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法治以尊严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据新华社报道,41 岁的北京车主杨晓是愿意较真的人之一。他认为自己停车的地点有停车线,不应被交警贴条,将北京市交管局朝阳某交通大队诉至法庭。经过 2 年 3 次庭审后,终于胜诉。如果仅仅是为 400 元罚单,费这么大劲,可能并不太值得,就如与之对簿公堂的一位交警所说:“有这个时间多陪陪家人不好吗?”但杨晓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只是我个人的私事,我其实挺随和的,但如果牵扯到大家,牵扯到公共利益,我就愿意较真。周围有许多邻居都被贴了条,大家在这儿停了这么多年,怎么突然就违章了,我觉得有必要弄个清楚。” 有评论认为,杨晓的难得之处,在于他明确地区分了“个人的私事”与“公共利益”。家人、邻里、朋友之间,往往是“私事”居多。在这些领域,中国自古以来的智慧,是以律己宽人之道来立身行事。但是在涉及法治时,如果不能“当仁不让”,其实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种“法治冷漠症”。

 对此,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予法治以尊严 杨树点评:其一,你题目没看懂,立意核心没有把握准,这里我们看材料,有一个核心故事:就是这个官司值得不值得打;有一对矛盾主体:就是杨晓和交警队,有一个争论核心:个人打官司意义在于个人还是为了公益。我们通过分析,得出这样结论:作文题目主体是杨晓,作文立意观点是支持杨晓打这个官司,作文立意是为了公共立意,这样的个人官司,我们点赞。

 其二,你这里立意太宽,不好论证,高考作文题目忌讳这种宽泛的立意,法制的尊严就是维护法制的权威,必须进行论点深化,其深化的路径为:

 交警队执法不严导致违规执法——杨晓为了法律的权威——纠正这一违规执法行为——打起这场官司——最后的官司胜利——法律的权威性得到维护。

 因此你的观点修改为:个人打官司纠偏违规执法,让法律更加尊严。

 你立意仓促,论证过程根本没搞清楚这个逻辑路径,也就是立意不清楚,咋论证自己也糊涂,最后能证明啥,也是一地鸡毛,这样作文态度,高考怎么办?应该高度认识到自己在立意上、思维上、作文布局上存在的问题,近期加紧作文训练。争取在疫情后上学前拿下这个难题。

 其三,按照我提出论点,可以采取如下作文结构:

 ——个人官司,即便是性价比不高,但赢了理。

 ——个人官司,也要交警执法更加规范,这是一堂法制教育课。

 ——个人官司,让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声张,维护社会公平秩序,是社会正能量。

 ——个人官司,让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更加和谐和谐,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之字字箴言将“我”与“法”紧密相连,尽言“法”之神圣与“我”之义务。而如今,法律庄严的面纱却时常为人贸然揭开,法治的价值亦总被人轻视践踏,人群似乎齐齐为“法治冷漠症”所拘。顾吾念之,作为公民的我们,应还法治以尊严。

 杨树点评:

 其一,这是李泽厚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文字,应该完整引用这句,其原句为:恒有二者,余畏敬焉。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里引用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要增加译者,避免文言句式,造成老师的误解;其二要完整引用,避免造成语义阉割,影响语义完整性。

 其二,且不说你这里观点问题,这里语言病句非常之多,有点让人不能忍受,“法律面纱——揭开,法制价值——轻视践踏”搭配不当。“人群齐齐为....所拘”口语与书面语交错。“顾吾念之”又是掺杂文言句式,都高三了,面临高考,写作文,还这样任性,满嘴胡诌语言,这是认真的态度吗? 予法治以尊严,体现的是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表现出的“当仁不让”。杨晓,一位普通的市民,因认为自己以及邻里停车处有停车线,于此泊车为交警罚款于法无据,一纸诉状将交通大队告至法庭,经过 2 年 3 次庭审终得胜诉。面对社会的不解,他的回答是“因公共利益而较真”。诚哉斯言,杨晓的较真显然不是为了区区 400 元罚款,其终得胜诉也证明了他并非无事生非之人。在这一拉锯战中,他的社会责任感与法治意识于“较真”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份较真,是对法治的自觉捍卫,不仅保护了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益,亦为来者树立精神榜样,揭示法治为社会负责的现实意义。

 杨树点评:其一,引用材料+提出观点+论证,这是高考议论文的普遍采取的结构,其中引用材料并提出观点,原则在第一段完成,后面二三四段进行论证分析,第五段结合现实进行对照分析,第六段结合自我认识谈自己体会,第七段结尾,照应开头。我发的议论文结构讲义赶紧看。议论文基本原则必须坚守,你这种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行文态度,必须改变。不然,高考有你哭的时候。

 其二,议论文引用材料,必须简述,而不是原封不动搬过来,八百字文章,你这就占了228 字,扒拉掉这些,你能留下什么,必须对引用材料招数,怎么叙述,认真看我写的讲义。

 然而,法治的实施并非一条康庄大道。一如对簿公堂时交警的无奈劝告“有这个时间多陪陪家人不好吗”,连作为法治维护保障的警方也有此“动之以情”之谬论,足见当下社会“情理”于“法理”的碾压式压制。的确,法治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实施带着固有的冰冷无情,其成效也未必如情感般能使人获得即时抚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弃掷一旁。如若事事“高高挂起”,触着“烫手山芋”便可借情理丢弃,法治的意义与其强制性何在?君不见,网红花海三天被毁,游园法则近似摆设,花海盛景一去难返;君不见,航班因“通融”被迫延迟,其间损失无数,肇事者也终惹罚款拘留。于此可见,法治素养的缺失,最终导向的是个体与社会利益的损失。

 杨树点评:要有整体结构,比如总分总结构,分的结构中,采用并列式分论点,对于每个标准段论证,必须围绕分论点展开论证,这段你最后论证的是法制素养的缺失造成的损失,这个法制尊严有什么关系?这种南辕北辙式论证,必须改变。议论文必须观点透亮,结构清晰,论证聚集。论点立起来,就要纲举目张,一切为了论点,一切证明论点,不节外生枝。

 你这是文字旅游,不是认真为文。

 故而,我们需要更强的法治意识。这种意识源于对社会利益与公民自身息息相关的深刻认识,源于对“法无情,却有理”的思索认同,源于对法治对于维护社会利益之不可或缺的认知……于此,我们方能推动公民法治素养从绿皮车时代迈入高铁岁月,终成法治之神圣,社会之安定。

 杨树点评:论点是维护法制尊严,上面论证到法制素养,这里又是法制意识,这种深一脚浅一脚的论证,必须改变, 予法治以尊严,然后,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全篇唯一能得分的,就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