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营商环境现状 县科技助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 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建设步伐,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营商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 2019 年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咸阳市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实施方案》、《咸阳市科技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三原县争创“零投诉”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三原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县科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中省市科技大会、县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和县政府十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简政放权、创新监管、优化服务,聚焦提质增效和经济社会高质发展为突破,以集中解决我县现代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建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区域结构优化聚集为突破,落实科技政策、加强科技服务,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内容 ?(一)聚焦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1.打造一批面向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我县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每年培育新增科技研发中心 2-3 家,鼓励新建研发平台申报各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科技研发中心经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新认定的,在省市奖励的基础上,县财政给予 5 万、3 万元专项经费补助。充分发挥关中协同创新作用,支持组建各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一次性给予 5 万、3 万元的专项经费补助。加强对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政策扶持,鼓励三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供
高水准的专业孵化服务,支持申报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对新认定的省、市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 5 万、3 万元专项经费补助。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化主体参与投资新建一批专业化、创新型孵化器,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吸引县外科技企业孵化器来三原投资建设专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
?2.招引和培育一批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招引面向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专业服务机构,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重点支持县域内面向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拓展与省市高校、研究机构的技术协作体系,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信息咨询、难题诊断、项目策划、知识产权、技术培训等综合服务。全力支持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及西北工业大学等在我县建立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加速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步伐,丰富和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三原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三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作用,建立我县科技资源数据中心,实现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全力推动全县科技资源共享共用。
?(二)聚焦企业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项目培育 ?3.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服务平台向企业集中、创新人才向企业聚集、科技政策向企业集成、创新成果向企业流转,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咸阳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咸阳市瞪羚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和众创空间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创业培育服务,推动围绕三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集聚与发展,发挥三原高新技术企业俱乐部的带动作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的开发活动,增强其吸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在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成果应用主体,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新认定的小巨人企业和瞪羚企业分别给予2 万专项经费补助支持,对当年首次认定和复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 5万、2 万专项经费补助支持,实实在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和“隐形小巨人”企业。
?4.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自主科技创新项目。面向我县主导产业技术瓶颈突破和民
生重大现实需求的技术攻关,要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针对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确保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要优化科技计划项目布局,对全县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军民融合、现代农业、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自主科技研发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要采取无偿资助、经费后补助等财政科技支持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带动全社会更多资金投向科技研发项目,提高全社会 rd 投入强度。强化与省市对接协同创新,围绕技术链、优化资金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省市科技计划的申报,鼓励企业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对获得中省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的企业做好全程对接服务。县政府今年拿出 220 万元安排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并于 2020 年后,每年按照 10%递增。
?5.推动更高水平的创新开放合作。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省市外国专家管理部门对接沟通,推动我县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实效,推动与县外经济实体的技术合作。
?6.加大知识产权补助力度。加快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建设步伐,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成果。认真贯彻《三原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对通过国家专业认证机构认证的企业给予 1 万元的资助; ?对当年获得市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认定的,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分别奖励企业 3 万元、2 万元和 1 万元。全面提升我县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三)聚焦全县产业发展 ?7.突出科技创新集群打造。坚持以三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承载,发挥园区平台优势,技术优势和农副产品产区优势,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研制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园区内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重点打造以“一区两园”为主的工业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形成“锥形”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群,努
力打造大西安装备制造业的零部件供应基地、大西安重要的医药产业原材料供应基地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要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的思路,整合园区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融入渭北工业聚集带,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延伸链条,拓展领域,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全力引进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医药研制、现代商贸物流、特色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三原发展,全面落实我县招商引资“钻石”十条政策,并协助企业争取中省市发改、科技及技改等方面的奖励、扶持、补助和资金支持。
?8.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成长性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组织优势产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化项目,科技计划给予重点扶持,特别是要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县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按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项目,以大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一批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带动力、影响度大、产业化明显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成果转化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突破传统产业重大关键环节的共性技术难题,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的层次。
?(四)聚焦区域创新发展 ?9.提升工业领域创新发展能力。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统领,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承载,促进主导产业向高新区集中、承接产业向园区转移、关联产业在园区配套、产业集群在园区聚集。完善清河食品工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小磨香油产业园、大程食品机械工业园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园区功能配套能力,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支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镇域合作,支持产业跨区域转移和共建产业园区等合作形式,鼓励创新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规划衔接、利益协调、激励约束、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争议解决等机制。
?10.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聚焦生物育种、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保和智能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强协同攻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区域优势,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争取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对省科技厅新认定的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镇分别给予 2 万元、5 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申报市级以上“星创天地”,对于首次认定的中省市“星创天地”的,分别给予 3 万、2 万元、1 万元运行绩效后补助。培育发展共享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五)聚焦科技人才引进培养 ?11.加大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全县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流动、评价、激励机制。面向国内外建立高端人才库,加快智力引进,积极培育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设立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通过改革项目经费管理、人才职称评聘、科技成果转化等瓶颈因素,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的活力。同时鼓励企业在科研立项、成果处置、选人用人等方面创新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源头动力。对企业引进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申报的创新项目重点给予支持,对创新创业人员经办的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并投向市场的首台套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推介。
?12.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中省市相关激励政策,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激励机制,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支持县内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兼职从事科技研发与服务,或离职转化科技成果,从事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或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并确认股权,调动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鼓励科研人才到基层兼职、开展合作研究,开展每年一度的教授、博士、首席工程师进企业、科技特派员进企业、进农村从事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行动,并对满员产业要求和市场需求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落户、住房、福利等方面给予支持。
?13.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要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切实做到为科技人员“松绑”。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出台和修订科研项目、科研资金、科研人员以及出差和因公临时出国境等管理办法,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支持科研项目负责人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落实项目技术路线的决策权,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科
研项目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六)聚焦科技营商环境 ?14.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做好对接服务。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0+3”专项行动方案,聚焦科技政策宣传落实和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关中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鼓励联盟走进“高校”,扩大联盟对外开放程度。积极在农业新品种选育和引进示范、新材料、医药研制、生物提取、食品机械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对接服务,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重点产业发展信息,收集分析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知识产权问题。重点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进行培训指导,并定期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服务。
?15.围绕企业金融需求落实金融惠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系列金融创新产品,满足科技创新不同发展时期的资金需求。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抵押知识产权开展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在科技资源配置、财税等方面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和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劵、中期票据、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协助全县企业开展专利申报,专利示范企业申请工作,补贴企业申报发明专利,集中力量解决企业技术瓶颈。
?三、工作措施 ?16.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努力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科技助企主题,根据各自职责,紧密配合,统筹协调,以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7.强化资金保障。要按照中省市“放管服”和咸阳科技引领社会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及时完善、落实各项支持科技发展的具体政策,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 万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科技人才成长、支持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创新创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激发创新创业创造内生动力。
?18.积极营造氛围。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强化舆论引导,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要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宣传讲解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与技能,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对接。要以企业、机关和基层广大科技人员为对象,组织各种层次的讲习培训活动,加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者培训力度,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推动我县科技创新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