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提纲

必修一历史提纲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学习目标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皇帝独

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

秦朝灭亡。

审核、尚书执行)

宋:设中书门下相当于副宰相、设参

知政事削弱宰相行政权、设枢密

使负责军事权、设三司使负责财

政权。

汉:地方设十三州刺史

唐:设御史台

宋:设提点刑狱司

秦:郡县制

元:行省制。(加强中央集

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明太祖设内阁(皇帝

的侍从机构,无决策权)

消极:君主决策带有独断性、随意性,难免出

现失误;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落后于世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原因: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评价:革命性、先进性、不切实际

意义:反封建、反侵略

失败根因:农民阶级局限性,但是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历史条件: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组织—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军事—黄 花岗等一系列起义。思想—三民主义

经过:武昌起义1911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1.1

辛亥革命 推翻清王朝

意义: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民主共

和制,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丰碑。

历史功绩:反封建、反帝,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半半社会性质 失败根因:资产阶级局限性

1919.5.4 影响:①反帝反封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③中共诞生奠基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工人阶级)

1921上海):最高纲领、中心任务

1922: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

翻帝义压迫)第一个反帝反封民主革命

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19 背景: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

经过:高潮—北伐

结局:失败(四一二、七一五政变)

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七会议、粉碎围剿、农村包围城市 长征

武装夺取政权根据地建设:井冈山、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成立

除封建剥削制度

抗日战争

1946年夏国民党全面进攻

1947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1948.9-1949初三大战役灭主力、渡江

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七届二中全会1949.3:工作中心,二转变第一届政协会议:《共同纲领》、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

的政治建设 :《共同纲领》初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956“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1954《宪法》正式确认

中央文革小组

红卫兵运动,个人崇拜

政治建设的 1966-1967 曲折历程及 人大、政协制度遭破坏

其历史性转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初步构想: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提出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1982总章程:修改宪法,成为治国安邦总章程

1997历史任务: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义法制

国家

年法治入宪: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

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理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年《告台湾同胞书》

1981叶九条提出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统一后

对台政策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一国两制的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得到法律保障 伟大构想及香港回归:1984年声明,1997.7.1回归

其实践澳门回归:1987声明,1999.12.20回归

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① 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心

愿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③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49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重大外交活动 1953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

关系的准则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政策失败、亚非拉

支持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乒乓外交,1971基辛格访华,1972尼克松

访华,1979中美建交

三次建交高潮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首倡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成就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993参加APEC会议、2001上海举办会议,2001 年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自然地理环境:三面环海、土地贫瘠、地中海气候、山岭沟壑

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形成了平等互利的观念和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城邦:小国寡民、公民政治、商品经济、文化繁荣为民主政治

提高了社会环境

克里斯提尼改革:十选区、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

雅典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改革:官职开放、扩大民主政治主要机构的权力、公职津贴制度 失—适用范围局限、素养不同的人轮流参政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共和国初)、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罗马建国-BC3C中)、万民法—适用

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罗马帝国)

必修一历史提纲篇二:2015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②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③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子)

④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①中央:皇帝制度的创立(秦统一天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其特点是:皇帝独尊、皇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 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这套政治制度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选举”)制度的变化及其选才标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血缘等级→汉武帝察举

制-品德才能→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出身门第→隋唐科举制-才学。

3、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如秦朝设御史大夫、郡御史,汉武帝设刺史,唐设御史台,宋设通判(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必修一历史提纲)、提点刑狱司,元设御史台、监察御史等。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①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君权不断加强。②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②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帝

②职权: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③影响: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①英雄人物: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

②失败原因: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

③结果: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义和团反帝运动

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口号:“扶清灭洋”

③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

④1900年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侵华,直接目的是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⑤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

2 (1)中国共产党→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与中共→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

(3)国民党爱国将士→①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蔡廷锴、蒋光鼐)②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 ③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4)工商学各界→①工人:罢工、募捐②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③学生:一二九运动

(5)国民政府→从不抵抗到态度逐渐改变

3.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瓦窑堡会议:1935、12,刚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西安事变: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转折点)

③红军改编: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把在东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④正式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①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37、8—1937、12,上海及周围地区)

②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期间,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3)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①洛川会议:1937、8,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开展游击战争

③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延安)

④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4、抗战胜利的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为新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过程

①兴起: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③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④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统归圣库

③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2)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没有真正实行过

3、《资政新篇》

(1)人物:洪仁玕

(2)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评价:①先进性: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没有真正实行过

4.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5.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原则,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6、历史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最直接的结果)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最伟大的功绩)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最深远的影响)

(三)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1919、5、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

①第一阶段:5月,中心在北京,主力为学生

②第二阶段:6月,中心在上海,主力为工人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取得初步胜利

5、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经济条件: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②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思想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④组织条件: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2、成立:中共 “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上海)

①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1922年7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内容: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4、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

②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四)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大革命的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3、主要成就:北伐的胜利进军

4、失败:①1927、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动政变

②1927、7、15,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动政变(失败标志)

5、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1927、8、1,江西南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了。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

三、红军长征

1.原因:①根本: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

②直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开始:1934年10月

3.转折:遵义会议(1935、1,贵州遵义)

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③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结束:①1935、10,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在陕北的红军会师;

②1936、10,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四、解放战争

1、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的瓦解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4)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新中国的成立

必修一历史提纲篇三: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复习提纲

黄牛课件网 精品资源黄牛打造

黄牛课件网 精品资源黄牛打造

黄牛课件网 精品资源黄牛打造

黄牛课件网 精品资源黄牛打造

黄牛课件网 精品资源黄牛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