当的身后。

更重要的是,夏娃所代表的女性形象被视为是不良的、为肉欲所驱使的、经不住诱惑的、不道德的形象。夏娃成了肉身、性欲和罪祸的代名词,女性意味着身体、感性、依赖和从属。而同样没有遵守诫命的亚当却被描述得十分无辜,总体上还被描绘成理性、独立和生命的象征。亚当和夏娃因为没有遵守上帝的诫命,受蛇的诱惑而偷吃了能辨别善恶的果子,因而被逐出伊甸园。但耶和华对女性的惩罚更甚,他对夏娃发出了恶毒的诅咒:“我必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的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可见耶和华对男女两性的惩罚也是不公的,女性遭受的苦难远比男性多得多。

从《创世纪》中可见,男女两性一开始就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女人是男人的

牧羊女的爱情

一根肋骨,是附属品。女性形象是不祥的、不道德的“红颜祸水”形象,男性则是理性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形象。此时的两性关系是不和谐的,女性总是受制于男性,必然在爱情上也受制于男性。在《创世纪》里,此时的宗教尚不能接受男女两性的肉欲,并认定人类诞生之初就有“原罪”的印记。男女两性关系的不平等,导致男女两性在爱情中的不和谐,而神更多的是将罪责加诸在女性的身上,可加男女的爱情受限于宗教。

二、《雅歌》和谐的男女两性关系

《雅歌》一共有8章,有许多短小的诗歌组合而成。这些情歌都采用男女双方即新郎和新娘对唱和应答的方式,抒发在各种场合(如山野林间、田园牧场、竹篱茅舍)的男欢女爱之情;爱情的内涵和体验也很丰富,有初恋之爱,有订婚、结婚之爱,有男女交媾之爱,有离别欢聚之爱,回忆思念之爱等。表达爱情的方式既大胆狂热有质朴优美,如在称呼对方上有“我心所爱的啊”,“我的佳偶”,“我的良人”,“我的新妇”,“我妹子”,甚至还有“我的鸽子”这样的爱称。男女双方在唱中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对方的浓浓爱意。

《雅歌》中男女两性关系的和谐无疑表现在两性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的改观上。

《雅歌》中的男女两性形象无疑是美的化身,既有外在美也有内在美,既有世俗美又有崇高美。《雅歌》中经常毫不掩饰,直言外表之美。如第1章中,新郎对新娘唱道“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你的眼好像鸽子眼。”新娘则回应道:“我的良人哪,你甚美丽可爱!”另外还运用奇特的比喻来表现外表美,例如“王女啊,你的脚在鞋中何其美好!/你的大腿圆润好像美玉,是巧匠的手做成的。/你的肚脐如圆环,不缺调和的酒。/你的要如一堆麦子,周围是百合花。/你的双乳好像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对小鹿,就是母鹿双生的。”新娘是一个牧羊女,

新郎还曾对她唱道:“我的佳偶,我将你比作法老车上的骏马。”将一个美丽的女子比作骏马,暗含新娘热爱劳动的内在本质。也有对男性形象的新郎的内在美的赞美,如新娘唱的“我的所爱啊,求你告诉我,你在何处牧羊?晌午在何处使羊安歇?”可见新郎亦是一个勤劳的人。在《雅歌》中,女性形象已不再是罪恶、不道德的形象,已经转变成既有外在的美貌也有内在的实质的健康积极、活泼可爱的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则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这使得男女在两性关系中保持平衡的关系,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得到认可和唱颂。

在美的形式上,《雅歌》主要通过男女对唱表达对彼此的爱慕,他们渴望彼此的身体,仰慕崇高的爱情。身体的美感体现出世俗美的特征,而内质的魅力又把爱情升华到神圣的高度,从而呈现崇高的思想内涵。世俗美指符合人们欲望、本能的美。《雅歌》来自希伯来民间,其中描写的世俗美多于崇高美。如诗一开头就令人怦然心动:“愿用你嘴唇亲吻我,你的爱情比美酒更香甜。”世俗美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对爱欲的礼赞,如在《雅歌》中的苹果树不再是上帝创造的知识之树,而是美与爱的意象:“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苹果树在树林中。”,苹果不再是罪恶之源,而是美的存在。此外,《雅歌》中还反复描写歌颂对爱人身体的渴求,言语直露而热烈,如“你的颈项如象牙台”,“双乳像一对小鹿”等;还有一些用特定意象描写女性胴体的诗句,如“我的鸽子啊,你在磐石穴中/在陡的隐密处”,此句中就把“山”当做一个意象来意指新娘的胴体。崇高美主要体现在男女两性对爱情的态度和虔诚,他们共同赞美爱情的美好。

由此可见,两性关系的平等和谐是《雅歌》爱情主题得以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但男女两性关系得以平等,尤其是女性形象的提升的参照标准还是宗教。因为《雅歌》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宗教中认为的“不详”和“祸水”的形象,而是符合宗教标准的美的化身,这在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上起到很大作用。两性关系从冲突走向和谐是《雅歌》宗教爱情观的表现。

三、《雅歌》爱情中的宗教色彩

《雅歌》尽管是《旧约》中最没有宗教气息的作品,其主题无疑是爱情,但在世俗倾向明显的《雅歌》中仍不乏宗教色彩。

首先,《雅歌》的首句即为“所罗门的歌,是歌中的雅歌。”所罗门以智慧和荣华享誉于世。按照犹太教传统,他擅长诗文,通晓百科知识,《箴言》、《传道书》、《雅歌》以及《所罗门智训》、《所罗门诗篇》均出自他的手笔,所罗门是希伯来民族中的一个卓越的人物之一。在《圣经》中,所罗门是智慧和高贵的典型。《雅歌》中“所罗门”一词出现的次数也不在少数。而诗中的男性形象就是以所罗门为参照而塑造的,体现希伯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宗教信仰。

其次,《雅歌》中为数较多的地名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象征。例如“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地,《雅歌》中又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又是诗中的一个歌唱角色,因而《雅歌》或多或少和宗教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还有“锡安”、“黎巴嫩”等中东犹太民族的地名,《雅歌》中的女性书拉密就是一个希伯来民族的姑娘。

再次,《雅歌》中具有不少典型的意象都与《圣经》相关,如伊甸园的形象。《雅歌》的中心意象是园。诗中男性将女性的身体比作“一个关锁的园”“一个关锁的园”,并赞美道:“你园内所种的结了石榴,有佳美的果子,并凤仙花与哪哒树。有哪哒和番红花,昌蒲和桂树,并各样乳香木、没药、沉香,与一切上等的果品。”他又将园的隐喻转移成“园中的泉,活水的井,从黎巴嫩流下来的溪

水”。女性打开“关锁的园”,热烈呼唤男性的爱抚,她说:“愿我的良人进入自己的园里,吃他佳美的果子。”之后,男女爱人通过肉体媒介彼此寻找到对力一,在诗中实现了对乐园的回归。这反映了《雅歌》的乐园观是对伊甸园神话的传统神学阐释的反叛。此外,还有苹果树的意象,虽然《雅歌》中的苹果树是不再是伊甸园里的知识之树,但这个意象依旧取自《圣经》。

最后是女性形象的塑造,书拉密女是一个牧羊女,是典型的希伯来人,她在《雅歌》中得到赞美最根本的原因是她符合了希伯来民族的审美标准,也就符合了希伯来民族的宗教标准。

四、结语

《雅歌》是一卷欢快热烈的爱情诗集,在《雅歌》中展示了希伯来民族的宗教爱情观,即在犹太教背景下,两性关系从冲突到融合的爱情观。宗教之爱即上帝对其选民的爱,在《雅歌》中不占主导地位,但对《雅歌》中的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仍有一定的影响。也可以说,能唱出如《雅歌》一样有力、热烈、鲜活、自信的对爱情颂辞的时代,必是对信仰异常坚定的执着的时代。只有有了更强大的信仰支撑,人对爱情,对男女两性关系才会如此充满信心与坚定的信念,所以说《雅歌》中的爱情观是宗教意义下的爱情观。

参考文献:

[1]《圣经》

[2]严妍. 浅析雅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世俗化特质 [J] 华中人文论丛 2012年6月

[3] 李广寒. 雅歌——爱欲的礼赞 [J] 大学英语 2013年3月

[4]张琳. 雅歌——宗教文学的一朵奇葩 [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08年

[5]杨桦 陈影. 从两性的冲突与爱的融合重新解读雅歌 [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

[6]徐正芳. 爱情中的宗教和宗教里的爱情 [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

[7]林莺. 雅歌:伊甸园情结的隐喻表达 [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

[8]聂珍钊主编 外国文学史(一) [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9]马月兰. 圣经·雅歌中希伯来审美取向分析 [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

[10]胡笑瑛. 雅歌的“多重性”特点 [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年

牧羊女的爱情篇二:爱儿歌

诗和远方

李和特

作者:姓李,名波,字和特。67后,属相羊,AB血型,双鱼星座,故乡琅琊。

《诗和远方》前言

多多彩,无无奈。诚于中,形于外。

《诗和远方》序

世界很小,小如一舟,需要我们同舟共济。

世界很大,大如一歌,需要我们共同歌唱。

地球十景

第一章:科迪勒拉最放纵(美洲43牛仔)

第二章:阿尔卑斯最有型(欧洲66骑士)

第三章:喜玛拉雅高大上(亚洲7金刚)

第四章:马里亚纳最深情(太平洋37公主)

第五章:凸南极,凹北冥(北冰洋32玉女)

第六章:印度洋绿(印度洋13太保)

第七章:乞山红(非洲10酋长)

第八章:地中海嗨(地中海63仙子)

第九章:毛山静(澳洲30金童)

第十章:大西洋姐最通灵(大西洋68女王)

第一章:科迪勒拉最放纵(美洲43牛仔)

美洲001:洛克菲勒家族

妙龄少女曾妙言:划动自己船。勤俭持家行大义,标准美孚,协和林巧稚。

海军少校劳伦斯,风险中投资。艾比爱心博万物,齐名泰特,不让蓬皮杜。

美洲002:原子杜邦

钟声滴滴答答间,已到自由女神前。亨利将军保红利,承上启下三百年。

皮埃尔,科普兰,家族变成新社团。责任关怀全世界,衣食住行皆有缘。

美洲003:首都华盛顿

大河三姐妹,相约桂花丛。桂花丛里起春风,风行水上,涣奔其真诚。 大西洋月刊,抚慰大英雄。水门事件尼克松,邮报团队,普利策纵横。 美洲004:盐湖城

足联大军,职棒达人,禁烟禁酒禁扰民。市容整洁如一新,柯维小溪入摩门。

十字路口,冬奥奇闻,飞雨飞雪飞珍禽。野牛羚羊大提顿,狸群貂群麋鹿群。

美洲005:新奥尔良

红树橡胶水彩画,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河运图,一路北上,直通五大湖。 布什女儿来杜兰,求学壳牌前。墨西哥湾多飓风,波旁大街,爵士乐诞生。 美洲006:芝加哥

近百诺贝尔奖下,西尔斯大厦。争了五一争三八,运河云门,密歇根赛马。 核能风城经济师,罗纳德科斯。弗里德曼论自由,海军码头,乔丹来公牛。 美洲007:十佳高中

霍弃疾司机,圣保罗小蜜。喜儿弟儿飞儿的,乔特罗玛丽。

芦米丝茶啡,塔夫特快递。爱克塞特安多佛,劳伦斯威力。

(乔特罗玛丽:乔特罗斯 玛丽霍尔高中)

美洲008:托雷德裴恩公园

驼羊驼马托芳心,托雷德裴恩。冰川瀑布火烈鸟,美洲狮子,湖边赏蓝藻。 蓝藻哺育米罗登,森林野花中。失踪五千多年后,狐狸犹问:在哪里高鹫? 美洲009:梅萨维德公园(祖先的故事)

悬崖王宫,绝壁宝殿,艺术故事巴尔赞。自从黎明到衰落,自私基因庞氏骗。 云杉树屋,空中客栈,时间简史霍金念。枪炮病菌和钢铁,全球通史失控案。

美洲010:亚马逊

淡水河谷角雕起,森蚺弄潮汐。抖落香桃月桂花,黄檀树下,海牛公牛鲨。 鲨退貘来红鹿别,巨獭巨骨舌。舌战群鱼凯门鳄,电鳗游来,美洲虎失色。 美洲011:多伦多

冰雪不滑美女多,六尔听西渥。阿卡戴蒙麦拉好,好 G13,枫叶藏蓝鸟。

蓝鸟飞过电视塔,湖心岛渡假。尼亚加拉大瀑布,注满黑溪,兴旺金融路。

美洲012:佛蒙特

滑雪垂钓佛蒙特,跑马场游乐。詹尼农庄枫叶红,如火如荼,画眉树上鸣。

尚普兰湖苜蓿花,奶牛出谁家?木屋栅栏印象派,石子小路,芭比娃娃爱。

美洲013:渥太华

田园风光,都市芳华,枫树糖浆作村茶。里多运河赛游艇,雷米湖上荡皮筏。

北方硅谷,艺术生涯,郁金香园一奇葩。冰雪雕刻出亚当,天体演化着夏娃。

美洲014:卡尔加利

湖泊养育小猞猁,冰峰放牧大熊狮。熊狮同饮温泉水,温泉水高冰原低。 花旗松下鹿羊多,白云杉上幽鹤稀。滑雪牛仔学管理,问托马斯彼得斯。 美洲015:匹斯堡

当年黑云压钢城,而今绿草埋幽径。幽径通向大花园,大花园里大名胜。 三条大河流着情,二十八桥连着梦。梦里行人驻足听,听卡耐基谈人性。 美洲016:落基山

温泉温暖惠特尼,湖泊寄托格罗斯。瀑布高唱德鲁克,溪流吟诵班芙诗。 万花园,百鸟栖,多云多雾多仙姿。清风奇点近临时,库兹韦尔换新衣。 美洲017:马丘比丘

马尔萨斯,阿兹特克,独自深山享寂寞。寂寞变成一风景,留给格莱泽领略。

克鲁格曼,克莱斯勒,只有寒星在闪烁。闪烁克劳塞维茨,索罗斯战巴菲特。 美洲018:石化森林

史前萨缪尔森林,林涛澎湃到曼昆。曼昆细数其年轮,清晰可辨其芳心。

阿根廷,寻阿根,魔幻现实主义真。博尔赫斯探戈梦,博卡梅西又重温。

美洲019:彩绘沙漠

谁动了我的奶酪?上帝在偷笑:我把这里作画布,信手涂鸦,留下点童趣。

金沙银沙七色沙,做成蛋糕花。森林峡谷观日落,亚利桑那,图样图森破。

美洲020:墨西哥城

玫瑰盛开新希望,壁画诉说旧沧桑。阿兹台克玛雅国,桑塔安纳又落荒。

白银国,玉米乡,金子塔上日月光。一八二九格雷罗,彻底废奴在一方。

美洲021:常春藤

普林斯顿风,达特茅斯雨。哥伦比亚耶耶耶,耶耶耶耶鲁。

诺贝尔布朗,康奈尔美女。宾夕法尼亚哈哈,哈哈哈哈佛。

美洲022:明尼苏达水域

鹿在跳舞,鸟在歌唱,歌在天堂里回荡。花在天堂里飘香,人在天堂里流浪。 与谁相约?与谁相忘?与谁相逢碧波上?海狸先生正惊慌,忽有惊喜从天降。 美洲023:拉巴斯

拉巴斯河高海拔,哈恩柯叶茶。茶香九月二十二,玻利维亚,太阳神示爱。

示爱蒂亚瓦纳科,苏克雷战歌。战歌回荡穆里略,印第安人,金字塔上坐。 美洲024:爱国者联盟

八课内儿圣十字,美利坚称帝。落月拉大马里兰,福特汉姆,也是运动员。

波士顿顿吃西点,麻省理工馆。理海海军乔治城,可爱盖特,拉法耶特营。

美洲025:盐沼

白云下面白盐沼,藜麦园中藜麦草。藜麦草中美洲驼,驼我来到仙人岛。

白盐屋,红岩堡,红红火火火烈鸟。置身幻境望云霄,忘了世间有烦恼。 美洲026:安赫尔大瀑布

飘逸洒脱安赫尔,梦幻般精彩。古木参天舞银龙,藤葛纠结,圭亚那风情。 双层瀑布落千米,彩虹高飞起。柔如明月笼轻纱,高调复出,高唱自由花。 美洲027:蒙特利尔

风流爱情港,潇洒爱情河。浪漫湖光映山色,天下无双,庞巴第一绝。

都市大繁荣,来自大和谐。拉丁风情艺术节,太阳马戏,令人着了魔。

美洲028:纳什维尔

凯迪拉克田纳西,猫王孟非斯。泥岛格拉卡教堂,粉红皇宫,狄克逊画廊。 百种语言百万客,终生渡蜜月。蜜月相约坎普兰,布鲁克斯,滑水划爱船。 美洲029:丹佛

樱桃溪水边,佩雷特河南,紫色球队下红岩。科罗拉多,多多新能源。 十六街商圈,美联储铸钱,公交免费数十年。女王城下,丹佛号凯旋。 美洲030:凤凰城

印弟安人劳作苦,五百里古渠。古渠至今怕酷暑,盐河立坝,储水坦佩湖。 四大主流俱乐部,阿波罗入驻。入驻首选在冬季,天高气爽,空军老基地。 美洲031:亚松森

巴拉圭河亚松森,四季胜新春。甜甜蜜蜜羊脂薯,马黛茶后,相约伊泰普。

兰科柠檬桔子红,蕾丝花边情。情至棕榈吉他前,竖琴美女,蓝湖中划船。

美洲032:拉斯维加斯

春山农庄红石峡,沙漠中奇葩。奇葩内华达释放,一杯百威,大秀其欲望。 偶有雷阵雨送爽,爽一爽何妨?胡佛大坝成经典,博彩众多,游乐园历险。 美洲033:防务厂

牧羊女的爱情篇三:佳作名篇赏析

佳作名篇赏析

吹箫人(耿林莽)

不是瀑布,不是缓缓而流的山泉,是有人在吹箫。

木筏散了,号子声远。我们的船顺流而下,江声已经睡去。只有一管箫在吹着,吹着,呜呜咽咽。

无语的悲凉,反反复复。抚摸,伤口流着血。

找不着人诉说,沉甸甸的竹叶,滴着露。

屈原、李白、苏东坡,一代代人传下来的那条江,在流。

神女无恙吗?她老了。

经不住秋风,发已稀疏。云哦雨哦雾哦,朝朝暮暮。帝王之恋已老化为衰草,不再返绿。 (是她在吹箫么?)

神女峰边,流出来洁白的羊群。

(箫声将它们唤出?)

穿紫衣的牧羊女,在寻觅失踪了的小哥哥。

(骑在水牛背上,溜进了哪一座山谷?)

云哦雨哦雾哦,山脚下的黄昏来了。

羊群咩咩地叫着,寻不着哥哥。

(剪不断的箫声,该换一支曲了。)

吹着,吹着,吹了两千年。

不知道吹箫人在哪里坐着……

耿老散文诗有一种流淌和飘逸美。像月光挥洒下来,像清风拂过河面。《吹箫人》可推为早期代表。“不是……,不是……,是有人在吹箫。”起句即特有舒展之姿。继而,是平静如睡的江面,木筏、号子都仿佛消隐在昨日,一管箫显得是那样悲凉,孤独。时光逝去,岁月不在,那“伤口流着血”,而又找谁诉述呢?如果,此时诗人只把箫固定在吹箫那个特定人身上,这章散文诗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但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屈原、李白、苏东坡,一代代人传下来的那条江,在流”。那么,是什么没有衰老?是箫声?不!是美丽的传说,是不老永恒的爱情。“穿紫衣的牧羊女,在寻觅失踪了的小哥哥。”这是凄婉的歌唱,述说不尽的爱情的歌唱。江水无情,而江水流淌的纯洁的爱有情。两千年了,“不知道吹箫人在哪里坐着……”,不知便是知,知便是不知。清楚了就没有了韵致,而不清楚,甚至隐隐约约才别有奇妙的情趣。

摇橹的手(李耕)

为与岸相握的一瞬,漂泊之舟,让我摇橹了一辈子。岸,仍旧渺茫,梦的波涛,浩瀚无边。暮色茫茫,我的佝偻的背我的酸痛的腰我的茧厚厚骨瘦瘦的摇橹的手。

且罢!

这是一种怯懦的喟叹。需要的正是一种进行曲或者天际的星的召唤,在自然之境的风雨中,从来不会有怠惰的太阳和不按季节萌生的野草。

仍旧看不见相握的温馨的岸。我叮嘱摇橹的手继续摇,摇过潮汐与波浪的岁月,摇过自己每一个生命季。

也许,将死在摇橹的途中;

突然感悟:人生本是无岸的,除非你的船碰在自己的墓碑上。

李耕老师的散文诗大都有一种“吹尽黄沙始见金”的奇妙。这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久的文学越练是分不开的。散文诗《摇橹的手》结尾:“突然感悟:人生本是无岸的,除非你的船碰在自己的墓碑上。”真可说是一语重千斤,一语惊醒梦中人!不妨,让我们再从头赏析吧。“为与岸相握的一瞬,漂泊之舟,让我摇橹了一辈子。”一辈子在摇,何处是岸?“岸,仍旧渺茫,梦的波涛,浩瀚无边。”人生漫漫,暮色苍茫。接着,诗人继续用他深情的笔,为我们铺设了两种境况:一是一生的辛苦和艰难,最终使我们“人比黄花瘦”;但人生不止,我们的追求就不会停止,人生需要的“正是一种进行曲或者天际的星的召唤”。这是其二之意,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当然,我们虽“仍旧看不见相握的温馨的岸”,但我们还会一直地摇下去,“摇过自己每一个生命季”,直至开头的大彻大悟。一章小小的散文诗,将人生洞彻得这样透明,真可谓入木三分,让人扼腕,叫绝!

白马泉(海梦)

离我家两华里,有一个很大的泉塘,碧绿碧绿的,像一块翠玉,人们叫它“白马泉”…… 白马在哪里?我掬一捧清亮的泉水,一朵云,飞在我手上……

我惊骇了!手一松,一串珍珠滚落进泉里,吓飞了一只青色的水鸟,把一个古老的传说留在我的心上。

我拾起一片翎羽,上面写着我读不懂的文字。但,我找到了童年那个青色的梦和我失落的黑发……

我纵身跳进水里……

于是,我明白了,在我立在水中的时刻,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我这才发现,我正骑在白马背上,去追寻那远飞的青鸟。胸前银色的波浪,就是抖动的马鬃。

海老散文诗《白马泉》是奠定他在中国散文诗界地位的扛鼎之作。起句平缓而又蕴含深情。家乡那个被赋予美丽传说的池塘,在诗人的心底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痕!“白马在哪里?我掬一捧清亮的泉水,一朵云,飞在我手上……”。突然地转身,在诗歌中是一种特别的技巧。转得好与坏,可见功力。海老的这一转,让我们感到一种淡淡的凄婉(白马在哪里?)和一种洋溢的洒脱(一朵云,飞在我手上)。此时此刻,诗人人在池塘,心却还飞驰在那美丽的传说中。“我拾走一片翎羽,上面写着我读不懂的文字。”这文字写着什么?诗人没说。但从中我们已感知到了那时光飞逝,童年已远,青春不再的喟叹。诗人更高明之处,是他接着叙述。“我纵身跳进水里”,更突兀的一个猛转身,让我们的心随之而动。“我正骑在白马背上,去追寻那远飞的青鸟。胸前银色的波浪,就是抖动的马鬃。”这是多么豁达、开朗的一种人生境界!既显现了诗人不服老的秉性,也昭然着他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永恒追索,也可以说是他立志“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样一种气度。

佳作名篇赏析(之二)

鸟(郑小琼)

忧伤投影在花的蕊间,灯光照亮它的幽梦,在黯淡的叶片闪烁戴面具的时光。 梦,像翠鸟从水上的弯拱桥头逋逃。

明月邮寄着有关思念的信件,从一个窗口到另一个窗口,地板上有她消瘦的身影。 我听到时光像犬牙交错。

它们会消逝。

散开。像一场雾。

这只奇异的鸟,难以描述,它淡黄色的喙,结满角质鳞片的爪,它青灰的羽毛伏在河边,它还在雾中鸣叫着。

忐忑不安的伤感在枝头轻晃。

这么多年,我无法说出,它在我潮湿不堪的心间鸣叫。

在内心飘起蓝色的雾。

是……故园。槐树。嘉陵江。

是橐橐而行的夜航船只……或者

母亲。

异乡的雨滴投影在虚掷的光阴。暮色凝敛着凄清。那鸟在寂寥的雨中。 目光窎远。

鸟鸣。落在纸上。它留下的爪痕。像一场虚无的梦。落上纸上的羽毛。这些沾满忧伤的文字。蜷缩在灯下的虚影间。它们像多年前雾中的翠鸟起飞了,又落下,辗转在水的阴影间,消逝在雾中。

在可能忆起的黑夜里。我记得那鸟或者有关鸟鸣的雾天。它们在我内心投下的幻象。

不,那声似梦非梦的鸟鸣还在黑夜的深处翻飞。

它渐渐模糊的身影我已忘记,只有那无处不在的鸟鸣像月光投影在我的房间,闯入梦间。它穿越多少寂静的时间,来到这里。

啊,那只翠鸟已不知所终,剩下它的鸣叫,它有些忧伤的眼神,那场蓝色的大雾还在我的心间,将逝未逝。

我们每个人对故乡都会留下很多美好的印记。郑小琼这章散文诗《鸟》,就是抓住她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种意象,抒发对她的故乡的思念。文章开篇从现实写起,一个孤独的无依无托的灵魂跃然纸上。继尔,“梦,像翠鸟从水上的弯拱桥头逋逃”。梦只是虚设,而以往的真实是我们可能都心存的那样一副场景:流水、弯拱桥头、飞鸟。“明月邮寄着有关思念的信件”,这句既是过渡,更是直奔主题的一种提示。也许,这样的意象,随着时间的消失,早已成为散开的一场雾。

但是,“它青灰的羽毛伏在河边,它还在雾中鸣叫着”。流逝凄楚又伤感,而诗人心存的温馨却仍如蓝色雾霭,时隐时现。好多年过去了,那心间的鸟鸣还在!“故园。槐树。嘉陵江”,“橐橐而行的夜航船只”,“母亲”等等都还在!由此可见诗人对故乡是多么的情之切,意之深,爱之笃。接着,诗人意犹未尽,诗锋一转,再从虚幻回到现实。她构筑了那么多意象,就是旨在回味一种无奈的失却。现实仍是独在的异乡!雨夜,暮色,和虚影的灯光。而此时此刻,那烙在她心底的“似梦非梦的鸟鸣还在黑夜的深处翻飞”。这是多么深的情愫!也是此生难罢的一种温暖的印痕,无法抹掉。像永恒的月光,给她寂寥的人生带来几多慰藉!虽然,“那只翠鸟已不知所终”,但“剩下它的鸣叫”,依旧在诗人的心间飘荡,久久不泯。

剪纸(语伞)

一步两千年,把一张中国红折叠——

临剪城市。乡村。河流。山峦。

重剪繁华与寂静。鸟鸣与空旷。牧羊人九曲十八弯的歌声。

手指晨曦,去寻访那些西汉的麻纸残片,到了黄昏画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时,我把折叠的热爱展开,跑回被牵挂镂空的故乡,亲昵地呼喊母亲。

母亲用幸福认出了自己的孩子。

她的笑意欲言又止,我深一脚、浅一脚的童年还沉积在母亲的皱纹里! 一阵风吹过来,她白发里的萱草花,与春天打着芬芳的招呼。

扣紧她粗糙的手,我要用什么样的泪水,才能洗薄她厚厚的辛劳。

这双手,日复一日,把我剪成了她梦中的窗花。

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用心剪出的窗花。

她们剪空了自己大半生的月光,十二生肖就在吉祥的空间里长出翅膀,凌空飞翔。 我知道,我飞不出母亲的心空,飞不出那辽阔,飞不出魂牵梦萦。

在远方,我就是母亲剪纸里,那深深的,空!

我一贯认为,散文诗不是小花小草,而是一种舒展铺排的大气度抒写。语伞的《剪纸》看似中国农村的一种简单的手工艺术,但其间却涵盖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章散文诗开篇便气度恢宏:“一步两千年,把一张中国红折叠”。“中国红”是一种特殊的指定,它在其它的国度是没有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唯一。这种剪纸,我们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每逢年节或者喜庆之日,普通的农户都会用红纸剪裁许多好看的图案,贴在自家的窗户上,以示吉祥美好。“临剪城市。乡村。河流。山峦。重剪繁华与寂静。鸟鸣与空旷。牧羊人九曲十八弯的歌声。”剪纸的内容可谓种样繁多,异彩纷呈!诗人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从大

处着手,大大提升了散文诗品位。“手指晨曦,去寻访那些西汉的麻纸残片……”真可说是匠心独运!但是,散文持抒写传统,更需与现实结扣。“跑回被牵挂镂空的故乡,亲昵地呼喊母亲。”母亲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神圣”,更是我们一生也报答不尽的“恩人”。诗人接着的叙述饱含深情:“我深一脚、浅一脚的童年还沉积在母亲的皱纹里!”“我要用什么样的泪水,才能洗薄她厚厚的辛劳。”这些语言,极尽了一个女儿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恩!《剪纸》这章散文诗好就好在转换的自然贴切,让人在一种深沉中感受到一种亲情的澎湃和洋溢。最后,诗人还是通过一波三折的置换,赋予了这剪纸的另一种高洁的意义。母亲“这双手,日复一日,把我剪成了她梦中的窗花”“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用心剪出的窗花。”而“在远方,我就是母亲剪纸里,那深深的,空!”红红的剪纸依然闪亮在遥远的记忆,而那样的记忆是永恒的、真切的、纯美的。中国古老的剪纸和我们伟大的母亲同在!

佳作名篇赏析(之三)

板桥(李汉荣)

在幽间,在溪流,一块躺倒的木板或石板,托起受凉的道路。

那木板,或可做棺材,在不见天日的地底腐烂;或可做官府的大门,隔开广袤的民间。 那石板,或可做墓碑,刻写华丽的颂词;或可做牌坊,竖起一些弯曲的灵魂。

匠人一念之差,它们成了桥。

自渡渡人,它们是有佛性的木石。

比起大河激流上的桥,它们的功德是微小的。

小小的深渊也是深渊,小小的苦难也是苦难。

它横卧水上,成全了小小的圆满。

蚂蚁从板桥走过,到对岸缔结新的婚约;蜗牛从板桥走过,到对岸拥抱陌生的泥土;小青蛇从板桥走过,到对岸寻找小白蛇。

谢谢这小小板桥,众生们都有了自己可以抵达的彼岸。

浅浅的银河,大约是少了这小小板桥,遂成了万古深渊。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诗人的背影渐去渐远,板桥上,依稀是古时候的霜……

思维的跳跃和内涵的深厚,是这张散文诗引起我们心灵共鸣的关键,也可称作语言的震颤。“板桥”可能只是谁无意间放在一些沟壑或溪涧上的一块木板或石条,它是微不足道的,也是一种临时性的起意。但它却带来了意识不到的便捷。诗人写这章散文诗,实在板桥,而意在另外的抒怀。“那木板……”,“那石板……”是两种假设,但假设也是在跳跃中凸显了一种深刻的内涵。木板“可做官府的大门,隔开广袤的民间”,“石板可做牌坊,竖起一些弯曲的灵魂”,堪称绝妙的讽刺!而偏偏它们没有成为这些,而是成了“有佛性的木石”而“自渡渡人”。他们也具有了功德,普度众生,并托起生灵小小的苦难,达到一种结果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