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历史

元代历史篇一:元蒙历史的认识----元朝是中国历史吗

世界级笑话-----中国人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遭全世界耻笑!作者:bruce-lee 很多中国人荒谬地认为成吉思汗帖木贞是中国人。有些中国人认为,如果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好像中国人就觉得中国的历史是断续的, 不能说中国是 有一个不断的历史。而且也会带来的麻烦是成吉思汗占领了很多地方,然后算是传给到明朝. 如果他不是中国人就会争论这个地方到底是不是属于中国,可是更何况蒙古和明朝并立了两百余年。

成吉思汗其实很讲究分别蒙古人和被征服了的民族. 比如说不允许中国人带武器,只有蒙古人能带武器,再比如说刑法对蒙古人和中国人不一样, 如果一个蒙古人杀了一个中国人, 他的惩罚就是必须赔钱,可是如果一个中国人杀了一个蒙古人就会得到五马分尸, 千刀万剐,株连九族.

在元朝反抗蒙古人统治而建立明朝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怎么能恢复中华如果已经是中华呢? 这个是说明当时的中国人也认为蒙古人不是中国人,而且元朝不是中国的朝代.

你认为如果你对成吉思汗说他是中国人结果会怎么样,可能跟你对秦始皇说他是蒙古人一样的结果。

蒙古帝国席卷欧亚大陆,对中国人称“元”的政权统治的土地仅仅是其殖民地之一。

某些人动则言之,少数民族现在是中国人。但他们现在是中国人,不意味着他祖组辈辈都是中国人这种逻辑的成立。

蒙元不属于中国朝代、讨论清朝是否属于中国朝代和现代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平等与现代中国拥有对内蒙、xj、西藏等地区无可置疑的主权无关。要强调的是,今天中国主权的法理性是建立在二战战胜国和国际承认的基础上,与宋元明清毫无关系。

至于说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就更加荒唐了,蒙古不是满清,蒙古史是世界级的历史,不像满清历史一样容易纂改。中国人把蒙古史说成中国史,把成吉思汗说成中国人,已经闹成了国际史学界的笑柄。宋朝末年,战乱四起,北方的蒙古金帐汗国势力不断扩大,疆域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多瑙河畔,南抵南海,北括西伯利亚,华夏民族也在蒙古人的铁蹄下亡国了,对于强悍的侵略者蒙古,中国人民无力抵抗,沦为亡国奴。

有人说了: “今天中国有个蒙古族,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 蒙古人的铁蹄曾踏遍欧亚,许多国家都有蒙古后裔。蒙古族,俄罗斯有,乌克兰有,芬兰有,伊朗有,土耳其有,匈牙利有,印度有,其他很多国家都有,并非只是中国有。如果中国人要拿蒙古帝国吹牛的话,那么波兰人甚至匈牙利人都能这么说。中国56个民族还包括俄罗斯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这又怎么解释?难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朝鲜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又有人说了:“今天内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我只能说,这种说法非常无知。今天在俄罗斯联邦中,有布里亚

元代历史

特共和国,卡尔

梅克 共和国,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这些共和国都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国才一个蒙古自治区,俄罗斯是否比中国更有资格说蒙古属于俄罗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斡难河 (Онон гол)位于今天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处。蒙古民族的发源地 中亚和西伯利亚大草原,历史上也从不属于中国。

说到这又有人要反驳了,他们会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所以蒙古族历史也是中国历史。” 那请问世界上有几个国家不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170多个民族,俄罗斯被蒙古统治的时候,蒙古征服中国,算不算俄罗斯的历史?算不算俄罗斯征服中国?中国56个民族还包括俄罗斯族,所以俄罗斯族历史也是中国历史?苏联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这样吗?

所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在二十世纪初沉思出现的政治词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服饰、风俗,有了这些,才能称之为“民族”。“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服饰、风俗又是什么呢?美国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假如“中华民族”都能成立的话,那么“美利坚民族”也能成立。那么按中国的逻辑,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历史都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美国的少数民族中的阿拉伯人如阿富汗和伊拉克人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所以本拉登是美国人?萨达姆也是美国人?呵呵,千万别笑,这就是现在中国大部分人的历史逻辑。

到此,相信仍然有很多中国人不肯罢休,甚至有人会说:“蒙古是从中国独立出去的,蒙古自古是中国的领土,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嚷着要“收复蒙古”。说“蒙古自古属于中国”纯粹是对历史的无知,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蒙古属于中国领土的说法。恰恰相反,历史上中国长期以来都是蒙古领土的一部分。蒙古曾经彻底征服并统治中国97年(1271-1368),历经十二代皇帝,1368年中国才从蒙古独立出去,建立明朝。如果算上清帝国296年(满蒙共治),那么历史上蒙古总共统治中国近400年。所以按中国的逻辑,应该是“中国自古是蒙古的一部分”才对。

历史上中国北边都有一个国家,各位应该记得昭君出塞和苏武牧羊的故事吧。显然的中国历代从未占领过蒙古,蒙古却完全征服过中国.。明朝时两国依然交战,1449年土木堡战役50万明军被2万蒙古铁骑全歼,明英宗皇帝被蒙古人抓走,创造了史上最大军事奇迹。蒙古军队多次攻入北京城,仅明嘉靖时就有三次。在清国时代,满蒙共治中国,满蒙贵族相互通婚,当时已没有中国了,因此即使在清国时期也不是中国统治蒙古,而是蒙古统治中国。进入民国以后,虽然北洋军阀徐树铮曾短暂的占领过库伦(1919年11月-1920年10月,总共不到1年), 但很快的被驱逐出去, 蒙古也趁机收复了一些失土(以国民政府的观点那是失地)。二战结束那年, 蒙古军队曾进入张家口,直逼北京。新中国建立时中国曾出兵外蒙古(也就是出兵占领西藏和xj那会),去了20万,回来3千。因此,近百年来蒙古虽积弱不振,但中国也处于下风。因此说蒙古是中国领土,即使以中国的观点来看,也很牵强,还很帝国主义。简单地说,蒙古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按中国的逻辑,那么中国乃至欧亚大陆自古都是蒙古的一部分。如果连蒙古都算中国,那么蒙古还占领过欧亚大陆,那么欧亚大陆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了,俄罗斯也是中国的领土,怎么不去“收复” 呢?

更有甚者说:“蒙古人今天已经被中国文化同化了,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 本来对于这个观点我根本懒得反驳,因为它实在是荒唐得有点可爱。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现在抱着这句话的人居然不在少数。说蒙古被中国文化同化的人,请问今天的蒙古人都说中文吗?为什么现在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蒙古人说蒙古语和俄罗斯语?为什么中亚和西亚的蒙古人说波斯语?蒙古人在统治俄罗斯时期大规模兴建东正教堂,然而他们对待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持鄙视的态度。

蒙元制度: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家人士比妓女低一等,比乞丐高一等。引用袁腾飞的一段话:忽必烈有一点汉化,但也只是粗通汉语,自从蒙古入主中国之后,蒙古皇帝基本上连汉语都不会说,整个是外国人统治中国。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镇守的这些达鲁花赤们也不会说汉语。蒙古的史书上一举例子就是波斯怎么着,亚历山大大帝怎么着,因为他在征服中国之前,已经接触了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文明,所以就不会被儒家文明征服。因为蒙古人什么都见过,什么教都信,蒙古很多皇帝都是基督徒,因此他们就抱着这样一种态度,觉得你中国文化也不过如此。假如当初日本人征服了中国,我们还要歌颂日本?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亡国灭种,没有什么可值得纪念的,更不能把它当做骄傲。你被别人灭了,还说真好,这属于恬不知耻。 至于“大元”这个国号也是蒙古人弄出来忽悠中国人的。在蒙古占领中国,中国成为蒙古的一部分之后,为了愚弄中国人的正统观念,就取了一个“大元”的别名来忽悠中国人。但在蒙古人内部,依然称其为“拖雷汗国”,正如其他的察合台汗国等。蒙古人真是英明,忽悠一群蠢人居然忽悠了700年??

蒙古人建立的是大蒙古帝国(THE GREAT MONGOL EMPIRE),这是全世界皆知的,当时的中国只是在蒙古人铁蹄下灭亡的无数国家之一,只是一块殖民地,仅此而已。蒙古帝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大英帝国和印度的关系,成吉思汗和中国人的关系,就好像维多利亚女王和印度人的关系。大英帝国曾经占领过印度,印度成了它的殖民地,中国人把蒙古帝国说成是中国的一个朝代,把成吉思汗说成中国人,这种行为就好比印度人说大英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的朝代,维多利亚女王是印度人一样的荒唐??如果中国人要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那么蒙古四大汗国的所在地,俄罗斯(金帐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俄罗斯人?伊朗(伊儿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波斯人?中亚诸国(察合台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他们国家的人?那么忽必烈算中国人吗?忽必烈第一次在中国建立起蒙古人的政权,在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之前,他不是中国人,也就是如果他是中国人,他便是在元朝建立的那一瞬间成了中国人的。因为成了中国的统治者,他就成了中国人。这个逻辑成不成立?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我们可以得出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俄罗斯人、阿拉伯人??这成立吗?显然不成立,所以我们上面的逻辑也就不成立,所以即使忽必烈都算不上中国人。如果说忽必烈是中国人的话,拔都就是俄国人了,旭烈兀就成了波斯人了。成吉思汗更是不知道其实哪国人了。各位觉得这些想法荒谬吗?为何用到自己身上就如何正确了?

美国学者詹姆士(James D. Seymouyr)在《中国人看待西藏问题的历史性转折》中说:“不论蒙古人或满洲人都不是中国人。”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

在《西藏生与死》中说:“把蒙古人说成是中国人,本身就是很虚假奇怪的事。”中国藏学家王力雄在《天葬》一书中也说:“蒙古不是中国,其实中国那时和西藏一样,同是蒙古铁骑征服的对象。说起来还不如西藏,西藏尚能保持相当程度的自治,中国却是彻底地亡国”;“蒙古民族居住在亚洲广大区域,与中国完全是两个概念。硬把蒙古对西藏的征服说成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这种‘阿Q’式的逻辑显得既奇怪又不诚实。” 2004 年蒙古乌兰巴托大学教授额日德雷根在访问日本时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针对当年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球迷的抗议日本活动说到:“中国人把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英雄,征服过他们的帖木贞当作他们的祖先和英雄,把我们对他们的殖民历史当作他们最强大的历史,这样一群拥有白痴一样逻辑的民族,又有什么资格去抗议你们国家民族的历史观呢?又有什么资格去抗议你们民族的英雄,当年侵略过他们的所谓‘甲级战犯’呢?我认为他们没有那个资格。”

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说 过 : “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 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 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蒙古国和俄罗斯是蒙古帝国传承者,中国不是

蒙古统治俄罗斯250年,在之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和俄罗斯人大量混血,欧洲国家至今还称俄罗斯人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欧洲有句俗语“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意思是剥开一个俄罗斯人,就会看见一个鞑靼人(蒙古人)。无论是列宁还是斯大林,都不是什么“西方人”,在欧洲人看来他们都是亚洲人。斯大林按其民族出身来说是不折不扣的亚洲人,而列宁也有卡尔梅克蒙古血统。因此有人说,苏联是蒙古人的一次大复兴。俄罗斯人彪悍尚武的民风就是深受蒙古的影响,直到19世纪西方国家还畏惧的将俄罗斯称为“白色蒙古”。莫斯科和克里姆林都是蒙古人的杰作,鞑靼蒙古统治之前的俄罗斯中心在基辅,当时的莫斯科只是一片田野和森林。在蒙古的统治下,莫斯科渐渐掌握了它在俄罗斯的地位及财力,成为俄罗斯的新兴势力,克里姆林也随之扩张,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中心。“克里姆林”的字源来自蒙古语,意为“要塞”。“乌克兰”一词也是由蒙古语而来,意指“边境”。 在蒙古四大汗国衰败之后,前金帐汗国属国的俄罗斯崛起并占领了从前蒙古帝国中的相当一部分。俄国统治者曾经代表蒙古进行收税,因为蒙古人很少视察他们占有的土地。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著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

古统治,俄罗斯在占领喀山与阿斯特拉罕后才成为强国。在伊凡沙皇登基时,俄罗斯宫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统,俄罗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制与法制是从蒙古学的。俄罗斯人也被图兰化。 卡尔?马克思说:“莫斯科的兴盛是 由于鞑靼枷锁,而现在的俄罗斯,就是莫斯科的延伸。”俄罗斯皇帝,对西方称为“沙皇”,对东方称为“扎根汗”(蒙古语,意为“白色大汗”),边利用蒙古帝国的权势,开拓中亚和西伯利亚的疆土。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西伯利亚汗,克里米亚汗,诺盖汗的蒙古鞑靼贵族们后来都供职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贵族的姓氏起源。沙皇家族有蒙古血统,伊凡四世的母亲椰列娜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一直到彼得大帝脸上还有明显的蒙古特征,列宁有卡尔梅蒙古血统。蒙古鞑靼人不仅把血统形式传给了俄罗斯人,而且把政治制度,税收制度,海关制度和军事制度也传给了俄罗斯人,蒙古人为俄罗斯贡献了鲍里斯和费德尔戈杜诺夫两位沙皇。六位皇后:所罗门尼娅?萨布洛娃;椰列娜?格林斯卡娃;伊琳娜?戈杜诺娃;纳塔利娅?纳雷什金娜马尔法?阿普拉克希娜;叶夫多基娅?萨布罗娃。蒙古鞑靼人还把驿站和军事战略战术传给了俄罗斯人。如著名的尤里?梅谢尔斯基汗将军,安德烈?谢尔基佐夫,叶尔莫洛夫,多赫图洛夫,马秋什金,莫尔德维诺夫,叶潘钦,比里列夫,日林斯基,谢尔巴切夫等将军们以及科学巨匠们如门捷列夫,梅奇尼科夫,巴甫洛夫,季米里亚泽夫,历史学家坎捷米尔,卡拉姆津以及极地学家切柳斯金,奇里科夫等人都有蒙古鞑靼血统。

俄罗斯谚语说“如果深究俄罗斯人,就会出现鞑靼(蒙古)人。”德迈斯特也说过:“抓伤一个俄罗斯人,就等于抓伤一个鞑靼人。”蒙古鞑靼人对于俄罗斯民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以至于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俄罗斯人是西方的东方人,是东方的西方人。此外蒙古鞑靼人对于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俄罗斯文学方面三位最伟大的小说家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就有蒙古血统,也只有蒙古血统的屠格涅夫才能写下《白净草原》这样举世无双的对草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的小说。舞蹈家有乌兰诺娃;安娜?巴浦洛娃都拥有蒙古鞑靼血统。——摘自《游牧文明史》

元没有统治欧洲,统治欧洲的是俄罗斯的蒙古金帐汗国,我们的大汗是金帐汗国大汗拔都的部下,元的二、三、四任大汗都是拔都的部下。俄罗斯才有资格说蒙古。

还历史真相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不是中国人,他们与中国人确实也有血缘关系,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后人,杀害,抢劫,强奸,侮辱过我们的祖先。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大屠杀,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受害者的人数,被作为世界纪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综观中国历史,就是屈辱史,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是处于事实,但也是一种羞辱,不过不要为了逃避这样的羞辱,就认蒙古人和通古斯人为祖宗,这样更加可耻。不要因为历史上中国长期被虐,心里被打击,看见书上写着某人曾经出去打仗多么的牛B,连对方是哪里人都没搞清楚,就跑过去往他大腿上抱。假若当年抗战失败,日本人在中国建立了“大和朝”,那我

元代历史篇二:元代历史线索

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1234—1368

第一节 从大蒙古国的建立到元朝的统一

一、蒙古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1 .蒙古族的起源

在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阿尔泰山以来,北与南西伯利亚相接,地理学上称作蒙古高原的地区(今中国、蒙古国辖区)在历史上,很久以来就是中国历史上北方诸游牧民族活动的广阔舞台。这些强悍的草原民族,一个接一个勃然兴起,然后大多在历史上的洪流中消逝。这些民族既有各自自己特有的发展历史,也对不同时期中原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上活跃在蒙古草原的众多民族,就主要而言,包括东胡与突厥两大文化系统。突厥“千种万类”,操突厥语(属阿尔泰语系)。大多以蒙古高原中部山地为中心,向东西南方向发展,长时期是蒙古草原上的强大统治民族。东胡也是各类繁多。他们的原始的居住地大概在大兴安岭。由于居住条件不同,同属东胡的诸部,其生活方式也存在诸多差异。东胡语当是属阿尔泰或士兰语系的蒙古语言,在发音上多带很重的鄂音。

东胡是战国时期出现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因在匈奴之东,故曰东胡。东胡在秦时被匈奴打败。乌桓、鲜卑,皆系东胡之裔。

蒙古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汉文史料将当时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北段,位于契丹以北、靺鞨以西、突厥回鹘以东的一些部落统称为室韦,他们与鲜卑、契丹同属于东胡之裔,故史书有时称其为“契丹之类”。室韦诸部中有一部称“蒙兀室韦”,居住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以东。蒙兀就是蒙古最初的汉文译名,以后又有过“萌古”、“蒙古”、“蒙骨”、“蒙古里”、“盲古里”等多种音译。大约在唐朝末年,蒙古部逐渐西迁入漠北草原腹地,居于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上游不儿罕山(今蒙古肯特山)地区。

由森林进入草原以后,蒙古人原始的血缘氏族制度趋于瓦解,私有制日益发达。贫富分化的结果是,出现了一批富人(“伯颜”)和世代担任首领的氏族贵族(称“那颜”,汉译为“官人”),这两个阶层往往结合在一起。通过战争掠夺财富,掳掠人口以为役属,于是其周围便有了身份地位不等的人如自由人、奴隶、平民等。另一个重要阶层是从属于贵族(氏族首领或部落汗)的军事侍从(蒙语称那可儿,汉译为“同伴”、“伴当”,或称“自由人”,成为日后蒙古军政制度中战士和亲信人阶层作为真正的密友,他们和主人一起战斗、生活、饮食。其中凝聚了不同氏族、富民、侍从、奴婢等形成的地缘部落集团。贵族家庭不断分化出新的氏族部落。辽金时期(整个 10 至 12 世纪),草原上分布着众多游牧部落集团,(如克烈、塔塔儿、弘吉刺(又译作广吉剌、翁吉剌),蔑儿乞、斡儿乞、吉利吉思(属突厥语族)、乃蛮(突厥语族,用回鹘文字),汪古(白鞑鞑)等等。(鞑靼一词来自突厥人。突厥人用它概称室韦是因为塔塔儿部一度强盛。久之,这一称谓概指草原上诸多游牧族的泛称。)各部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混战。)而成吉思汗的出现,结束了草原诸部之间争雄内战的混乱格局。

2 .成吉思汗统一漠北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 1162 或曰 1167 年生于蒙古一个贵族家中。他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后,铁木真随母亲和几个弟弟生活处境艰难,曾被其他部落俘虏。铁木真被迫依附势力强大的克烈部部主(脱里汗),并与另一蒙古部的首领(札木合)结拜为兄弟,在此二人帮助下,铁木真渐渐扩展势力,重建了以本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集

团,并于 1187 至 1189 年被一些贵族拥立为汗。 1196 年,铁木真和脱里汗共同出兵,帮助金朝讨伐塔塔儿,并打败之,铁木真的声望日高,势力渐大,后来引起脱里汗等人的疑惧,他们联合攻打铁木真,铁木真被打得大败,一度从者仅剩十余人。不过,不久由于敌手内部纷争,铁木真又反败为胜,相继攻灭了几个部落。 1206 年(宋开禧二年),铁木真完成了统一蒙古高原的事业,在斡难河源召开贵族大会,即大汗位,建大蒙古国,号成吉思汗。成吉思一词有“海洋”、“有力”、“天赐”、“伟大”等诸多不同说法。

3 .早期蒙古国家制度

这些制度都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帝国特征,对巩固蒙古国的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对此后元朝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建立千户、百户授封制度。( 95 千户)――军事制度

②创建怯薛护卫军

③创制蒙古文字(用回鹘文字母书写蒙古语)

④颁布法律(大扎撒)设置司法长官

⑤分封子弟

4 .蒙古国的对外扩张

蒙古人的主权概念根植于神圣的王母权观念。在蒙古人自己的思想体系中,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天神即游牧部落的主神长生天,授予一位地上首领。作为天神选定的代表,成吉思汗受到长生天的保护和扶植,而长生天保证成吉思汗军事与政治冒险的永久成功。这样伴随他夺得权力的鸿运就成为天意的表明。君主权力在特点上是世界性的。所以发动战争前,蒙古人便向周边各族发出要求投降命令。在蒙古人眼里,他们的扩张是由神授意的,所以,任何拒绝投降的人都会由于阻挠了神意而遭受最严厉的惩罚。于是畏兀儿、汪古部、南西伯利亚的森林诸部、哈剌鲁人等均投降了蒙古人。而畏兀儿的归附为蒙古国提供了大批熟练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办事人员。蒙古人用蹂躏乡村朱孤立大城市的做法,使城乡居民都受到伤亡和穷困。大量尸体没有及时掩埋,导致瘟疫传播,造成新的死亡。

①灭夏与灭金

②三次西征

③收复吐蕃和大理。

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259 年,蒙哥汗在指挥攻宋作战中病逝于四川前线。汗位继承问题再度出现危机。汗位争夺主要在蒙哥的两个同母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展开。此时忽必烈正统率军队与南宋宰相贾似道相持于鄂州,阿里不哥奉命留守和林,代掌国政,手中握有镇守漠北诸军的兵权。

忽必烈闻蒙哥死讯,采纳谋士郝经建议,与贾似道缔结秘密和约,迅速北归。次年( 1260 )四月,忽必烈在开平召开忽里台大会(又译作“忽邻勒台”“聚会”之意),蒙元时期专指拥立大汗,决定对外征伐等大事的诸王、贵族大会)。即位称汗,建元中统。在此前后阿里不哥也在和林即汗位,蒙古出现了一国两君的局面。忽必烈在蒙哥时期长期经营汉地,得到了中原士大夫和汉族军阀的拥戴。此外,“东道诸王”也支持他,所以忽必烈的势力包括兵力、武力都强过阿里不哥,他们之间经过两次大的攻杀,阿里不哥战败,穷途末路之际, 1264 年,不得不归投忽必烈。至此,忽必烈最终控制了蒙古国的“祖宗龙兴之地”——漠北地区,他作为蒙古国大汗的地位得到了确认。

忽必烈登上并巩固汗位,在蒙元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政治意义。横跨欧亚的蒙古国由此开始走向分裂,其分裂的原因很多。如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境内民族庞杂,语言,宗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发展水平与漠北本土相比差别巨大;汗位争夺斗争激烈等等。蒙古国很快分裂出成为四大汗国,他们独立性很强,抵制了忽必烈请他们前来参加的忽里台选汗大会。

至元八年( 1271 年)十一月,忽必烈建国号“大元”,这一名字源于《易经》,“大哉乾之”元义。表明忽必烈积极地接受汉文化,随后,元朝逐步仿金制建立了强化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迁都汉地, 1271 年营建“大都”,使北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行汉法汉制,重农重儒,建官学、设国子监。奠定了中央集权王朝的基本框架。

随后,继续攻战,并于 1279 年正月,在四川攻下了四川最后一个据点州合钓鱼山,二月又大败宋军,陆秀夫抱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赴海自尽,元军消灭南宋残余力量,完成了统一任务。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一、元朝的政治统治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结束了从五代以来的分立状态,即结束了辽宋、宋夏、宋金、宋蒙之间长期的对立和交争。元朝大一统皇朝的建立,对于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促进各民族的交往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它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中西文化交流。

元朝建立后,在灭南宋的同时,忽必烈在汉人谋士刘秉忠( 1216 - 1274 )、王鄂( 1190 - 1273 )、姚枢( 1201 - 1278 )、许衡( 1209 - 1281 )等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和管理制度,以便加强对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广大中原地区的统制。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忽必烈在确保蒙古贵族利益的同时,努力推行汉法。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制度措施主要有:

①建立行政机构:

②军事制度(萧启庆:《元代的军事制度》)

元朝的军事组织有两大系统:一是宿卫系统,宿卫军是怯薛军和侍卫亲军组成。主要保卫皇帝和两个京城。(士兵中一半为色目人与蒙古人,一半是汉人卫兵)忽必烈将怯薛扩编为宿卫,从管理系统上说,宿卫的各卫由独立的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管辖,但枢密院不直接管理驻防在大都路以外的各省军队。驻防军从万户府中抽出,万户府对行省负责,而行省是文职官僚系统的地区行政机关。这种在地区一级的军、政权力交叉,其目的显然在于促进文武双方的合作。不过,紧急情况下,还需设行枢密院以镇压反抗等。

在管理屯田时,军、政管辖权也是交叉的。其中一些屯田和军户直属枢密院,有一些归大司农司或宣徽院或中

书省。

军、政官僚系统合管的还有奥鲁,或称“军户”。军户最初归枢密院, 1268 年将这些军户的管理权较交给了地方文官。

军、政官僚系统的共同点是蒙古人强调世袭官职。高级官员可以荫补子,称为文官,武官的儿子在其父亲去世或退休,甚至升迁时可以继承他的职位。

二是镇戍系统,是镇守地方的军队系统。镇守地方的军队分为四种,其中蒙古军和探马赤军主要镇守“腹里”。南方则由蒙古军、汉军、新附军共同镇守。军事大权由皇帝和枢密院中的蒙古族官员控制。

③法制建设

元朝建国后,很快便着手修订本朝法典。先后修成了《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等法典,对维护其阶级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今天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④学校教育和科举

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推广蒙古文字及波斯文等民族语言教育,学校教育和科举均受政局影响,其发展规模和连续性大受影响。科举不兴旺,且有明显的民族不平等特点。学而优则仁的儒士集团受到冷遇,在官僚队伍中占很小比例。(见教材 P167 - 168 )

⑤选官途径

二、元朝政权的性质

元朝建立后,为了确保蒙古族的特权和利益,确立了四等人制,从政治待遇(为官)、法律地位,经济负担等各方面强制推行民族压迫,民族分化政策。在推行民族分化的同时,为了巩固各地的统治,又特别注意拉笼和利用各民族的上层人物,因此,其政权的性质便是以蒙古贵族为首,包括各民族上层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各族劳动者的联合专政。

三、元朝的征战和对外用兵

忽必烈建立元朝消灭南宋后,皇族内部诸王争权夺势的斗争日益频繁。成吉思汗正妻生有四个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他们本来都有资格继承汗位。成吉思汗按照本民族的传统为他们分封土地,各有各的势力,为日后互相斗争填下了祸根。先是窝阔台得汗位。在窝阔台儿子贵由为汗时,几乎爆发了内战。贵由死于行军途中,后由拖雷长子蒙哥为汗。(窝阔台、察合台两系反对,被镇压)。斗争的结果是蒙古国分裂为四个汗国。

忽必烈至元初年,窝阔台后王海都和察合台等的诸王等都不断和忽必烈的军队作战。甚至占领了和林。忽必烈年逾七十亲征,收复了和林。直到元成宗大德十年( 1038 、至大元年),漠北才最终全部平定。长期的战争维护了统一,有积极意义,但是战争消耗国力,也加深了内部的矛盾,加速了汗国的分裂。

此外,忽必烈还曾联合高丽攻打日本。至元 17 年,元政府组建了大规模战船攻打日本,遇到飓风,大败而回。

至元十九年至三十四年( 1282 年— 1293 年),元政府多次发兵攻打安南,攻下占城。由于北方人不 适应那里的气候,多染疾病,元兵死伤很多。至元三十一年( 1294 )忽必烈死,新即位的元成宗才下令罢安南兵。

此外,至元年间,忽必烈还三次下令征讨缅国(今缅甸),至元二十四年,“缅始平,乃定岁贡方物。”至元 29 年,又远侵爪哇岛,爪哇的统治者降元,后遭爪哇军反抗,只得退兵。

总之,忽必烈的对外用兵,带有侵略的性质。它给邻国人民带来痛苦,也加重本国人民的负担,给中国的各族人民带来苦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其他国家加深了认识,这在客观上有一定意义。

四、元朝的疆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加强

元朝疆域辽阔,这里所讲元朝的疆域,是指元朝直辖区,不包括后来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又译为伊儿)汗国。史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史称:汉唐为盛,但“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唐朝原有的边疆地区的羁縻州县,在元朝几乎都同于内地,以往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地区,也正式划入了元朝的版图。对不同地区元朝采取了不同的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

1 .在岭(漠)北地区:相当于今天内蒙、新疆以北今天外蒙周围及西伯利亚直至北冰洋这一辽阔区域。大蒙古国时期,这些地域由蒙古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元朝武宗时设岭北行省(今和林)。行省内无州、县建制,按蒙古旧有的千户、百户作行政单位,不设州县。诸王分地是漠北一类特殊的政区,有一定独立性。元政府在至元年间曾将大批汉军、南宋降附军(南人)、蒙古军民等调往那里,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

2 .西北地区:名义上,元朝的疆域很辽阔,应包括四个宗藩国,但四化上汗国实际上呈独立和半独立状态。元朝直辖地主要包括今天新疆、青海的部分地域和甘肃大部。甘肃行省(原西厦大部分领土)在元朝地方官员的积极努力下,水利得到了恢复和重修,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今天新疆地区,是畏兀儿人聚居区,元朝也设官府,置大都护、副都护等。置驿站,设屯戍,行交钞,计亩征税。并有不少汉人,在那里与回纥人共同生活。各族进一步融合,对开发大西北共同做出了贡献。

3 .西藏地区

唐朝时强大的吐蕃王国在 9 世纪以后由于内乱分裂了, 11 世纪时。(即北宋时),西藏地区佛教寺院势力发展壮大起来,寺院僧侣集团的政治、经济力量大大扩张,使地方世族首领转而投靠和依赖寺院僧侣集团。于是在西藏地区出现了各个佛教教派,各教派都以大寺院为中心,形成由住持统治的宗教小王国。如乌思(前藏)地区的噶丹派;后藏盛行萨斯迦派等等,搽里八派活动在搽里(今拉萨东南)等等。这种政教分裂、互相斗争的状况,直到 13 世纪中叶(南宋后期)才发生变化。

1239 年,蒙古派军进入乌思藏, 1244 年,如前所述,蒙古皇子阔端召见萨斯迦派首领萨斯迦,班智达公哥监藏(简称萨班),萨班带着他的侄子八思巴于 1246 年到达阔端驻地凉州。 1247 年,阔端与萨班议定藏地归附蒙古条款,(蒙古与西藏建立了宗藩关系),并由萨班致书乌思、藏、纳里(今阿里),各地僧侣首领,在萨迦派的带动下,各教派首领均归附蒙古。由于西藏政治上分裂,各地还有一些未归附的部落,蒙古对这些地区继续用兵或招降,直到忽必烈时代,才完成对西藏地区的完全控制。

元代历史篇三:高中历史元朝

元朝政治制度

中央制度

1承袭宋朝制度,采取文武分权的制度,以中书省总理政务,

枢密院掌管兵权。中书省已成为中

二.选官制度

在人才选用方面,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因此高级官僚的录用端看与元廷关系远近而决定,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

三.货币制度

1元朝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统制,以使用纸币为主,铸造钱币比其他朝代为少。

3

事实上,民间的日常交易、借贷、商品标价等多有用银的。这时使用的白银,主要是银锭和元宝。

四.民族制度

1元朝在推行汉人的典章制度与维护蒙古旧法之间,时常发生冲突,并且分裂成守旧派与崇汉派。

2元世祖忽必烈也积极推动汉法,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等创设典章制度; 积极推动了学习汉文的热潮; 建立了一套以传统中国中央集权作蓝本的政治体制,例如设立了三省六部和司农司等一系列专司机构,使用中原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元世祖在李璮叛乱后逐渐不任用汉人。由于

臣疏远

四等人制

1由于蒙古人与汉人人数的比例极不平均,汉人的文化与典章制度也比蒙古人优越。

3元廷给蒙古人与色目人极大的权利,并让汉人与南人负担较大的赋税与劳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十分沉重。为了防止汉人聚集叛变,元廷规定汉人不许结社、集会、集体拜神,禁止汉人私藏兵器,蒙古人被汉人打死需要偿命,而蒙古人因争或乘醉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

地方制度 行省制度:

1.元朝实行的一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有效的管理,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又简称“行省”或者“省”。

2.揉合前代地方机构,实行多层次的地方管理体制: 在地方机构统辖关系上,元代既有二级制?又有三级、四级甚至达到了五级制?即省—路—府—州—县,显得极为零乱。

3.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先,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影响;其次,加强了这样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再次是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角落,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元朝在地方设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与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元朝经济

农业:

1元朝经济大致上以为主,其整体生产力虽然不如宋朝,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2特别是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不断推广,棉花及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种植和运销都在南宋基础上有所增加。 手工业:

1由于元帝集中控制了大量的手工业工匠,经营日用工艺品的生产,官营手工业特别发达,对民间手工业则有一定的限制。

2元朝的瓷器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进步,著名的青花瓷就是元代的新产品。青花瓷器,造型优美,色彩清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造船业十分发达,还有起碇用的轮车,并已经使用罗盘针导航。

4元朝的印刷技术,又比宋朝更有进步。活字印刷术不断改进,陆续发明了锡活字和木活字,并用来排印蒙文和汉文书籍。

5棉织业,随着植棉的推广,棉纺业开始成为一项新兴手工业。

商业:

1由于蒙古对交换依赖较大,同时受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较提倡商业,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当富庶的国家。

2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物资交流频繁,从而促进了商业城市的发展。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3鼓励对外贸易政策,因而终元之世对外贸易颇为繁盛。元朝的对外贸易主要采取官营政策,并禁止汉人往海外经商。但实际上私商入海贸易的仍然很多,政府始终无法禁绝。

4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

畜牧业:元朝的畜牧政策以开辟牧场,扩大牲畜的牧养繁殖为主,尤其是孳息马群。畜牧业发展趋势不稳定,由元世祖时的盛况渐渐趋向衰退,到了元惠宗时,畜牧业的衰败更为严重,其原因最大的是自然灾害。除作为官田者以外,这些牧场的部分地段往往由夺取民田而得。

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各民族的生产技术互相交流,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交通运输业有很多创举。

元代文学 元代戏曲 元代文学中新产生的一种体栽是戏曲。戏曲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

杂剧除艺术形式新颖外,内容方面也具有时代的特色。首先是它广泛地反映了元代各阶层人们的生活,而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更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商人和妓女形象更引人注目。商人和妓女大都集聚在城市里,妓女是城市的畸形产物,城市是商人交易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