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庆内环快速路看公安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U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4-021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4.099
  基础信息化是公安部“四项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科技设施设备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平越来越高。2010年1月1日,重庆市公安交巡警总队城市快速道路支队接管重庆内环城市快速道路以来,经历了科技设施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齐、从建到用的过程,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走在全市42个交巡警支(大)队前列。笔者从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城市快速道路支队抓内环城市快速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就如何大力推进公安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交通管理效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成功经验
  1.1 建设渠道多力度大
  2010年1月1日接管内环城市快速路时,道路上无任何科技设施设备可用,而通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内环城市快速路科技设施设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全路段(93公里主线和60公里匝道)共计建成电子卡口140套(主线58套匝道82套,含140套网络广播),视频监控镜头251个(不包括市政等部门建设的217个镜头)、LED信息发布屏41块、变道抓拍枪机40个、3个立交5个入口安装了信号灯控制系统,建成信号传输环网。支队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建成这些科技设施设备并得到有效应用,主要得益于坚持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的建设思路:一是整合资源。借助市政府黄标车管理工作,策动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建设了95套卡口系统、95个视频监控镜头、95个网络广播;并趁内环相关立交改造、新建道路接入、道路拓宽改造等之机,严格按照《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GA/T 1047-2013)等国家标准和新改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策动业主建设了98个有线传输监控镜头,卡口系统44套、LED显示屏37套、道路能见度检测仪2套;二是信息共享。将市政部门建设的189个桥隧监控镜头和电信部门28个天翼看交通高空监控镜头接入支队后台实现。
  1.2 应用效率较高
  支队利用现有科技设施设备,建立了集“查、防、控、宣”功能为一体的立体防控科技网络,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和水平。
  (1)建立二级巡查机制,实现“防”功能。利用所有卡口和视频监控镜头,建立支队、大队二级视频巡查机制,并辅以高德地图绿、黄、淡红、暗红“四色”实时路况,实现路面“交通状况看得见,警情发现得了”的目标,并有效提高了调度处警的针对性和效率
  (2)强化科技执法,实现“查”的功能
  一是应用卡口系统和变道抓拍枪机,大力查处货车闯禁、货车不和大客车占小客车道行驶、车辆占用应急车道行驶、超速、车辆骑跨导流线和实线变道,提高了执法管控效率,有效规范行车秩序。二是视频监控镜头的录像、卡口抓拍车辆照片,为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直接的证据,为查找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提供技术支撑。
  (3)建立支队专网,实现“控”的功能
  将卡口接入全国缉查布控系统的同时,利用自建的宇视平台和专网,另行建成一套缉查布控系统,将通过视频监控和卡口系统分析出来的以及公安部、总队提供需要查缉肇事逃逸车、“营改非”大客车、非接驳运输长途客车、套牌假牌车、未年审车辆等的重点车辆录入系统进行布控查缉。
  1.3 建设LED屏,实现“宣”的功能
  利用辖区41块LED显示屏,根据交通状况、专项行动、应急处置、交通管控等宣传提示的实际需要,适时发布交通诱导、路况信息、违法警示、宣传教育等信息,有效提高宣传效率。
  2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庆内环城市快速道路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建设和应用上仍存在一些的问题,也是我市基层交巡警支(大)队共性的问题。
  2.1 建设基础差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66-2006)、《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GA/T 1047-2013)、《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 993-2012)等国家标准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信号灯、视频监控、诱导设备等科技设施设备的设置作出了硬性规定。纵观我市甚至全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地区或城市是凤毛麟角,除东部及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城市外,可以说绝大部分地区或城市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处于初级或起步阶段,基础信息化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2.2 缺乏系统性
  由于市面上可用于公安交通管理的科技设施设备种类繁多,同一种类设备的生产厂家及后台管理系统研发部门多如牛毛,各类产品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及后台管理系统互不兼容等问题,加上行政管理体制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很多基层交警支队(大)队基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缺乏系统性:一是受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区县交警支队或大队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以本地区为主,所选用的科技设施品牌、功能及后台管理系统互不兼容,不能在省、市一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在同一区县内,由于科技建设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很多科技设施建设是分步实施,而受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如项目必须公开招标)的限制,不同时间段建设的设施因建设单位不同,所选用的科技设施品牌、功能及后台管理系统互不兼容,不能把科技设备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三是同一区县不同警种各自为阵建设的视频监控、卡口系统等不能融合到一个平台或实现资源共享。
  2.3 应用效率不高
  一是部分设备功能配置低、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降低使用效率。从重庆市公安局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运指挥系统集中的数万个频监控镜头看,日常在线率为67%,从城市快速道路支队使用情况看,监控镜头正常率也仅达到70%,卡口自动抓拍超速、货车占道、占用应急车道行驶、车辆闯禁等交通违法时错误率高,抓拍的违法行为无效率达到60%。二是警力不足。目前,重庆将全市入2万多个高清视频镜头信号接入总队监控指挥中心,但指挥中心3个视频巡查岗仅能同时调看18个镜头,对重要部位采取轮巡方式监控,不能有效监控全市交通状况;即使全市42个交巡警支(大)队指挥分中心建立了视频监控中心,平均每个中心要同时监看的镜头量达到640个,各支(大)队不论采取何种措施,也不可能实时监看到所有镜头。三是智能水平低。虽然重庆市正在全力推进智能交通工程,但从推进情况看,要完全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还有很大差距。交通信号灯存在配时不合理、信号灯故障不能自动报警、无溢出检测设备不能根据路口交通流状况自动调控各相位信号灯配时、部分重点路段设置的绿色波带没有真正形成等问题仍然存在,绝大部分LED信息发布屏仅停留在人工编辑发布阶段,未與卡口和违法系统自动关联,不能第一时间自动发布车辆违法信息或路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