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的美文

明月的美文篇一:古诗美文合集

古诗美文合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译文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指的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意思是本来把心全部奉献给了明月,可是明月并不在意,却独独照耀那没有直觉的沟渠。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注释

(1)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2)望极:极目远望。

(3)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

(4)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5)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6)会:理解。

(7)阑:同“栏”。

(8)拟把:打算。

(9)疏狂:狂放不羁。

(10)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11)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注释

⑴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第二人称代词,“你”。衿:即襟,衣领。 ⑵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

⑶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⑷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⑸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摸鱼儿·雁丘词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甚麼?竟会要令这『大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眼前的这一刻,才知道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的男女还要更是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自己形孤影单,万里前程路渺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荀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义呢? 在这汾水一带,当年是汉武帝巡幸处,帝王游幸欢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作仪仗的音乐是排萧与建鼓合奏,乐工们坐在鼓车中演奏,乐声响彻云霄。可是现在已经一片荒凉,平林漠漠,荒烟如织。

汉武帝已死了,招魂已经无济于事。女山神因思君而抂再悲啼,而死者依然不会再归来!

双飞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

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样的“钟於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坟,纵情高歌,尽情的喝酒,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 / (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明月的美文)西门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沉 通:沈)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明月的美文篇二:明月作文500字

明 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们一家人也欢聚一堂,吃了一顿团圆饭。 晚上,我们一家在顶楼的花园上边吃月饼边赏月,只可惜,大家苦苦等候了多时,也没见月亮的踪影,虽然月亮看不成,但是大家并不扫兴,居然谈起了过去的往事。 中秋佳节虽然是个一家团圆的日子,可是有些人他们却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而回不了家。此时此景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抬起头遥望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思念久别的故乡。是啊,有多少人在这个美丽的时刻还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即使是在这个全家团聚的时刻,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工作而舍下自己与全家人团聚的时间。 这些经常都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而且是那么的平凡,例如:还在边远地方的解放军战士;正在破案并且不顾自己安危与歹徒展开斗争的干警以及被派到山村里教书的青年教师,还有等等的

人,他们都是那么的无私而伟大,即使在这个时刻,他们也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今天晚上,虽然没有月亮的出现,但是在静静地沉思之这中,我体会到了很多,有些人他们并不耀眼,但他们却卫浴着一颗真诚的心灵来报答这个社会,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所以这个城市才变得这么美好、和谐!

明月的美文篇三:散文中明月意象的诗性特征

龙源期刊网 .cn

散文中明月意象的诗性特征

作者:都曦卉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7期

内容摘要:意象用于诗歌意象之外也可以分析散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散文成就卓越,本文通过分析石评梅、丽尼和苏青散文中“明月”意象的生成过程考察散文的诗性精神,探索现代中国散文的独立文体品格。

关键词:散文 意象 明月

意象一度作为诗的专用术语,但用于其他文体研究中,则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意象具有复杂的内涵特质。考察中国诗论发现,“意象”的生成离不开物象:“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物象是客观物,是“意象”的基础。其次,生成于上的“意象”审美内涵随“意”而变,不同的诗性思维关照相同的物象,如明月。产生不同“意”的“象”,所谓“物象有限,意象无穷。”意象离不开作者的情感与意识加工。意象的分析需在文本语境中才能得其“意”。在散文创作中,意象的生成也离不开文本语境。在文本语境中分析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考察相同意象的不同诗性特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散文创作蔚为大观,白话文散文在艰难创新的同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第一次在千年禁锢中走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文学家带着他们各自“以生命的血书写”的作品纷纷走上文坛。文学的最高精神是诗性,散文也不例外。生命各迥异,境界有大小。石评梅、丽尼和苏青三位以血泪书的作家写出了具有不同诗性特征的“明月”。作为物象的“明月”在不同诗性思维的关照下、不同的文本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审美内涵,形成具有特色的“明月”意象:“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从“明月”意象中考察其不同的诗性特征,把握作者与时代的诗性精神。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分析三位作家笔下“明月”意象的诗性特征,考察其散文中体现的时代精神,恢复三轮被埋没的“明月”应有的光彩。

一.石评梅的“明月”

在浪漫思潮澎湃的“五四”时期里,人生往往比传奇更加有传奇性。具有民国四大才女之名的石评梅年仅韶华就结束了短暂、浪漫的传奇一生。“她的遭遇太驳杂,所以形成了她一种悲哀的人生观,因之她赞美死,她诅咒生。”人生经验在石评梅的散文中以“濡泪滴血的笔锋”呈现。

“黯淡的天幕下,没有明月也无星光,这宇宙像数千年的古墓”神秘性的悲剧色彩氛笼罩整篇《墓畔哀歌》。开篇,春日的朝霞和冬的残梦、残月和孤坟、枯颜与姣容、白头翁和红颜少年等物象在作者意识与情感加工下形成真实与虚幻交叠的物象群,为“明月”意象铺就了如梦如幻的大语境。《墓畔哀歌》是悼亡爱人与青春之作:“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与你一同埋葬。”接下来,石评梅表达对往昔爱情的忠贞不渝,对人世艰辛的深切痛感:“我的心是深夜梦里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