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升值时,日本人怎么生活】 参加日本人的婚礼时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料理自己的生活?不妨看看中国的近邻日本是怎么在本国货币升值时过日子的。      本国货币升值会怎样影响家庭开支?人们期待能有个简单明快的答复,但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
  日本战后以来有过四次大规模日元升值期:浮动汇率制过渡期、第二次石油危机期、泡沫经济期、世界金融危机后。前三次是在经济长期上升期间,后一次是在经济长期停滞期,人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
  
  日本人的经历值得学习
  
  1973年日元汇率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20%以上,加上列岛改造热潮引发的地价上升和石油危机后企业趁机抬价,引起了人们抢购、囤积日用商品的风潮,许多与石油无关商品也成了抢购对象。导致当年消费者物价上升23%,史称“狂乱物价”。
  于是,政府为抑制物价而提高利率,反而抑制了企业设备投资,导致了景气夭折,1974年日本GDP出现战后首次负增长,高速增长时代结束。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后的1977、1978年,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升至200比1,也引起高通货膨胀率。
  此时,日本经济处于长期上升期,就业率虽高,人们的收入偏低,工资和社会福利保障都有待提高。因此,生活必需品的涨价造成了普遍的恐惧,第一次石油危机时,超市中连厕纸、洗衣剂都脱销了。
  1985年的广场协议带来了又一次大规模、长时期日元升值。多国干预汇率升值、大规模追加基础建设投资、长期的低利率、个人所得税大幅度降低,造成了空前宽松的金融环境。证券、银行、政府房贷机构也将贷款目标对准了个人,全力以赴鼓动个人投资。此外,各大报纷纷增辟理财栏目、各种金融杂志和金融商品分析家、房地产交易评论家大量出现,全力煽动个人从事房地产、金融交易。投资商品价格飞涨,也把人们的投机心理推向了顶点。
  这一阶段,个人购房、炒股、购买有价证券成了个人资产防卫的主流,后来的灾难也因此而起。很多泡沫经济崩溃时被套住的个人投资者,直到今天尚未解套。这与时下的中国有颇多相似之处。
  日元升值当然也大大促进了出国旅游和世界名牌商品的销售,美国也趁势在1988年12月对日本人实施了短期旅行免签制度,日本去海外旅行人数开始大幅度增加。在世界各地抢购名牌的日本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世界名牌的厂商也开始进军日本。
  
  富人日子好过,穷人家计艰难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100日元至140日元之间。但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后,尽管美元、欧元一跌再跌,日元汇率却一路攀升,如今此后一直徘徊在80~85日元之间。
  由于各国政府在反复实施诱导政策时,唯独对日元采取了抵消式购买,日元陷入一种“被动的坚挺”。
  网民认为,日本没有未来,停滞、没有投资魅力。但停滞是意味着没有剧烈变动,长期有风险,短期却安定。在其他地区发生危机时,日本作为避难地还是不赖的。日本国债短期内不会贬损,还有利息可拿,真不错。
  面临萧条、停滞、老龄化社会等种种不利因素的日本消费市场真可谓波澜不惊,人们冷静地坚守着日常支出警戒线。政府经济政策谋求的刺激消费效果被无情地抵消。香烟涨价虽引起部分囤积,但紧接着是几个月销量下跌和几多烟民戒烟。更换数码电视的政府补助金一停止,数码电视销量马上下跌,还连带了整个零售业的销量。
  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年金制度也面临危机。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领钱者日多,交钱人日少。政府年金机构虽采取了推后支付期、减少支付额的措施,但也降低了年金魅力,不愿交年金款的人越来越多。个人计划未来生活成为趋势。于是,家计咨询行业应运而生,帮助个人理财、搞清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将房贷、保险、税金等支付项目与各种金融资产等收入项目加以重新组合,制定保证未来生活的家庭收支计划,是其主要服务。
  对于今天的日本,日元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到海外花钱感觉不错,进口品价格也会降低。但年轻人就业和储蓄的偏低,导致了20岁左右人口海外旅行的减少。
  升值也表明日本工资水平偏高,会导致今后部分行业雇用调整和收入下降,看起来又有人要倒霉了。有钱人可尽享升值好处以贡献于家庭收支,花钱于国外也能减少促进升值要素。但家庭收入较少的人、以后数年会有孩子教育等大型支出的人,却无法享受升值好处,不能不勒紧腰带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