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散文

北大散文篇一:北大bbs上的一篇文章,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人: lorain (诚荩), 信区: Love

标 题: 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3月30日22:48:4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初恋,总是带着很多美好的遗憾。相识十多年,一见钟情,各自单相思暗恋多年。异地, 差距,相信,勇气,心血来潮就会去一座城,恋一个人。曾一起流浪在一个安静的小镇, 单纯地想多年以后,头发花白还可以一起看流水。六年暗恋,一年半异地相伴,没有过什 么承诺,期待过,失落过,也欢喜着,憧憬着。有争吵不满,也有担忧关爱,说过不要一 冲动就说分开,所以分手也让他深思熟虑了好久吧。满满的都是记忆的盒子,没有像他说 的用来求婚,只是用来结束。一页页翻过,回忆也翻过,一个人走了太久,眼泪就没有了 。没有太多挣扎,也没有再去挽留,终究为了一个误会,而这个终究又成了错误。很长的 时光里,我活在误会里,带着些不甘心,让误会成了现实。那年除夕,钟声想起,习惯地 给他拨电话,听各自世界烟火繁华,听不到各自呼吸,原来已经远了。我们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习惯了温暖。不再是恋人,三年以后,我想自己找到了一份细水长流的爱,不那么 炽热,不那么心血来潮,不那么浪漫,呵,老夫老妻的感觉。初恋,爱过,争取过,挫败 了,没有遗憾,没有怨怼,成了知己,似乎才真的找到了彼此的位置,当然也有不圆满, 祈愿我可以早日带上祝福来到你的婚礼,坐在前女友那桌。

--

琴有独钟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21.169]

回文章

快速回复

回信给作者

转载

转寄

lorain

文章数: 58

积分: 2.6

等级: 野兔

原创分: 3

发信人: sliorveen (笠璺|碎玉|冷暖自知), 信区: Love

标 题: Re: 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3月30日23:12:51 星期一), 转信

【 在 lorain (诚荩)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恋,总是带着很多美好的遗憾。相识十多年,一见钟情,各自单相思暗恋多年。异地, : 差距,相信,勇气,心血来潮就会去一座城,恋一个人。曾一起流浪在一个安静的小镇, : 单纯地想多年以后,头发花白还可以一起看流水。六年暗恋,一年半异地相伴,没有过什 : 么承诺,期待过,失落过,也欢喜着,憧憬着。有争吵不满,也有担忧关爱,说过不要一 : 冲动就说分开,所以分手也让他深思熟虑了好久吧。满满的都是记忆的盒子,没有像他说

: 的用来求婚,只是用来结束。一页页翻过,回忆也翻过,一个人走了太久,眼泪就没有了 : 。没有太多挣扎,也没有再去挽留,终究为了一个误会,而这个终究又成了错误。很长的 : 时光里,我活在误会里,带着些不甘心,让误会成了现实。那年除夕,钟声想起,习惯地 : 给他拨电话,听各自世界烟火繁华,听不到各自呼吸,原来已经远了。我们什么都没有说 : ,只是习惯了温暖。不再是恋人,三年以后,我想自己找到了一份细水长流的爱,不那么 : ...........................

--

你可以找到的最旧的收音机,94年!

你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电影,111年!

你可以闻到的最老的香水,117年!

你可以触摸到的最老的钢琴,两个世纪!

你可以听到的最陈的情歌,每天!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238.246]

回文章

快速回复

回信给作者

转载

转寄

sliorveen

文章数: 6684

积分: 6.9

等级: 铁板牛柳

原创分: 12

发信人: shaoyifeng (狂拽不羁逗小逗), 信区: Love

标 题: Re: 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3月31日00:08:2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你在说他会有一桌前女友么。。。。恋爱总是让人惋惜。。世界上很多事总不能那么圆满 。。愿楼主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 在 lorain (诚荩)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恋,总是带着很多美好的遗憾。相识十多年,一见钟情,各自单相思暗恋多年。异地, : 差距,相信,勇气,心血来潮就会去一座城,恋一个人。曾一起流浪在一个安静的小镇, : 单纯地想多年以后,头发花白还可以一起看流水。六年暗恋,一年半异地相伴,没有过什 : 么承诺,期待过,失落过,也欢喜着,憧憬着。有争吵不满,也有担忧关爱,说过不要一 : 冲动就说分开,所以分手也让他深思熟虑了好久吧。满满的都是记忆的盒子,没有像他说 : 的用来求婚,只是用来结束。一页页翻过,回忆也翻过,一个人走了太久,眼泪就没有了 : 。没有太多挣扎,也没有再去挽留,终究为了一个误会,而这个终究又成了错误。很长的 : 时光里,我活在误会里,带着些不甘心,让误会成了现实。那年除夕,钟声想起,习惯地 : 给他拨电话,听各自世界烟火繁华,听不到各自呼吸,原来已经远了。我们什么都没有说

: ,只是习惯了温暖。不再是恋人,三年以后,我想自己找到了一份细水长流的爱,不那么 : ...........................

--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窗帘藏却了星光。远窗下更深的镜子,是否照出了愁颜。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58.196.160.102]

回文章

快速回复

回信给作者

转载

转寄

shaoyifeng

文章数: 42

积分: 0.9

等级: 剑客

原创分: 0

发信人: lorain (诚荩), 信区: Love

标 题: Re: 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3月31日00:28:5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在 shaoyifeng (狂拽不羁逗小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说他会有一桌前女友么。。。。恋爱总是让人惋惜。。世界上很多事总不能那么圆满 : 。。愿楼主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估计那桌只有两个人吧。。。分开三年了,偶尔问候,他一直都只和自行车恋爱吧。

--

琴有独钟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21.86]

回文章

快速回复

回信给作者

转载

转寄

lorain

文章数: 58

积分: 2.6

等级: 野兔

原创分: 3

发信人: lorain (诚荩), 信区: Love

标 题: Re: 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3月31日00:47:1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其实,只是看到这个版有个帖子问初恋要多久才能忘怀,就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感到如此 幸运,没有太多遗憾伤害,更多的是温暖祝福。初恋,如果分开了,你就只能温柔祝福, 而此刻或者未来陪伴你的那个人才值得你更加珍惜。我并非拖泥带水的人,后来也有过一 段短暂的荒谬的时候,之后就跟陌生人无异。只有温柔待你的才值得你记住。初恋,分开 以后,没有想过再复合,起初并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尊重了他的选择,相信他并不比我轻 松。后来他总是骑行去好多地方,没有再恋爱过。而我,两年后,幸运地等来了我的那个 他,不炽热却悠然的感情,更适合未来的路。初恋,我们后来再见,曾说,有一天各为人 父母,彼此或许就像亲人一样了。

--

琴有独钟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21.86]

回文章

快速回复

回信给作者

转载

转寄

lorain

文章数: 58

积分: 2.6

等级: 野兔

原创分: 3

发信人: sliorveen (笠璺|碎玉|冷暖自知), 信区: Love

标 题: Re: 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3月31日00:50:34 星期二), 转信

欢迎有空多来写文XD

【 在 lorain (诚荩)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只是看到这个版有个帖子问初恋要多久才能忘怀,就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感到如此 : 幸运,没有太多遗憾伤害,更多的是温暖祝福。初恋,如果分开了,你就只能温柔祝福, : 而此刻或者未来陪伴你的那个人才值得你更加珍惜。我并非拖泥带水的人,后来也有过一 : 段短暂的荒谬的时候,之后就跟陌生人无异。只有温柔待你的才值得你记住。初恋,分开 : 以后,没有想过再复合,起初并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尊重了他的选择,相信他并不比我轻 : 松。后来他总是骑行去好多地方,没有再恋爱过。而我,两年后,幸运地等来了我的那个 : 他,不炽热却悠然的感情,更适合未来的路。初恋,我们后来再见,曾说,有一天各为人 : 父母,彼此或许就像亲人一样了。

--

你可以找到的最旧的收音机,94年!

你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电影,111年!

你可以闻到

北大散文

的最老的香水,117年!

你可以触摸到的最老的钢琴,两个世纪!

你可以听到的最陈的情歌,每天!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238.246]

回文章

快速回复

回信给作者

转载

转寄

sliorveen

文章数: 6684

积分: 6.9

等级: 铁板牛柳

原创分: 12

发信人: BCG (十五), 信区: Love

标 题: Re: 初恋,相识多年,各自爱恋,但依旧温暖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5年03月31日01:47:4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我极其阴差阳错得参加了她的婚礼

我都不知道竟然会去参加

因为彼此失联已有4年整

但真的在那场婚礼上 我看到了他们现下的幸福 真心地满是高兴和祝福 那场婚礼好大的 心理变化 觉得善良若她 应得世间一切美好

【 在 lorain (诚荩)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那桌只有两个人吧。。。分开三年了,偶尔问候,他一直都只和自行车恋爱吧。

--

发自我的 ibdwm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61.148.242.32]

回文章

快速回复

回信给作者

北大散文篇二:北大中文四老和清华国文四老

“北大中文四老”

季镇淮、吴组缃、王瑶、林庚并称“北大中文四老”。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享年97岁。

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2004年,他还牵头组建了北大诗歌中心,并担任主任。

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

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

他说自己是“教书为业,心在创作”,先是诗人,后是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初院系调整

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对于学生来说,他是出色的诗歌启蒙者和文学引路人。

在唐诗研究方面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燕园三老

指的是北大的张中行、季羡林和金克木,都是很了不起的学者(此三人与邓广铭合称“未

名四老”)。

北大“未名四老”之一 国学大师张中行季羡林在燕园曾经住着4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

1

木、邓广铭、张中行。人称“未名四老”。

1.季羡林: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简明东方文学史》、主要译著:译自德文的有马克思著《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剧《沙恭达罗》等。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2.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原名张璇,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有《负暄琐话》、《流年碎影》等。张中行研究国学,逻辑学、哲学,不仅思索老庄、孔孟、佛学,而且研究罗素、培根。

清华国学四导师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梁启超幼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

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梁启

2

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

他一生著述宏富,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称完

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人。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治学理念: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作品有《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

3.王国维,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中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

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重要成就: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作品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间词》与《人间词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3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

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

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

《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4.赵元任: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所长吕叔湘称赞他以现代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给中国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补充作家知识

1.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

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4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一生中的一份重要之作,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散文《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影响很大。

2.莫言: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

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

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1]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透明的红萝卜》、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

作品风格:(1)幻觉现实主义。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说:“我们用的词是hallucinationary realism,而避免使用'magic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已经过时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莫言和拉美文学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ionary realism)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

5

北大散文篇三:北大男神讲作文

本文作者蝌蚪尧为民大附中2013级6班学习委员,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考作文49.5分,海淀期末、一模作文满分。 近日很高兴听到几位“新鲜出炉的高三狗”问我该如何写作高考语文作文的问题。看到高三的学弟学妹学习热情高我很开心,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更让我自喜。

先来介绍一下我的高考作文血泪史。刚入高中时,深受初中三段式作文套路迫害的我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老师说我的作文言之无物,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结构、更谈不上文章的“格”。我记得在分班后的第一篇习作受到表扬后,我的名字在作文的光荣榜上便销声匿迹。幸而在每篇作文的面批和自己的乱打乱撞中,我渐入佳境般找到了语文考试中作文的感觉。到了高三,我开始擅长写作考场作文。在海淀区的四次统一考试(作文全区统一阅卷并且为双评取平均分)中,我的作文共取得两次满分,并在高考中拿到49.5的分数(满分50)。这个逆袭的过程并不是在炫耀,只是想告诉大家,即使已经到了高三,作文成绩还是非常有可能有大的提高的。 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与学校老师讲解有任何出入,以老师为准,笔者参加的为北京的高考,作文评判标准可能存在区域差异,请读者酌情参考。 高考语文作文占总分的1/3,应该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拿理科来讲,有时候作文上的差距可能就是数学的最后一整道简答题。首先要明白,高考作文的评判并不等于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所以请不要拿自己的文学偏好去写考场作文。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阅卷过程中每一篇作文得到的时间都十分有限,虽然有完善的双评等评分系统和标准,但如果写出一篇隐晦或荒诞派的文章,被埋没甚至误判的可能非常大,因此笔者建议虽然创新值得提倡,考试中还应以稳妥为准。 注:本文不谈及写作思路,有了足够的累积与尝试,思路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局限于方法论反而会限制以后对作文的思考。 先来看一篇考场上真实的文章。这是海淀期末的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国度。 从哪吒传奇到《山海经》,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从孟母三迁、塞翁失马到亡羊补牢??我们用故事教人忠直与正义,教人智慧与勇气。古人将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寓于一个个浅近动人的故事中,直到它们妇孺皆知,代代相传。然而,中国故事的声音在世界舞台上似乎愈发疏离难辨,或许它是在回归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当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在各地的荧幕上映,你是否不解那个耳熟能详的木兰代父从军故事如何成了美国制造?当充满唯美色彩与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在世界范围深受追捧,你是否惊诧我们的国宝与功夫竟成为了人家的主角。与其说别人掠夺中国故事题材,不如审视自身查找症结所在。最近上映的国产动画《大圣归来》,在技术与动画创新上广受好评,然而当你走进影院观看,却不禁汗颜,我们津津乐道的悟空,怎么只有这般干涸枯燥的剧情?并非是我们没有故事,而是中国人越来越丧失了讲好故事的能力。几年前,一本纪实文学《看见》刷新了人们对新闻的认识。看似枯燥的新闻纪实,在柴静细腻的文字下却显得真实动人、丰盈充实。沉醉于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柴静在序言里告诉了我们讲好故事的秘诀:去关注人。反观她的故事,每在动情处无一不是人心深处的热爱、善良与韧性使我们动容。她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打开了人心的锁,让故事汩汩流入。海德格尔说:“故乡位于大地的中央。”这是说乡愁,亦是在讲故事。我们记忆深处的故事,无一不带有淡淡的乡愁的味道,我们是在那一个个故事中认识这个世界的。某种意义上讲是故事构建了我们的故乡。也正因如此,乡愁便是一个时间而非空间的概念,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是人心本善的童年时光。莫言的乡土文学能让全世界的人们为之动容,大概也是因为他的立足表为故乡,实际上则是人性的软弱与坚强。

尽管文化差异巨大,但人心向善的本性相同。一个来自异域的故事唯有唤醒你内心的善良与真诚,才会让人动情,才会使人顿觉那是似曾相识的、童年与故乡的味道。中国的故事从未褪色,使我们追求创新技术的脚步掩盖了它最朴素却珍贵的美。恰如《舌尖上的中国》用中国之味打动世界,当中国故事走上回归之路,去聚焦人心最柔软的感动与善良之时,中国故事必将在茶香琴韵中赢得世界的喝彩。 讲好中国故事,便是让故事回到故乡。 这篇作文是笔者在考场30分钟完成的,并获得满分。时间的仓促加上写作本身的不成熟,文章有很多问题与漏洞,然而作为一篇取得高分的考场作文,我想借此文与各位一同分享我写作的“套路”。

1、举例无新旧雅俗之分,在恰当精妙处见高下。 对于大部分高三同学来说,再去阅读一本本厚重的文学书籍不是一件划得来的事情。然而同学们大多有一种倾向:认为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新颖的、自己不熟悉的例子越多,就认为这篇文章内涵越丰富、越有含金量。由此就会有同学刻意去找一些小众的素材,进而在作文中出现拗口的外国名字,不熟悉的实例。当然如果真的有积累、有了解,不必刻意避讳这些名称的出现,而对于大多数积累不是很丰富的同学,我的经验是举例不在于它有多么小众、有多么华丽的名称,更不会因为其为考场上流传已久的例子而让文章掉价。 评判一个例子好坏的标准在于它是否精当地符合你要阐述的主题。比如上文中第七段所举的莫言一例,不可谓不俗气。这篇文章写作时间是在2016年,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2012年,那么莫言在作文场上至少已活跃的4年的时间,一定跟阅卷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什么还可以在文章中大胆的使用呢?可见如果例子举得恰切,让阅卷老师知道你不是无话可说、不是生搬硬套,他(她)会更欣赏你对一个寻常事件的深入或独特见解。另外,文学的例子要比NBA、科学家、引力波等更受语文阅卷老师的青睐。尽量不要写太多其他科目的内容,也许那会唤起阅卷老师某个痛苦的回忆。 同时,一个事例在不同主题的文章中,被利用的方向也要有所区别。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例,在对于设立“李太白文学奖”的讨论与思考的话题作文中,莫言与诺奖可以用来说明真正好的文学是不在于它被评判的背景文化的,通过这个事例来阐释文学的普适性而反驳设立“李太白文学奖”来增强我国文化建设的观点。而在对中国创造的讨论类作文中,莫言可以让我们清楚中国创造的生长点可以扎根于我们忽视的乡村文化,在中国乡村血液中流淌的丰富人性也可以在世界市场找到受众。而在本文中用来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莫言则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去分析他所讲的“中国故事”为何成功。 因此,在积累事例的过程中,我们反而要选取尽量丰满的人物和事件,因为他身上有更多的挖掘点。只有你了解他更多,才能将他用得更生动灵活。这也就要求大家在积累过程中不可死记硬背写好的一段叙述事例的话,而是要将事例拆分成一个一个的元素,这样不但在应用时可以更加灵活、有详略,同时你会不自主的将不同的事例按照他们的共同元素建立联系,面对不同的作文题目,更容易触发你的灵感。 举例还应注重详略。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一般都兼具相似事件的堆叠和个别事例的剖析。还是以上文为例,在一开始,笔者使用了哪吒传奇、山海经、西游记、三国演义、孟母三迁、塞翁失马、亡羊补牢几个名词。它们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故事的代表,因此文中只写出名称而不展开,反而给人一种排山倒海而来之感。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既包含了正义、忠直、勇敢、智慧等各个方面,又为印证中国不缺乏故事而是讲故事的能力提供了事实基础。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在“李太白文学奖”的作文中。文章一开头笔者便反驳:如果因为弘扬中国文学而设立“李太白

文学奖”,那是否还要设立“张衡科学奖”、“李时珍医学奖”呢?这样的举例方式可以说是笔者作文开篇几段的万金油。它不但可以给文章以阔大的格局,让老师知道你不缺例子,同时在你举出这些例子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对文章中心话题做出的一系列类比,这个过程会让你更清楚你要说明白的是什么,甚至会启发你新的灵感与观点。后文中《看见》与莫言两个事例则是相对详细的剖析,这是文章的主体,必不可少。注意选择恰当而不是看似高端的事例,有所侧重的剖析会为文章的可读性增色不少。

2、考场写作如何用出“洪荒之力”?积累是关键。 相信很多同学在经历北京高考模式的语文试卷后(尤其是海淀区的模拟考试),都会觉得150分钟的时间只用来完成基础部分都是情理之中,更谈何作文。在高三的几次模拟中,我和我的同学经常都是用不到三十分钟甚至只有十五分钟来完成一篇考场作文的审题、构思与写作的。这样的写作时间恐怕是你要像抄写东西一样一刻不停的写才可能完成规定的字数。因此有很多同学会感叹平时具有写出一篇构思精巧的文章的能力,可到了考场,连写够字数都是问题,又谈何构思呢?在跟同学分享短时写作文的经验时,我曾说我考场作文不是现场写的,而类似于原文默写。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原文默写。认真读文章的读者会质疑,前面你不是说不能死记硬背写好的例子,而是要灵活应用吗,这与你现在讲的原文默写自相矛盾啊。其实不然,例子灵活应用是对的,原文默写也是对的。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一个例子进入脑海到呈现在试卷上一段完整有 逻辑的作文需要经历几个过程: 首先你想到了一个可以用在作文中的例子,你将它列举在作文题目下。第二步你在想这个例子中包含什么内容,该如何用这个例子,侧重说哪方面。现在时间差不多过去了一分钟,你很着急地开始动笔。以上文《看见》一段为例,现在你脑中的是一堆零碎的词汇,《看见》、柴静、讲故事,还有,时间不够了。你开始组织语言,想一些形容词,想逻辑。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能将这个例子阐述清楚有重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对于“刷新”“真实动人、丰盈充实”“人心深处的热爱、善良与韧性”“动容”“汩汩流入”这样慢动作的词汇,又怎么会在考场上写出呢?这些就是我默写的内容,我在记忆例子的过程中给它一些使用背景,并且尤其思考一下适合的形容词和动词,这些都是和事例紧密相连的,这样无论时间怎么紧迫,你都可以很流畅的叙述出整个事件。而阅卷老师面对这些词汇,面对一个侧重题目的新鲜叙述,怎么能想到你用了不到半小时写完了这篇文章呢? 对于面对作文无话可说的同学,也应该在积累上多下功夫。 让我们来看上文中“撑场面”的一段分析。 海德格尔说:“故乡位于大地的中央。”这是说乡愁,亦是在讲故事。我们记忆深处的故事,无一不带有淡淡的乡愁的味道,我们是在那一个个故事中认识这个世界的。某种意义上讲是故事构建了我们的故乡。也正因如此,乡愁便是一个时间而非空间的概念,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是人心本善的童年时光。 毫无疑问当阅卷老师很快速的扫过,看到你提到海德格尔,并且将讲故事与时空概念联系起来,他会不会在心里偷偷为你献上膝盖呢?其实他料想不到,在笔者的积累本上有一篇张清华的文章《暮雨乡愁》。 其中有一段话: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

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看过这样一段话后,再写出上一段“撑场面”的论述就简单了很多?那么问题来了,高三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又怎么能积累到更多这样的素材呢。实际上这并不是笔者课外阅读的收获,而是一片散文阅读题。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于优秀的素材有一些感知的能力。比如当你读到“乡愁”的字眼,当你看到文章中引用的诗句时,你就应该明白,这样的文章是你斩获阅卷老师芳心的利器。他们在你的作文中看到诗句看到乡愁这种文艺范儿的字眼就像肉食动物在青菜中看到一块脂肪饱满的烤肉。而恰巧语文老师会经常找这样特点的散文来做阅读训练。我的经验是将它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相比粘贴的方法,或许这样显得稍微耗时,但一举多得:你在抄写的时候可以体会写作时的节奏,如何长短句交错,如何夹叙夹议;同时在抄写过程中你会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变成手写版后,你可以感受到每个部分的比重大小,对文章的逻辑也会有更好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你抄写一遍后,也许无法背诵整个文章,但对于文中提及的元素,你已经是熟记于心。在考场上当你想起海德格尔的那句话,就会自然地想到乡愁,想到时间与空间的辩证。这样的积累达到个五六篇,考场上其实就是大作家在帮你写作文了。 同时,对于高三的你来说,课本也是语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因为课本上都是高质量的经过精挑细选留下的文字,它是最好的反应中文语言习惯和中国审美的材料。笔者自己在高三时经常翻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这本教材,在课堂上,你可能只是跟着老师了解了其中的某些篇目,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它的具体内容。因此,这些虽然是课内的内容,但如果你能在考场作文中写出一句两句,也一定会让老师认为你是一个文学积累丰富的好学生。同时,古诗文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你熟记《春江花月夜》后,等你在构思景物描写,你写出的便是贴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江天一色”的中国式美景。在我的积累本上还有过人民日报一段这样的评论:“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庖丁解牛,何以能做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卖油翁,何以能做到“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用现在的话说,就在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达成“专一行”的成就,靠的是日复一日对专业技能的细心钻研,从简单掌握转而游刃有余,再从驾轻就熟实现“目无全牛”。 这些便能使你论述现代大国工匠精神时也能展现出你的古文积累和语言的干练。与其浏览市面上各色各样的杂志,不如将时间分给人民日报这样官方媒体的评论,它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冰冷,其中有很多干练的、文采斐然的素材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使用,更重要的是,它宣传的正是高考要求的价值导向和时事热点。 素材的积累只是局限在寻找素材的一个

时间段内,其实生活中很多素材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中的灵感触发。平时听到的歌词可以在考试中让你写出文艺而凝练的语句,看到满地金黄的银杏落叶可以提醒你,这便是金秋的模样,春晚上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也成为了笔者打开高考作文的正确姿势。那些让你觉得美好的事物,也会让其他人动容,素材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需要强调的是,素材的积累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分冗杂的素材累积可能会让我们在考场上难以抉择,或是造成记忆上的困难。笔者自己的素材积累本只有20页,而真正背诵的内容只有14页左右,看似不少,实际上这样不需要严格记忆的内容还是非常容易被大脑接受的。利用高三上半学期的时间建立一个自己的积累本,在下学期的一次次模考中就是你炫富的时候。

3、注意语言质量,留心文章节奏。 所谓语言质量,就是你语言的叙述方式。在高三我和我的一位小伙伴经常讨论一些写过的作文,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论证思路相似的文章,一个好的叙述方式可以让文章显得升格不少。同样的一件事情,该用怎样的句式让文章显得更生动、简洁?笔者也只是高中语文的学习者,对于专业知识没有了解,但经过几次讨论后我们发现,尽量多的名词叠加,要比动词更显得书面化。在文章中尽量减少“我”的使用,尝试用其他叙述顺序去替换,并尝试去习惯一种你喜欢的叙述方式。坚持下来,再动笔时便不用刻意去思考,而是将这种叙述方式内化为习惯,自然地写出更“语文”的句子。这样说太抽象了,我的建议是找一些自己欣赏的作品,尽量是风格一致而且你是喜欢这种风格不光是它的陈述对象的文章,多阅读多体会,可以思考如果让你来说出这些意思,你会怎样说,比较你和他的差别,一般就可以找到提升自己语言风格的突破口,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也是一种放松的好方式。 还有一种很好的提高语言质量的方式:把自己想象成纪录片的配音者,或者是故事的讲述者。(那个熟悉的声音: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时,我们可以在心里默默读出自己写的内容,给它一个或平缓或激昂的语气语调,像是在给一部影视作品写旁白稿,这样的方式可以辅助自己写出更有文学色彩的话。比如文章开篇: 中国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国度。从哪吒传奇到《山海经》,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从孟母三迁、塞翁失马到亡羊补牢??我们用故事教人忠直与正义,教人智慧与勇气。古人将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寓于一个个浅近动人的故事中,直到它们妇孺皆知,代代相传。 从大到小的叙述可以让文章不失恢弘之感,这样的假设也可以让自己不由自主地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叙述问题。这样你写出的话与“我认为”一类的议论文便有明显的差别:后者阐述的是年轻学生自己的观点,而前者讲述的是一个个事实,毋庸置疑。 事例积累和选择上都有了自己的“套路”后,可以说作文已经提高了很多。想冲击更高的分数,不妨尝试注意文章的节奏。我们听流行音乐时会发现有非常明显的主歌副歌的分别,旋律的缓急、演唱者情绪的投入都是有节奏的。作为情感的表达方式,作文也可以效仿这种方式。用电脑或者大屏幕移动设备阅读的读者不妨去留意一下笔者一开始给的文章中例子的分布。从一开始的堆积,到后面每两行一个,再到后面的成段论述,并且两个详细举例中加一小段道理分析,这样写到试卷上后可以让老师不自觉的觉得你的作文是有结构的,给人一种可以顺畅呼吸的感觉。当然这是在你文章质量得到保证后锦上添花的一种提升方式,不必刻意追求。能做到这样固然不错,但是也要看临场的感觉和事例的安排。可能不是所有老师都会有看考场作文整体结构的习惯。 最后,字迹清楚整洁很重要,美观会加分;字数够很重要,到850字左右对于满分很重要。 首先感谢能认真读到此处的读者,笔者相信也祝福你的作文可以冲击满分。 以上仅是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