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矿区_矿区的冬天

  通往井陉矿区的307国道上,灰尘和粉尘混杂在一起。国道两边是光秃秃的山,山谷间架设着纵横交错的电缆,山坡上有水泥厂、石灰厂和电厂,巨大的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塑料袋等垃圾横飞于路边,山脚散落着灰头土脸的村庄。每个路过的人都能看出工业化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影响。
  井陉矿区是石家庄七大市辖区之一,也是距离核心城区最远的一个辖区。
  这是一个百年矿区。1898年,当地人张凤起获得开矿权,次年和德国人汉纳根合资开办井陉煤矿――汉纳根曾先后在李鸿章、袁世凯手下任职。井陉自古就有“北方最良煤田” 之称,不少人垂涎这里的黑色财富。那个时期的著名人物――慈禧、德璀琳、李鸿章、袁世凯、曹琨、阎锡山、段祺瑞、冯国璋和张作霖等,都曾染指矿区。“七七事变”后,矿区落入日本人之手。
  1945年,国民党政府接手矿区。解放后,井陉煤田成为新中国的主力煤矿之一。但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资源逐年减少,80年代进入衰退期。如今,即使在矿区最繁华的商业街,你也能感受到贾樟柯电影里那种闭塞小城镇的气氛。这里和所有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面临环境恶化、转型难的问题。年轻人没有多少出路,只有离开。
  街边一位十几岁的小伙子戴着耳机,听着英文歌,头发据他说是自己挑染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年轻人总是喜欢追逐潮流、怀揣梦想。哪怕街道是黑黢黢的,哪怕空气中弥漫着焦化厂的味道,哪怕梦想总有一天会被击碎。
  一位78岁的退休老矿工念叨着共产党的好,对每月一千多的退休金感到相当满意,“老了干不动了还给钱,要是日本人,早咔嚓了。”同时做了个砍头的手势。他说的是矿区著名的“万人坑”,那是日本人治下残酷的历史遗迹。如今“万人坑”遗址上已建起纪念馆,里面仍可看到触目惊心的累累白骨,那是46000多名矿工的遗骨,他们大多死于矿难或日军的非人虐待。
  并非历史悠久的地方都值得羡慕。人们在这里采掘资源,留下的是满目疮痍。这让人想起山西的煤老板,据说他们不在当地买房,而是拿着在这里赚得的财富到别处生活。对只能生活在此地的人而言,冬天似乎从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