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育

人生教育篇一:教育与人生

教 育 与 人 生

——教育对人的培养

【摘要】:教育与人生,本来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服务于人生。教育的对象是人,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人都离不开教育。因此,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育人的实质在于提高人的价值。怎样通过教育提高人的价值,进而使人生更加幸福?本文就此话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教育价值观人 培养

【正文】:

一、教育的基本价值观

(一) 关于教育与社会需求

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教育的社会职能曾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认识,由此即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在教育价值中存在着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等不同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教育要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为文化服务、为宗教服务。从社会化的角度看教育,教育必须养成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二)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从人的发展来看,概括起来不外身心两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德、智、体或知、情、意。就要求教育为人服务,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就要求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特点,促进个体的个性化。

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是指教育是培养“有用的人”还是“适用的人。”

(一)适用的人

培养“适用的人”,就是不管什么人,都要把他培养成用人单位认为适用的人,也就是说,教育要“以用人为本”,以用人单位的劳动岗位的需要为标准,培养选才者认为可用、能用、适用的人才。

适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旨意是,使每个人都能实现充分发展,使每个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从而促使教育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这就意味着以资格筛选、身份鉴定与文凭授予为“支点”的教育模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而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将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从而使教育的服务性质凸显出来。是否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服务将成为后学历社会衡量大学的根本依据与标志。而作为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则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话语霸权的拥有者、布道者和教化者。作为服务主体,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客户”的地位、维护其权益,并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满意与认可。

(二)有用的人

“培养有用的人”,就是不管什么人,都要把他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就是说,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的智能特征需要,匹配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案。

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各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等的,有些人能成为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和诗人,而有些人则能成为汽车司机、厨师或具有某种劳动技能。这种人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强求一律。

所谓“有用的人”就是不给家庭、不给他人、不给社会、不给国家带来困难的人。教育的意义就在学习两字上。学习体现了学生的教育的全部意义。唯有学习才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唯有学习,才是教育的任务。学生脱离了学习就不叫学生,学校不讲学习也不叫学校。学生要学习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要学生有了创新精神和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哪怕学生不认识一个字,不会算一道题,他也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成为有用的人,并不是说你必须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或英雄式的人才是有用的人,;成为有用的人,也并不是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只要你养活了自己,也就是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创造力。学校就是为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基的。

做人,要做真实的人,要做有用的人。是什么,就是什么。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做什么,就尽力去做,使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自己的用处得以实现。真实的人最快乐,有用的人最有

价值。有名的人不一定有用,有用的人不一定出名。

三、反思当今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育人的实质在于提高人生价值,这是现代教育的特质。受过教育的人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正如有些哲学家、教育家所论述的那样,其区别之大,好比一块石头和石雕艺术一样。石头只有经过艺术加工才能变成有价值的艺术品,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有价值的人。教育对于提高人的价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教育活动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活动,就是要满足主体发展自身的需要,教育过程就是逐步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

那么,怎样通过教育提高人的价值呢?

(一) 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

教育者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提出种种共同的要求,并采取种种教育措施,开各种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首先达到最近的要求——最近发展区。当受教育者达到这一要求,有了一定进步的时侯,他就应当受到肯定、赞扬。然后,又给它提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同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开展教育活动。以此循环,这样受教育者更有信心地继续努力,去实现更高的要求,争取更大的进步。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个过程就是教育活动辩证地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的价值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 在实践中体验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观并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个人凭空设计的,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乡逐步形成的。从个体的观念的形成来说,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在童年、少年时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比较幼稚的感受上,未能形成比较明确的人生价值观。然而,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从小引导少年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从切身的感受中体验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利益服务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逐步引导他们从小立志,改造社会,振兴中华。在青年和成年时期,大多数人都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人生价值观,但这种价值观又在人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总而言之,科学的人生哲理应当是:进取的人生,乐观的人生,奋斗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有所作为的人生,有所贡献的人生。

(三) 树立终身教育价值观

传统观念中,谈到教育与人的关系时,往往只重视一定年龄阶段的教育,而忽视了整个人生的教育需要。目前国际上正在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按照社会和人生的需要设计的,是根据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加以安排的。一般把三种年龄结构分别纳入三种教育体系:

1、青少年儿童时期的学校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中、小、幼教育)和专业教育(大、中专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转向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人。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发展的需要,

人生教育篇二:人生与教育的思考

人生与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自由 孤独 逃避 依赖 生活态度 人生境界

摘要: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迷茫,孤独寂寞焦躁不安导致人格异化,自杀、虐待、围观、哗众取宠等现象引人深思。究竟应当追寻怎样的人生境界才不会迷失自我,教育为此又该做些什么?

人们总是在思考:人是什么?我是谁?你是谁?当人认识并且界定自己的自然本性,在自然序列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后,又会坠入新的谜团,不断地攀登人性的高峰,企图在这茫茫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存在。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变更,这些关于人的思考掉入了一个个更为扑朔迷离的复杂环境中,许多人迷失了。生存问题越来越严峻,而关于死亡,孤独,奴役,自由,自我认同的存在问题也越来越迷茫。

“烟尘和单调使它们失去了线条和色彩,一切我都感觉到了,凭着一种共同的节拍,但是奇怪,我唯独不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存在。我自己的存在,仿佛丛树与星群,或者由于习惯,对自己已成的定局,再没有力量关怀??”在这个工业化社会,人们像是“生活”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盒子,有时候忽然会觉得活的很没“自我”,会出现短暂的迷失感。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频繁上演,可以解释为是社会问题,社会压力过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但许多青少年也在迷茫中企图自杀,这又该如何解释呢?香港交友社区Facebook突然有人发起集体自杀的邀请。有网友建立“我要练习自杀”群组,只邀请青少年加入这个所谓的自杀者报名行列,已经有超过180多名自愿报名者,准备在圣诞节前集体自杀,甚至有一名香港中学女生,已经准备跳楼轻生?? 我们的教育到底教给了孩子什么?教育除了教授给他们生存的知识及技巧,更应该不断引导和帮助他们思考存在问题。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放眼网络,充斥着芙蓉姐姐凤姐们的身影,这种人物哗众取宠竟也有滋有味的红到了现在,除了看

到网络的包容性更应该看到追捧这些关注这些的人有多无聊与空虚。虐猫虐兔事件层出不穷的上演,群众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各种异化了的人格光怪陆离地生存在这个不正常的社会。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来,一步步摆脱大自然的控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当处于大自然的约束之下虽不自由可是非常安全。人渴望成为独立的主体,渴望摆脱自己所依附的力量,而逃避自由恰恰是因为获得自由的人,感受到自由带来的孤独和焦虑。在步入大学这个自由的国度之前,我们经历了严酷而黑暗的高中三年,那个时候我们没时间没心情没自由,期盼着自由地大学生活,渴望摆脱黑暗无望的高中。即使痛苦却也总有希望,相信曙光就在眼前。当我们真正得到渴望已久的自由,却更孤独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在手不知如何是好。孤独彷徨,满腹怀疑和焦虑,驱策着我们产生新的屈从,以至于作出被迫的,不明智的行动。从人类社会产生直至当代,自由进程始终是这样走来的。一个单独个体的心理历程也是如此,不断循环,摆脱束缚——陷入孤独,焦虑——走向服从,重新处于不自由境地。人们在思考自由时往往只注重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即注重摆脱外在的束缚,却忽略自身内在的束缚。

弗洛姆认为,人在获得自由之后,要么前进到积极的自由之中,通过爱和工作建立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联,这样做既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也不会损害自身的完整性;要么是当受到孤独,焦虑重压时,放弃自由,退回到依附状态,以此克服孤独感。后一条道路是逃避,是逃避自由,逃避自由所带来的责任,即使摆脱了压迫,却摆脱不了在压迫面前的渺小,软弱无力,无助,孤独感。身虽自由,心不自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处于这种“心不自由”的状态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样的欢欣快乐的自由状态又岂是人人都可在历经磨难后能感受到的?

对此,教育者应当思考,教育所面的的对象心理状态如何,最需要什么去支持他们积极地奋斗一生。人们在自然面前似乎越来越强大了,然而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盘古开天辟地前,宇宙洪荒,一片混沌,这个时候的他有力量有信心去面对。当新天地到来以后,他却无法面对这样一个供自己掌控的新世界,于是,他在孤独焦虑中死去了。

教育者应当发挥的作用就是在教会他开天辟地打破枷锁的同时,也要教会他如何去面对随之而来的新世界,面对自由带来的孤独感。

面对外在的环境,很多人选择逃避,选择结束生命,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依赖他人。在弗洛姆看来,这也是逃避的一种方式,如屈从或控制他人的欲求就是把自己与新的外物相结合,以获取自己所缺乏的力量,寻求第二个靠山替自己承担某种责任。如受虐狂和施虐狂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就其心理而言都是想要逃避不堪忍受的孤独。受虐者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显示他们的卑微,无能为力,无足轻重借此自我贬低,他们情愿屈从外在的力量,他们不想承担责任,不想坚持自己的见解,不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个人无法支配和控制。施虐者则主动去伤害别人,从受虐者身上去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施虐者最大的依赖性。在炒得沸沸扬扬的虐待动物案中,据一些媒体记者和热心网民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不管是“虐兔女”还是“虐猫女”,竟然都是出自同一个组织(网站)之手,其背后更是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网站通过拍摄这些虐杀小动物的图片,供少数有变态心理需求的人点击观看,而且还制作成光碟,卖到国外去谋利。这种“心理变态”的“围观”不也是施虐者的一种表现形式吗? 通过目击其他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来获得满足感寻求自己的存在。心理虚弱到如此地步,教育者难道不该反思一下教育究竟该如何定位吗?

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把这些事件的过失全都归结在教育上是不公平的,但教育也并不是完全没错。由于教育知识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得形象存在着理论缺陷,因而建立在它们基础上的教育理论和事件传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体制之下,培育出来的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关系支离破碎,难以协调,说一套做一套,多了世故的圆滑,少了正义的冲(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人生教育)动,要么得过且过地活着,要么悲观厌世地颓废着。在这种混乱的价值观体系下,当代人应如何树立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

弗洛姆认为生活态度的选择得思考to be还是to have的问题。幸福并不在于他能胜过别人,并不在于他的力量他的意识,以及它能够侵占,掠夺和杀害别人。这样的人生观就是物质地活着,物质地占

有。世界上之所以有一些人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精神的自由,甘愿屈从于权势,蝇营狗苟地活着,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持“占有”的生活态度。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你想占有,你首先就得被占有。当你物质地活着时,你自己、你的物质、你的精神、你的人格、你的生活、你的一切都成为物质的牺牲品。如此一来,又谈何独立呢?想着去占有,自然会有占有不了的事和物,那个时候就会感到自身的渺小,苍白无力,以及无穷无尽的孤独。选择逃避不仅仅是逃避责任,也是逃避内心熊熊燃烧的欲望,逃避欲望带来的人生第七苦——求不得。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不满足,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反害了卿卿性命”。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按照弗洛姆的看法,to be 的生存方式的前提是:“独立,自由和具有批判的理性。其主要特征就是积极主动地生存。这种主动性说的不是那种外在的、躯体的活动,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内心的活动,是创造性的运用人的力量。”“主动、理性、自由、幸福、快乐和自我完善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因而符合人性”to be看重的是健康的人格和个人意志的自由,不为外在的物质所限制,随心所欲,追寻理性与自由。追寻理性,正如道家、佛教以及尼采的人生境界学说那样,都强调对现有文化价值的批判,超越或重构,建立符合自己的理性世界,是一种自我、独立的世界。只要内心世界强大,信念坚定,有良性的人生追求,又怎么会孤独、脆弱以至于人格异化呢?

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更有境界。“境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愿意生活于其中的“状态”。那么,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才是让人愿意生活其中的呢?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

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重要的是,个人如何选择确立自己所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并持之以恒地追寻下去。

教育应该将人生境界问题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致力于强化人们不断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起提升人生境界的信心,并激励和引导他们不断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 许合平、朱士群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弗洛姆 《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杜丽燕 尚新建 《回归自我——20世纪西方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 华夏出版社

石中英 《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生教育篇三:人生与教育

人生与教育

回首以往二十余年的岁月,仿佛如白驹过隙般从我眼前一跃而过。黄发垂髫时,满山遍野奔跑的欢悦,夜幕下眺望母亲时的无助,做错事时面对父母责问时的惊恐.......每一幅画面都还历历在目。每次考试时快速的心跳,都仿佛还能感受到。学校的一花一木,都仿佛还在我的记忆里。高考失意时的泪珠也仿佛还在我的脸上,湿湿的,咸咸的。虽然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与亲切,但却已经成为一去不复返的过往。近日再次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感触颇深。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谁能告诉我,我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七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指尖滑落,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我得到了什么呢?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奋斗呀,挣扎呀,伤心呀,失落呀,到头来也不过是赤裸裸的回去罢了。但不能平的是,我为什么要这白白的走一遭呀。

每当失落之时,每当狂欢过后,每当繁华逝去,我都会无比的伤感与惆怅,我都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徘徊在孤寂的林荫道上,默默地问自己:我为什么是人?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我为什么长成这样?我为什么有两个鼻子,两个眼睛?我为什么开心?我为什么哭泣?我为什么要活着?我为什么要吃饭,要睡觉?我得到了什么?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与价值......这些问题困扰着我,我找不到答案。说实话,我的爸爸妈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不懂这些大道理,他们只关心我冷着没,饿着没,我生病没,我考试考了多少分,我在学

校好好学习没。老师关心的则是学生的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不管你是什么性格,什么脾气,什么态度,什么心理,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没有人在意你心理,没有人关心你青春期的困惑与迷茫。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直到大学,我一直都在读书,都在学习,都在考试,都在学校里呆着。我的世界仿佛就只有读书与学习。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在我们农村,仿佛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农村人都把读书当成是“鲫鱼跳农门”。从小被灌输这种正统思想的我,一直都是乖乖的,听话的好孩子,感觉就没有什么青春的叛逆期。从小就励志要考大学,虽然当时连大学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想想,以前的我真的好傻好天真。思想幼稚,学习方法也错误。如果我当时是另外一种态度与心态,另外一种观念与价值,或许我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零九年的时候,我差十分上重点线,我不知道当时我为什么那么固执,一定要考什么什么大学。一零年我差五分上重点线,当时我好像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随便怎么报志愿,随便怎么报专业,感觉心都死了。别人大学报到都全家出动,高高兴兴地。我一个女孩子跨着大包小包一个人就第一次出门,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大学,心里没有一丝激动与憧憬,我不知道未来等待着我的将会是什么。现在想想,我真的好傻。我现在虽然已经在大学校园里,但感觉心里还是空荡荡的,不开心,仿佛是没有根的浮萍。回首过去,不禁反问自己:当初我为什么那么想考大学,为什么我固执的认为不读大学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人生?为什么呢?有时候我会莫名其妙的叹气,我会莫名其妙的流泪,会莫名其妙的伤心。

我喜欢独处,喜欢思考,喜欢自省。我总是问自己,今天为什么开心,为什么激动,为什么哭泣,为什么还活着,我得到了什么,我将要得到什么,我在苦苦挣扎地追求什么,我又为什么拼命地追求着那些东西。

学习让我增加知识,读书使我增长智慧,哲学让我反思人生,教育哲学让我反思教育与人生。在书中我知道了人作为人的存在的绝对存在性,存在的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独特性等基本特征。我知道了人作为人存在的死亡问题,奴役问题,有限问题,孤独问题。我知道了我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应该如何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自己的人生。

我一直反问我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花了人生最宝贵的整整十七年的时间在校园里。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不好回答,其实也挺简单: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这真的是我读了这么久的书的原因。得出这个结论,其实自己感觉也挺凄凉的。小学学习是为了进实验班,初中学习是为了上重点中学,高中学习是为了上名牌大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分了分数。现在上大学了,感觉自己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得到。文科的除了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还有模糊的印象之外,理科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大学是一个秀台,展现你的勇气与才艺,胆识与能力,但我仿佛什么都没有。我什么兴趣都没有,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专业,我不知道我喜欢做什么,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我被一切无形或有形的东西束缚着,约束着,塑造着。

我以前一直以为考上大学就好了,我就可以改变一切,贫穷,

落后,命运。现在,我才发现,我错了。我读的大学,跟我想象的大学完全不一样。中国的大学在经历了市场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等改革之后,千军万马过的不再是独木桥,大学也不再是从前的大学,我不知道是该悲伤,还是该庆幸。庆幸的是我有机会上大学,悲伤的是我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我不知道大学中国的大学究竟学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大学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但在中国目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里,有这样的教育么?没有,中国太缺乏真正的教育、缺乏真正的大学了!我们回溯历史,看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张载曾如此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以后,这句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这样的学者?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这样的教授和博导?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勤勤勉勉求学的大学生呀?在这么一个逐利的社会里,究竟还有多少中国人会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我们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老子》、《论语》、《大学》、《金刚经》、《资治通鉴》等等,这些经典的遗产我们继承了么?

显然,答案我们都知道:几乎没有。中国的社会太浮躁,中国的教育太浮躁,中国的大学生太浮躁。当我们辛辛苦苦,花了十二年,

甚至更长的时间考进大学之后,我们就理所当然地,心安理得的懈怠了。当大学成为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当代的大学生有多少具有理想主义与独立精神。灵魂空虚,精神缺乏,游戏人生。男生在一起打游戏,女生在一起看韩剧,男女在一起花前月下谈恋爱。大学里可以看见多少努力学习的身影,可以听见多少琅琅读书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通常是这样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晚上十一点过后,本来应该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是的大学寝室却仿佛才活了过来,男生熬夜打游戏,女生熬夜看电影,整日在游戏和电影中蹉跎这这宝贵的青春岁月。我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虽然身处其中,能够看见这里面的污垢与虚度,但可悲的是,我也是那千千万万“混大学”,“混文凭”中的一员。我虽然从不打游戏,从来没耍朋友,但我仍然没有在大学里面真真正正的学习。因为没有约束,因为没有监督,所以可以放任自流。名其曰在读大学,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每个月伸手向父母要钱,可惜我真的愧对父母,更愧对自己,愧对自己的青春。爸爸妈妈对我都抱有极大的期望,他们以为我读大学跟读高中一样辛苦,一样起早睡晚,可惜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大学生活是个什么样子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