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城市里的“拆弹部队”] 拆弹部队百度百科

  虽然每年都要回收2000吨未爆炸的二战弹药,但要彻底清除,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对德国的年轻人来说,二战和纳粹是上辈人的事,早已远去。但是很多德国人无法接受的事实是,今天他们依然生活在炸弹上。
  2011年春天,在柏林以南45公里的勃兰登堡树林深处,爆破专家们聚集在一个半埋在土里的生锈圆柱体周围。爆破专家拉尔夫?基施尼克一眼就认出,这是法国制造的220毫米炮弹。基施尼克是一位德国老兵,曾在克罗地亚和索马里服役,经验丰富。他认为,这颗炸弹的保险丝非常不稳定,轻微的振动都有可能令其爆炸。
  虽然基施尼克早已退役,但是他依然没有失去冒险的兴趣。所以45岁的他又加入了KMBD――这是一个德国政府下属的战争遗留武器处理部门,主要负责挖掘和处理二战时期留下来的未爆炸的炸弹、地雷和其他军需品。
  基施尼克和他的团队用金属探测器勘测的正是二战末期最重要的战场温斯多夫。1945年4月下旬,苏联红军对德国第九国防军发起攻击,苏联红军的坦克和火箭炮消灭了成千上万的德国士兵。
  直到2010年秋以前,位于密林深处的战场还保持着原样。不过2010年当地林业部门要砍伐一些林木,因此想到请基施尼克来清理这片地区。基施尼克的团队发现了很多锈迹斑斑的战争遗迹:手榴弹、子弹依然上膛的卡宾枪还有佩剑。至于那颗法国生产的炮弹,基施尼克判断这是一战时从法国缴获的,结果在二战最绝望的时刻用在了这里。
  因为这颗炸弹太危险了,无法移动,基施尼克决定就地引爆。所有人都撤离到500米之外。拆弹专家按动按钮,几秒钟后,森林中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德国平均每年回收2000吨未爆炸的弹药,提醒今天的德国人战争的残酷。这些爆炸物有东线战场上英美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也有两德统一后苏联军事基地里遗留的弹药。德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大兴土木,原东德地区也发展起来,所以发现二战未爆炸物的新闻越来越多。
  2009年4月,柏林博物馆修缮过程中发现了一个100多公斤重的炸弹,市中心因此戒严几个小时,总理默克尔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公寓,直到警报解除之后才能回家。
  KMBD和其他拆弹部队的工作也越来越危险了。因为时间太久,这些弹药的引信变得越来越脆弱。2010年6月,在哥廷根一座在建游乐场的工地上,KMBD的专家们试图拆掉一颗重500公斤的炸弹的引信,结果意外爆炸,当场炸死了3名拆弹专家,6人重伤。
  遗留炸弹最多的地方是奥拉宁堡,这里曾经是德国的战斗机制造厂、党卫队的军火库、去往东线的铁路枢纽,同时也是希特勒的原子弹研究基地。1944~1945年,盟军在此投下1万颗炸弹。几乎所有盟军炸弹都装备有延迟雷管,换句话说,这些炸弹会在任何时间爆炸。美国人和英国人这么做是为了尽量延缓当地军事设施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自1991年以来,德国人使用英美军方提供的地图,已经清除了159颗未爆炸的炸弹,但是估计还有350~400颗炸弹埋在这个城市地下。要彻底清除这些隐患,仅靠这一代德国人很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