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癫 [“我们这么疯颠,记者姐姐喜不喜欢呢”]

     接到两个营员的电话,我先是纠结了一下,想起社领导“要与营员交朋友,成为他们的一员,才能既在采访业务中抓到‘活鱼’,同时让乡亲时刻感受到温暖”的嘱咐,我很快就决定下来,先汇报领导,只要领导同意,不管多晚,我都要陪着营员朋友们完成“探访”南锣鼓巷的心愿。
  得到领导首肯后,我便背上相机来到相约的地方见面。天哪!不是两个人!而是6个来自台湾不同地区的“台妹”,在夜幕刚刚升起的时候,就趁着自由活动的间隙,穿着随性的拖鞋,跑到这里来了。
  刚一见面,大家对我抱怨起北京的地铁没有冷气(刚好坐的是老列车)、车里人又多又挤。不过当行走起来,不断看到夜晚街市上的繁华景象时,她们的诸多不快立即一扫而光了。几位小妹一边喝着路边买的奶茶,一边在街上放肆而快乐的喊着,“北京好大好漂亮阿”,“我好爱北京”。惹得马路边上卖莲蓬、葡萄的大爷热情地对她们说,“你们从台湾来啊,欢迎欢迎,我们都是一家人啊”。
  鼓楼大街一转弯的宝钞胡同口,坐落着是著名的“姚记炒肝”。要尝一尝地道的鼓楼小吃,这儿是不二之选,台妹们怎么能放过呢。店中的摆设玲珑又紧凑,古朴的方桌,一溜的长凳,很有老北京的范儿。灌肠、炒肝、豌豆黄、豆皮丝儿、糖拌心里美大家边吃边不忘合影。台南来的简米淑用她这几天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北京腔”向大家“演讲”:“这味儿忒棒了,我们一个个吃的真‘二’!”惹得旁边的顾客和我们一阵大笑
  出了“姚记”,没走多远就进了南锣鼓巷的南口,巷内更多的特色店面让姑娘们更加“疯狂”。面对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几位小妹嘴里面感叹着价格便宜,手里面不停地给台湾的家人挑选礼物,“有些东西,台湾那边见都没见过呢”,“老板,你也要到台湾开店啦,生意一定好到爆哦”。几家店的店主人都笑到合不拢嘴。
  路边摊也令大家有新鲜感的。面对一车子奇形怪状的瓶瓶罐罐,这几位姑娘几乎人手几个杯子,也不在乎带回台湾是否方便,总之拿起来就不放下了。我终于忍不住在一旁边摇头说,“你们这群疯狂的女孩啊”,她们就笑着回应,“记者姐姐好可爱噢,我们这么疯颠,记者姐姐喜不喜欢呢!”
  顺着南锣鼓巷往北走,过了有闻名中外的中央戏剧学院的东棉花胡同不远,就可以来到圆恩寺胡同7号。这里原是清代一位王子的府邸,中西合璧的建筑格局中,既有四合院,又有西式小洋楼,还带有一个很大的花园。据记载,抗战胜利后,这里曾经做过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来北平即下榻于此。有个小妹附着耳朵对我说,“你们将毛主席叫毛爷爷,我们那边称蒋介石作蒋公呢”。原来台湾的“90后”们,并没有都离开历史很远。
  几位台湾小妹已经被北京城中传统和时尚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基调所折服,她们对我说,南锣鼓巷好比台北的西门町,可是又比西门町大气好多。它们都有偏重原创设计的小店和小玩意儿,都有那种涉身其中就如同在挖宝一样的感觉。“我们超喜欢这里的酒吧耶”,一个小妹拽着我的袖子说,“这一个个古色古香的设计,好像是穿越到过去的感觉呢,真的很有味道,真的想再多玩一会儿”。可是腕表上的时针已经指向新的一天了,为了一份在7个人中年纪最长的责任,我不能答应她们其实也算是合理的请求了。
  送她们上计程车的时候,两个小姑娘用大大的熊抱与我道别,上了车还不忘与司机开玩笑。望着远去的车子,我不禁艳羡起这些宝岛来的小妹们那放肆、疯癫中透出的率真和阳光;更为她们对北京城中传统文化气息的那份认同和亲近所感动,想起这次活动主题歌中的内容,海峡两岸文化血脉相亲,“我们的心,从没有海峡的界线,在同一片天空,有着相同的语言”。
  回到岛内的简米淑美眉,第一通电话打来,就回忆起南锣鼓巷超“HIGH翻”的一晚,她说好怀念那晚的小吃,尤其是酸酸的加了麻酱的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