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取信 司马迁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 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 民莫敢议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8.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既具,未布 具:写好,具备 B.以明不欺 明:表明
C.行之十年,秦民大说 说:劝说 D.刑其傅公子虔 刑:惩罚,依法惩治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和“恐民之不信”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公将鼓之。 B.王之蔽甚矣。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10.文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 )
A.立木国门,徙者有赏 B.太子犯法,严惩其师
C.商鞅变法,民 之不信 D.乱法之民,迁之于边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2)民怪之,莫敢徙。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