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村事迹材料
在一个村庄坚持慈善,到底能给村庄和村民带来什么?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组织地开展慈善活动,就是要把“钱不论多少、人不分先后”、“个个参与慈善活动、人人奉献一片爱心”的慈善理念,像春雨常常滋润每一个村民的心田,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一个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享幸福的精神家园。
一、乡村文明,筑牢扎实稳定的慈善根基
作为一个生态文明与特色旅游协调发展的乡村,**在着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以村两委成员的实际行动为全村百姓树立标杆,宣传慈善内涵,普及慈善文化,倡导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村民突发急难事件,村两委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进行救助。***贯彻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治行动,让村霸、渔霸、海霸等黑恶势力无处可藏。***村风淳朴、村民集体荣誉感强、村集体经济一直向好发展、村民安居乐业、幸福感不断上升、村屯环境安全稳定等等因素造就了***扎实稳定的慈善根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连十佳旅游示范村、大连市优秀景区、辽宁省旅游专业村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
二、高度重视,营造淳朴浓厚的慈善氛围
***位于,全村现有户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慈善工作,在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着重带领村民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充分将慈善与村务管理、群众文化生活、便民服务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相结合,并切实付诸行动。为了促进***慈
善事业的发展,建设“家庭幸福和睦,邻里友爱和顺,干群融洽和谐,村民互助和善,村风文明向上”的美丽乡村,本着在“村内自主自治,邻里互助互帮,村民自觉参与,社会积极相助”的原则下,***多措并举旨在实现村内人人参与慈善,互相自觉慈善。贯彻落实慈善活动进乡村,设立村民道德讲堂,定期开展活动,以宣讲的方式向村民普及慈善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移风易俗倡导新风活动,创新形式、发挥特色,以同时代共进步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困有所帮”,消灭极端贫困现象,全村上下形成互相帮助,互动慈善,人人慈善的农村慈善文化新风尚。
三、制度健全,开展行之有效的慈善活动
为保障慈善活动切实贴近百姓需求,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在慈善活动上做到工作制度健全,慈善行之有效。在扶贫帮困方面,成立专门的慈善义工队和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村民注册做慈善义工的人数达到 120 余人,在村党总支书记的组织带领下,定期开展学雷锋行动以及慈善义工活动,对需要帮助的家庭或个体进行帮扶,对留守老人和儿童送去及时的温暖与关怀,同时做好记录,坚持“有组织、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的开展形式。在民事纠纷上:***成立民调小组,村书记作为小组负责人,深入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与各类矛盾纠纷,体恤民情,在民事调解工作上,做到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在文艺活动上,***成立了“渔家嫂“文化表演艺术团,自艺术团成立起,开展了走进敬老院送温暖、”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渔家风情节、夏季乘凉晚会等文艺演出 10余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卫生整治工作上,***积极开展“美丽家园“环境整治工作,组织慈善义工定期对辖区内的公路、绿化带、村屯道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每年开展环境整治 30 余次,清理垃圾 150 余吨。在治安工作上,加强治安巡逻,***
驻村民警与居民组长定期对辖区内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确保辖区稳定不出问题。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旅游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利用宅基地置换成三层别墅全力打造高端“渔家乐”、率先完成 11 艘休闲渔船升级改造、建成浮筒码头、争取 300 余万元***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占地 1 万余平方米集游客中心、休闲健身、商铺美食等为一体的休闲广场等等,通过工作制度分明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雷锋常态化、同时也促进慈善行动规范化、常态化。
***在县、镇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正全力打造一个文明向善、发展向好的文明村庄,以实际行动大力促进慈善美丽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贯彻执行的态度实现淳朴浓厚的慈善氛围;以付诸行动取得的成效向全县全社会展示着慈善美丽新农村的建设理念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