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篇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元素、原子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 (2)恩格斯、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与意义: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能动的反映论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运动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3、时间与空间

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时间)和广延性(空间),称之为四维时空。 4、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

(1)时—空关系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区别)

(2)时—空关系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区别)

时空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宇宙的层次及其存在时间

(2)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3)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从古猿到人的进化

(2)劳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 (3)劳动及其对人的塑造

劳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变换的过程 意识、语言、心理都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制造工具是人类劳动的标志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分工、产品交换关系等)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劳动的具体和历史的体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地理环境指指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必要前提,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等,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但人口不起决定作用,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着;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1、自然历史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2、从物质到意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1)物质的普遍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人的意识 所以,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2)语言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3)人脑的形成和完善 4、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的区别

(1)形象感觉与抽象概念的区别(2)有无自我意识的区别(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3)动物大脑属性与人脑属性?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结构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人类所特有) 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意识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2)意识的主观差别与客观根源 (3)意识的主观特征与客观基础 三、意识的结构与功能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1)知:主要指认识(2)情:情感,感受或评价 (3)意:意志

2、意识活动的层次划分

(1)从活动主体分: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 (2)从自觉性程度分:潜意识与显意识

(3)从意识的发展分: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

(1)目的性和计划性(2)能动创造性 (3)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本质: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

2、思维过程信息化的五个步骤 3、“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3)没有能动创造能力 (4)模拟不是思维本身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同一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1、客观世界的多领域性、多层次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大爆炸”理论提供的宇宙起源的证据

3、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演化:非平衡热力学、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

4、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5、多样性和同源性的辩证关系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1、物质形态层次性的划分: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划分不同的层次

2、演化过程中新层次的出现 3、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

(1)结构的不均衡性:核心和非核心的构成 (2)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等共同特征

(3)有序态的维持都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引力、磁力、强力、弱力

4、同构性具有不同的构成模式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观点:多样性的统一性

2、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二元论的对立:精神还是物质,或者二者

3、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辩证的统一性,即差异性、丰富性和物象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性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石 5、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1、哲学史上关于“实践”的主要观点 (1)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2)康德关于“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区分 (3)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 (4)黑格尔的“实践理念” (5)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念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三种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定义: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1)物质活动和对象性活动

(2)对象性活动的含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1、“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因此,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从生存的前提看: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3)从人的本质看:社会存在物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3、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根本的活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2)社会交往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以观察、实验、探索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实践活动规律实质上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实践活动,但这个规律对主体活动的直接制约不同于自然规律对自然运动的直接制约,其特点在于,整个过程都必须通过精神活动尤其是理性活动的机制起作用。 1、从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功能来看,理性首先是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以指导实践的理性。活动的结果总是首先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活动之前。

2、理性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制约着人的实践能力。 3、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必须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反映主体的意志和需要的理性,这一理性具有三个特点:

(1)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的是主体的意志、需求、能力、道德原则和伦理水平等内容;

(2)从追求的方向上看,它追求的是客体的应然性; (3)从活动方式上看,它主要是以信念、计划、方案等方式使理性目的在感性世界中实现出来。

4、评价理性:体现了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和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的统一,是平衡主客体关系的理性。 反映客体规律的理性、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以及体现二者统一的评价理性,构成了实践活动的理性结构。 5、实践活动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实践的内在结构或实践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1、实践的主体

(1)主体和客体的划分

(2)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主体的能力结构 (1)人本身的自然力

(2)智力、智慧因素:知识和经验 (3)精神动力因素:意志和情感 3、主体的社会结构

(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 (3)社会主体(4)人类主体 4、实践的客体

(1)定义: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2)客体的形成 (3)历史范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5、客体的基本形式 (1)自然形式

(2)社会形式(社会结构、社会关系) (3)精神形式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连接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工具、手段、程序和方法 (1)人类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2)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2)这种相互作用的实质: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

3、主体对象化(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1)主体对象化(2)客体非对象化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1)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2)目的包含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1)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与未来活动的统一 (2)实践过程的双重否定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1)效果评价(2)效能评价(3)效率评价 (4)反馈调节实践 4、实践活动的机能

(1)继承机能(2)选择机能(3)自我革新机能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何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 2、何谓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3、两个世界的区别

(1)异质性(2)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4、两个世界的联系

(1)内容上的同构性(2)运动规律的同一性 (3)相互转化性

5、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实践活动中 (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3)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1)含义:

自在世界:既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3)区别:与人的活动的不可分性

2、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在实践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1)内在尺度的运用

(2)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存在 (3)实践推进世界的二重化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创造人类世界

2、人化自然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3、确立实践世界观意义何在

(1)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2)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3)并未否定自然界的本原性及其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 4、新世界观的实质: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对立的神话,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的这种整体性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结构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社会制度本质上是人们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1)神学历史观:目的论、宿命论

(2)唯心主义历史观:动机,绝对理念、绝对理性、绝对精神

(3)自然主义历史观:自然条件,人的自然属性。 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自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社会的实践本质

(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物质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由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社会发展(社会关系变化以及社会结构变迁)有没有外在动力?

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4)唯物史观的基石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社会的整体化、有机化就是通过生产方式对社会内部结构的规范来实现的。 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2、圣西门、孔德、斯宾塞的有关思想

运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社会达尔文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石。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政治、思想、血缘、伦理、法律),同时存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社会有机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和交往活动是成因 (2)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个体自我意识、社会自我意识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物质生产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两种生产。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必须进行的活动,其规模、程度和形式等都受到生产状况、历史条件的制约。 交往的三种基本形式(层面):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在这三种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构成了人们之间基本的社会关系。 交往活动产生于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只需要、只允许某些特定的交往形式作为自己的社会形式,这就需要交稿交往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经济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社会政治制度,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文化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特定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三者都根源于生产实践。

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是社会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过程自觉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生产力:人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总体 1、生产力的定义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2、基本构成要素

(1)劳动对象:自然物和人工物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辅助性资料、自动化系统 (3)劳动者:经验、劳动技能、知识和智力

3、科学技术——智能性要素:区别于实体性要素。 4、生产力的特性

(1)属人性(2)社会性: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组织方式 (3)客观性(4)历史性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物质和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1、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1)从静态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构成。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

(2)从动态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总之,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2、生产关系源于物质生产过程

(1)客观性:物质联系(物质的社会关系)

(2)历史性:五种生产关系(五种社会经济形态) 3、社会经济结构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4、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5、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1)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2)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列宁的阶级定义

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的客观标准。 3、阶级、等级和阶层

(1)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的含义

4、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1)剩余产品、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2)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3)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5、阶级结构:两大基本阶级的对立统一是“骨架”。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1、政治结构的定义: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又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

3、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1、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从人群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又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相联。 (1)“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2)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 上述两者交织进行。 2、国家的三个特征:

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 其二、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 其三、征收赋税。

3、国家的起源和特征表明,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

(1)对内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2)对外的职能 5、国体与政体

6、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国家。 7、国家的消亡:

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与社会走向同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这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其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化:广义与狭义。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有关的观念形态。 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又被称为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的有机系统 1、社会意识的定义

2、社会意识的发生与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

3、社会意识与人类社会4、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 5、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

(1)艺术(2)道德(3)政治法律思想 (4)宗教(5)哲学 2、区分意识形态的依据

(1)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 (2)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形式不同 (3)同经济结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 (4)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5)历史发展过程的前途 3、社会意识诸形态的相互联系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1、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1)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2)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对经济结构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文化结构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1)反映社会存在(2)维护或批判现实 (3)调节社会和人的活动(4)创新功能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传统与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立统一 “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人的个体存在即个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社会关系及其传统的的作用下实现的过程。人的个体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是彼此依赖的。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但这种社会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的社会性活动中后天获得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3、在人的个体发生中,自然的遗传程序和社会的遗传程度起着基础性和原发性的作用。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1、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不是苍白的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人们的现实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2、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特定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成为个人的现实性的重要内容。 (1)对象的现实性乃是个人的现实性的外在方面。 (2)个人的现实性首先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现实性,包括特定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现实性。同时,也是时间的现实性。

(3)需要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制约和支撑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性。

(4)需要从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人的现实性。 (5)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更重要的、更根本的是个人本身的现实性。 (6)个人作为现实的人不仅在于“现有”,而且也在于“应有”,是现有和应有的对立统一. (7)“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篇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名词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指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的观点、根

本看法。

2、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

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哲学:就是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去表现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抽象的概念运动

形式,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体现出特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哲学具有二重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3、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

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第二,意识与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4、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5、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唯心主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

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

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8、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

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9、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

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0、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

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11、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 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12、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

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4、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

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1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6、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7、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

遍性。

18、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19、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

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0、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外

界的能动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质派生的,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21、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22、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23、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24、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5、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

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26、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

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27、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8、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9、主体的对象化: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

30、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

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3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

理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即意识活动的成果。这些意识、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由物质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而且表现为主体的心意状态。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等,那是主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32、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

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但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存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合休。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 “外部世界”或“物质的世界”、即客观世界。

3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34、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5、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

统一体。

36、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

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7、、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8、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过的物体。

39、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

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0、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 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

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41、国体:即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42、政体:即政权的构成形式,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的政

体机关,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

43、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统一。

44、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

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5、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46、社会的观念结构: 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它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等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它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

47、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48、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

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49、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

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50、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

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51、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

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5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5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54、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55、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

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6、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

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7、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

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58、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

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59、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

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体。

60、社会经济形态:指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它同经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范畴;而社会形态

既包括经济结构,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1、历史选择性:实际上是指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

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62、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63、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

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64、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是人性中实质性的内容。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所规定 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把握人的本质和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的前提。

65、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

社会的意义,即人对于社会的价值,或者说,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需要。

66、人的个人价值:即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或者说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

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个人价值还表现在人有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需要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这是个人作为人所应有的价值。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67、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68、联系:或关系作为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存在的。

69、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0、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71、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

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72、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73、中介: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任何事物之间不论存在多大差异,都可以通过

中间联系沟通起来。

74、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或者说,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

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75、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76、旧事物: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77、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关于事

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发展持辨证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既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也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何以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它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

78、目的论:认为人间万事万物均是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人只能听从“上

帝”、“天意”、“天命”的摆布,人类历史是“神定的一种秩序”。目的论实际也是一种“决定论”,是一种反科学的“决定论”。

79、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运动不

受因果关系制约,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

80、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一定条件下的不

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81、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

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82、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3、现实性:是指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84、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8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质和量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量变和质

变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导致质变,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事物就以质量互变作为自己的运动形式。

8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它表明,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

同一性和对立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87、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矛盾运动的进—步的展开。这一规律揭示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

定自身一—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这一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可以从整体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

88、范畴:即基本的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每门科学都有

自己特有的一系列范畴,如力学有力、质量、速度、功。各门具体科学的范畴,只在自己所研究的特定领域内具有普遍的意义。

89、哲学范畴:则是反映整个世界普遍本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概念。

90、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对事物、现象间最普遍的辩证联系或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

思维的逻辑形式。

91、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想区别的自然运动、

社会过程的辩证 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

92、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是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

动发展的规律。

93、实践辩证法: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的行为,是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

94、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定的质就是特定

的事物存在本身,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篇三: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与联系

1 二者同属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 二者相互渗透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是核心,认识论是灵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只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那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辨证唯物论还揭示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及发展趋势。如果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来谈联系、运动、发展,那就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掌握唯物论,要从最基本的概念——物质入手。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就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是共性,是意识所没有的。

要理解辩证法,就要从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条红线。二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但是研究的角度不一样。研究世界的本质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研究辨证法要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彻底的唯物论,又是彻底的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的中国版

早在中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墨家思想,创始人是墨翟。

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的一条重要规则

在已知条件下无法判断事情真伪时,默认为真;直至事实证明该为伪为止,推翻该论点。

(墨子作出"鬼神之(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有"错误论断,中共在发展历程中的几次重大错误等,都是遵循该规则的。)

1 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 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 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 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