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历史

商业历史篇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商业史

一、商业发展进程

1﹚北宋

益州﹙今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明清

出现会馆

晋商、徽商

例1

﹙2013·重庆文综﹚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

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D

例2 ﹙2014·新课标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

例3

﹙2014·全国大纲﹚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说明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明显,故本题选择A;B和市场有关系;C和D不符合题意。

例4

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檄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答案A

试题解析:从表格信息看,宝钞使用数量逐步减少并最终消失,说明其信誉越来越低,并最终被白银所取代,故A项的说法正确;从表格看,白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白银不是从开始就是主要货币,D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的大幅度衰退,B项错误;从表格看,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生活资料主要是布和稻谷,C项错误。

例5

(2010·江苏21)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

人民“一日 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

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I宋l孟元老《东京梦华

录》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

答案:(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3)布局: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

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二、“市”的发展(高考重点考察内容)

1)南北朝

民间集市----草市

2)唐朝 草市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出现

3)宋朝

市突破了原先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监督 【看图对比】

唐朝的市宋朝的市

【豆腐块】 【星罗棋布】

例1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代都城的设市有严格的规定,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城市严格控制以保障专制统治的安全,而宋代以后地方城市的经济功能开始日益增强,市坊的空间界限也逐渐被打破。故C项符合史实。 例2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试题分析: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通宵”“不觉抵暮”,可以判定夜市和瓦子的经营已经没有时间限定,故选A。材料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B,瓦子没有涉及经营者的问题,排除C,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记忆为主】

王莽时期: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唐代:长安(首都)、洛阳(陪都。陪都,是指旧时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扬州(重镇

)、杭州、湖州

商品经济的兴起

市民文学的兴起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经济职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兴起,以江南(浙江、江苏)为盛

例3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中国古代重视农业。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出现新的农作物,并且其利润高于农业,这充分说明此时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出现变化。

注意:明代1368--1644

例4

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天下吴樾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潮州的锦、漳州“大抵特别所须,借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借中国所需“;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罗绸缎“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玲《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注意:出超---出口超过进口

入超---进口超过出口

例5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元代)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10分)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

商业历史篇二: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先后发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为了互通有无,不同部落间的交换活动成为经常的现象。这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是最原始的商业活动。传说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原始商业的反映。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尚书·酒浩》记载有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思是说商代有人专门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铜币。但是,当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于方国部落之间,并且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起着微小的作用。西周时,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是,商业由奴隶主官府垄断,并没有专门的职官来管理市场。《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亻卖者质剂焉。”“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市场交换的商品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宝等,凡成交的商品都要由“质人”给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那时的商人和百工一样,是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称为“工商食官”,他们主要是替奴隶主贵族经营,为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服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私商兴起,有的大商人周游列国做生意,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交际,能和诸侯“分庭抗礼”。弦高假借郑国君命犒秦师的故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当时大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更加促进商业的发展。到了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各中等城市均设有市,连军队驻地、屯戍地区也设有军市。当时城市的市场有固定的地点,叫做“市井”。长安城最初有东、西二市,后增至九市。市井同宅区严格分开,周围有墙,叫,市门叫。市内设有供摆设出卖商品的店铺“商肆”(又叫“市肆”),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做“列肆”。另有存放货物的仓库“店”,或称“邸舍”、“廛”。官府对市井控制、管理很严,市门有专职的门吏掌管。市内设官署,置“市令”或“市长”管理、监督交易,还有专管治安的官吏。市井官署设于市楼(旗亭),楼皆重屋,上悬大鼓,以击鼓来通知开市和闭市。闭市后,市门关闭,不再有任何营业活动,逗留市内不去的人要处罚。凡在市井营业的商人,须向市井官署登记,交纳市租。四川新繁出上的汉代市井画像砖,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城市中的市井容貌,是我们了解汉代商业情况的形象资料。 唐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商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全国县以上的城镇都有市。长安和洛阳的市最大。都城长安是国内外贸易的中心。城内有东西对称的商业区一东市和西市,占地都很大,四面八方的商客和外国商人在此交易。唐和汉代一样,市内的店铺叫“肆”,出售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组成“行”,行有“行头”。行是保护同行商人的利益,应付官府交涉事务的组织。据《长安志》记载,东市有“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邸是供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地方。1956年在北京房山发现的唐代石刻佛经里,记载幽州(北京)的商行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果子行、炭行、磨行、染行、布行、绢行、大绢行、小绢行、新绢行、丝绵行、丝帛行、生铁行、杂货行等。唐代对商业的管理很严。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开。市场有市令、市丞等负责管理征收商税,凡买卖奴婢、牲口等,均需立契,违者犯法。市场活动有时间限制,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始贸易,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下,停止贸易。

唐代对外贸易很发达,“丝绸之路”是陆上对外商业交通要道。沿海的广州、扬州、明州(宁波)、登州(山东蓬莱)等,是亚、非各国来往贸易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当地设有“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宋代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商业发达的城市更多了,中小城镇和农村集市贸易也渐繁盛,城市的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以前固定于一定地方的制度,取消了营业时间的限制。北宋都城汴京(开封)是全国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内外商店铺席遍布,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有的店铺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城里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有的 酒搂饮客常至千余人。出现了晚问营业的“夜市”。市场上有南方的米、果品、名茶、丝织品,有沿海的水产,西北的牛羊、煤,成都、福建、杭州的纸、印本书籍、有两浙的漆器和各地的陶瓷器、药材、珠玉金银器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上销售,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宋代同行业的商户,组成“商行”,人行的商户称“行户”,东京市上至少有160行,行户有6400多户。据说各行衣着不同,在街上行走,一看便知道是那一行的。外来的商人不经投行,不得在市上经商。商行又是官府敲榨剥削商人的工具。那时宫廷所需货物,向商人征购,而多拖欠几年不给钱。

随着商业和商行组织的发达,北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卖货时不用现钱的信用交易“赊卖”,和官营的汇兑机构“便钱条”。当时货币铸造量猛增,仍满足不了需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手工业生产者为了推销商品,维持荣誉,还设计使用了商标。山东济南有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以白兔为商品标记。这块印制白兔商标的铜版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个商标。

明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地区性分工的出现以及分工门类的增多,投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大为增加,并且从过去的以奢侈品为主转为以人民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为主,从而更加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人数量大增,明中叶以后,商人的行会组织向着“会馆”发展。会馆是按地域组成,会馆内又按行业分成“帮”。这些既同乡又同行的会馆行帮组织,为保护自身利益,共同协商价格,相互借贷,合力对外。当然,它仍被豪商富贾所操纵,一般中小商人只能唯命是从,任其宰割。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尤其是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有的在明初还是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到明末已成为拥有几万人口的大市镇了。商业资本也慢慢渗入生产领域,有的以包买商的形式出现,有的商人直接投资开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更加活跃。但是,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摧残束缚,几经曲折,发展极为缓慢。在全国范围内,明清时期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居统治地位。

商业历史篇三:上海商业发展史研究

上海的商业传统与重商观念

[摘 要]: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上海悠久的商业传统,之一传统将上海地区的民众通过不同的方式纳入到商业轨道。长期在商业氛围中生活的上海民众感悟到商业对个人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形成一种重商观念。在上海开埠通商后,他们能够持有一种宽容或是欢迎的态度并积极地投身到商业活动中去。

[关键词]:上海;商业传统;重商观念

1.商业传统

1.1地理自然因素

上海之所以从一个小渔村成为现今国际化的超级大都市,有着说不尽数不清的原因和理由。首先是地理的原因,这是一个自然原因,也许可以被归结为最原始因素的,这个因素是其他因素的源头和根本。

有关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相信通过无数的著作和论文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在地理书上,我们可以这样看到: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的这种天然的地理环境早在商业文化刚刚开始传播的远古时期就注定了上海将会在一个商品流通、贸易发达的时代成为一个商业、金融、服务业以及经济高度发达的中心,只要经济规律能够有正常发挥作用的机会。可以说,地理环境的优渥是上海商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1.2商业因素

撇开上海天然的地理条件,寻求对上海命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我们发现,商业是当之无愧的因素。从上海市镇的兴起到最终上海发展为一个国际上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大都市,商业自始至终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尽管上海的发展史已经是人所共知

的常识了,但是为了探讨商业与上海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商业同那些生活在上海,真真切切是上海商业实践者和开创者的上海人民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之间的联系,我们有必要再次对上海的商业发展史进行再一次回顾和梳理。

上海市镇的

商业历史

兴起是从青龙镇码头的衰落开始的。[1]青龙镇位于今天上海市青浦区东北方位松江南岸的沪渎海口。向南面通过顾会浦连接华亭县,通过青龙码头,沿着黄浦江西上可直达苏州,向西南方向行船可到达嘉兴,东面是狂阔广袤的海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提高,唐朝时期的海上贸易十分活跃。居于有利通商地址的青龙镇于是便兴勃了起来。

宋代开始,海内外贸易教唐朝时期更为发达,青龙镇也因此愈加繁盛。青龙镇的兴起依托于唐宋时期经济和贸易的发达,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宋代后期,由于海岸线东移,青龙镇距离海口的距离日渐远离,加上吴淞江口日渐堵塞,青龙镇从此被废弃,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青龙镇被废弃,是成为上海镇崛起的直接原因。青龙镇虽然被废弃了,但是海内外的贸易往来并不会因此而中断,上海因其合适的地理环境成为青龙镇的继承者。自宋代以后,上海就取代了原本青龙镇的地位,南宋末年时已然达到了“海舶辐辏,商贩积聚” [2]。直到16世纪,由于海上东洋倭寇的骚扰,上海的商业发展第一次出现破败的景象。

清朝初年的颁布的严厉的禁海令更是对上海的商业发展造成了破坏性的发展,它更是让上海人民了解到商业对上海的发展所具有的非同凡响的意义。1684年,清政府宣布解除禁海令,上海的运输贸易又一次恢复了常态,上海又再一次繁盛了起来。

在开埠之前,上海就已经是一个具有悠久商业历史的城市,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商业传统,而开埠之后,根据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有关规定,上海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随即外国商人和洋行开始成批涌入,专供外国人居住和经商的租界也开辟出来,西方资本主义商业运作模式新鲜血液的注入更是使上海的商业发展进一步跨越,使这个昔日的小县城因对外贸易的繁盛而逐渐演变成为新兴的商业都市,逐渐超越广州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口。[3]

2.重商观念

2.1.重商观念

上海是一个开放性的通商口岸,五方杂处、中西汇流的社会环境,把上海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推进到一个广阔的空间,过去那种目障耳塞、孤陋寡闻的认识水平

顿为一变,上海人渐渐远离懵懂无知的状态,初步具备了一种开放的世界观念和世界眼光。

上海地区的人们主要以三种方式同商业贸易发生联系,并都从上海发达的运输和繁盛的商业中受益。[2]第一种联系方式是直接参与到运输贸易中去,成为货运商贩,从运输贸易中直接获利。第二种是在随运输贸易而来的上海地方市场中从事商业活动,获取上海运输贸易的小甜头。而第三种方式就是那些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者将他们生产的产品运送到市场上售卖,成为商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生活由此也带有了商业性质并与上海的整个商业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就上述以三种不同的商业方式进入上海商业市场的上海市民来说,商业都或多或少地给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提高,在物质上带来了直接的利益,商业为上海市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也因此在上海,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去从事有关于商业方面的工作。

在上海,商业的高度发达导致的结果就是上海地区的民众从事商业活动的热情高涨,上海开埠以后,大量的外来商人、企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西方先进思潮的新鲜血液,也间接推动了上海商业的现代化进程。列强在上海建立起商业王国,在急速商业化的社会环境中,上海人的心态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大小商人们日夜不停、锱铢必较的算盘声里,上海人的价值观念正在走向中国儒家传统观念的反面,旧的“重义轻利”观念遭到漠视,人们正以近代功利价值观取而代之。[4]也许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人会像上海人那样理直气壮地把“利”的意义凌驾于“义”之上,也没有人会像上海人那样,对赚钱求利之事说那么多的好话。为中国人尊崇了千百年的儒家正统观念最先在上海这块土地上受到了近代重商思潮的挑战。

其后上海的现代工业也随之产生,首先是外资企业,接着是洋务企业。然后再到民营企业,不同资本性质的工厂竞相设立,至甲午战争后上海又成为国内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而在一个现代经济体系中,无论是贸易的发展还是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于是,上海的金融业相伴而生,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与此同时钱庄等传统金融组织也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主动调整经营方针,在跌宕起伏的发展中获得重生,终于使上海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成长为全国的金融中心。[5]而此时,重商的理念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上海人民的血液之中。

参考文献:

①书籍:

谯枢铭著. 《青龙镇的兴衰与上海的兴起》[M],第1版.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张仲礼著. 《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第2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朱国栋、王国章著. 《上海商业史》[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著. 《上海城市的发展与转型》[M],第1版.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法] 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M],第1版.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②参考期刊:

罗莉芳、汪宏桥. [C]2005年第三期

《上海的都市化和后现代化》——《江西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