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短文

胡适短文篇一:浅析胡适散文的特色

浅析胡适文章的特色

摘要: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胡适的散文有三大特色,一是明白晓畅,二是以学识见长,三是自然清新。

关键词:胡适 散文特色 明白晓畅 学识见长 自然清新

引言: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在文学领域有多方面的活动和业绩,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有人论及中国现代散文时曾说:“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陈独秀)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也就是说,胡适散文有三大特点,即明白晓畅,以学识见长,自然清新。

一、明白晓畅

“明白晓畅”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1919年8月,一向致力于办通俗白话报刊的李辛白,要创办一个《新生活》周刊,请胡适做一篇短文章,并说道:“老实说,这一篇是借你的名字来做广告的,以后我就不再请你做文章了:你们做的文章,老百姓看不懂。”胡适足足花了一个整天的功夫,删了又删,改了又改,才写成千多字的《新生活》这篇文章,登在创刊号上。过一年多,胡适见着李辛白,问起《新生活》周刊的文章情况,李说:“糟极了!这一年之中,恐怕这只有你那篇文章是老百姓看得懂的!”这篇《新生活》把抽象难说的问题,说得具体、生动、鲜明、通俗明白之极,以至被选入当时各种小说的国语教科书里,成为胡适的文字流传最广的篇章之一。

为了做到明白晓畅,胡适的散文常采取从事实入手,或直接用事实说话的具体写法。《新生活》一文如此;《贞操问题》一文也是因报纸上褒扬“唐烈妇”、“陈烈女殉夫”和“俞氏女守节”等几篇奇文而发的,抓住了现实生活中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事例,因而具体充分地揭露出封建主义的“节烈”观念,是十分野蛮残忍、全无心肝的贞操论。胡适往往善于选取最典型的具体事例来说明问题。如《人权与约法》一文里列举了三件事实,一件是报载国民党三全大会的一项提案“严厉处置反革命分子案”,主张不要证据,凭党委机关的一纸证明即可定罪;

一件是唐山的国民党军队随意拘禁商人,严刑拷问;一件是安徽大学校长受蒋介石召见时,称蒋为“先生”,不称“主席”,而被借口拘捕关押。这就非常具体典型地、令人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国民党的政府、军队以至最高当局侵犯人权的违法行径。这种具体的写法,看来平常,有时又难免“太露”,少含蓄;然而“太露究竟远胜于晦涩”,而且对于“言之无物”的空话病和“不知所云”的晦涩病,是最有效的医方。

在语言上,胡适坚持用白话写作,并尽量采取民众口头的活词汇以及俗语土证等,也是他的文章明白通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老相识”、“旧手脚”、“巴结”、“巴望”、“面长面短”、“米米小的问题”、“做戏无法,出个菩萨”、“见了黑旋风不认得是李逵”、“养个孩子还免不了肚痛”、“不会写字怪笔秃”、“为我心为你心”??等等一类词语,在他的散文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再加叙(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胡适短文)述论说都非常畅达,理气条贯,因而读者易于理解,读起来舒坦畅快。

二、以学识见长

胡适自幼苦读过儒家传统的经史典籍,进新式学堂以后,仍自修“汉学”,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留美学习七年,他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对于西方近代哲学和文学确也下过一番功夫,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博洽的学问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使胡适写作时,能从中外古今的知识海洋中得心应手地选取材料,因而他的散文大多显得很充实丰富。有时,胡适请出黄宗羲老先生来,说学生干政的爱国运动“是三代遗风,是保国的上策,是谋政治清明的唯一方法。有时,他又搬来周亮工的《因树屋书影》,引鹦鹉濡羽救火的故事,表达“我们的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忍袖手旁观,”为国家民族尽一点微力的思想情怀,情辞吻合而恳切。有时,胡适又喜欢请出西方的哲人名士,征引外国的经史掌故。在《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一文中,他叙述达尔文一生多病,每天只能坚持做一点钟工作,却取得科学上如此伟大成绩,来勉励大学毕业生继续坚持读书做学问;他引用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的名言,表述自己既敬爱蔡元培先生,又不能不批评其红学观点的两难心境;他介绍易卜生,为的是宣传写实主义、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精神;他分析日本民族的成功,在“善于模仿”而有创造。这样的事例,在胡适散文中真是不胜枚举。他一生跋涉于书山学海之中,涉猎甚广,博闻而又强记,写作时便能信于拈来,如数家珍,而且运

用得天衣无缝;人们读他的散文也就如入宝山,目不暇接,开卷必有所获了。 胡适散文见识之长,还表现在作品中富于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见解和新方法。他的散文,或抨击封建伦理道理,或赞颂新文化与反孔的健将,或描写军阀专制与保守者脸谱,或追求民主、自由、法治,或呼唤个性解放与人道精神,或针砭国民性弱点,或奖掖扶植文学青年。凡此种种,虽然也有较为浅薄或软弱妥协的成分,但大多数具有反对封建主义、张扬民主科学的积极意义,因而使他的散文呈现前所未有的思想风貌、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三、自然清新

胡适的文章从不堆砌那些华丽陈滥的辞藻,也不为什么义法格套所拘,是所谓“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说的是平平常常的话,全无斧凿的痕迹;然而大巧若拙,细心的读者方能体会其修辞锤炼的苦心。例如《追想胡明复》开头一段:

“宣统二年(1910)七月,我到北京考留美官费,那一天,有人来说,发榜了。我坐了人力车去看榜,到史家胡同时,天已黑了。我拿了车上的灯,从傍底倒看上去(因为我自信我考的很不好),看完了一张榜,没有我的名字,我很失望。看过头上,才知道那一张是‘备取’的榜。我再拿灯照读那‘正取’的榜,仍是倒读上去。看到我的名字了!仔细一看,却是‘胡达’,不是‘胡适’。我再看上去,相隔很近,便是我的姓名了。我抽了一口气,放下灯,仍坐原车回去了,心里却想着,‘那个胡达不知是谁,几乎害我空高兴一场’”!何等平常言语!然而端灯读榜的情景,写得何等生动传神,跌宕有致!不假雕饰,却实在是精心构制锤炼所成,让人觉得一种自然清新的美。

胡适的散文常用比喻,但他的比喻从不用离奇怪诞的物事,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因此显得朴素自然,且往往富于深刻的哲理。如用北京街头的清道夫,来比喻中国思想界“打扫孔渣孔滓尘土”的反孔健将,何等贴切而深刻!(《〈吴虞文录〉序》)用“在别的园地里种出无数的小树,开出了无数可爱的鲜花,”“引起了园地外无数的歌喉,嘹亮的唱,哀怨的唱,美丽的唱,”来象征徐志摩诗歌的影响,何等新鲜而富于诗情!(《追悼志摩》)最有名的是胡适“以脚喻诗”,他说:“我现在回头看我五年来的诗,很象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

血腥气。我现在看这些少年诗人的新诗,也很像那缠过脚的妇人,眼里看着一班天足的女孩子们跳上跳下,心里好不妒羡!”他以当年人们常见的“缠脚”与“放脚”,来比喻摆脱旧诗形式束缚与创造新诗的艰难,以及他们坚持奋斗的精神,真可谓“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妙喻惊人,给人以十分清新而丰厚有力的艺术感染。

胡适短文篇二:作文素材一,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自取的名“适”与字“适之”,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战争离台,著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胡传逝世时胡适尚未满四岁,但胡传已给胡适留下了希望他好好读书的遗

嘱。在胡适的幼年中,虽然父亲不在,但他的母亲冯顺弟时常教导儿子要学习父亲,不要丢脸。所以自胡适懂事起他已经开始学习和了解胡传的思想了。他恪守父亲的训示,追求“以期作圣”的人生目标。可以说,从小时候开始,父亲的影子就一直留在胡适的心中。并且胡适曾在台湾台东跟随过父亲一段时间,他的心里多多少少对台湾存有一些感情。

母亲冯顺弟,安徽省绩溪县人。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母亲极为重视他的教育,对他要求很严。要求他用心学习,认真做人。对人宽容。

论点一:家教(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父母的期望)

个人经历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上庄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

在上海的学堂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扬扬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论点二:机会与才能;抓住机遇)

胡适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照说智慧一流。可是他当初到美国留学时,却被三十多种苹果树难倒,因而改行——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最先是进入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农学院。胡适在康奈尔农学院必须实习各项农事,包括洗马、套车、驾车等,还要下玉米田。胡适对这些还都有兴趣,也可应付,可是到了苹果分类时,胡适却十分烦恼。三十多种苹果,对这些农家出身的学生来说,二三十分钟就可分门别类,弄得一清二楚;

胡适花上了两个半小时,却只能分辨出20种,真是让他十分烦恼。

(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应该学会扬长避短)

胡适是在宣统二年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留美的,因家道中落,美国的农学院可以免学费,故学农以节省学费接济家庭。既被苹果难倒,自知不是学农的料子,便转学历史、文学,后日方得成名,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袁同礼考证过胡适的学位,胡适共得博士学位36个,但胡适自称他有35个。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论点:坚守理想,坚守信念) 1917年(25岁)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论点:创新的精神、勇气、眼光)

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教育学、史学等方面都有建树。

(论点:兴趣的重要性)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论点:自由的精神,怀疑的精神,是创新的起点)

胡适短文篇三:读胡适文章感悟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感悟

偶获一本胡适先生谈治学的书籍,正在读中,颇有感慨。民国时期,胡适先生已经谈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在材料与方法一文中,提到新材料及新工具的重要性。正如先生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方法不仅仅可以用于治学,还可以用于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然而,为何如我,也算接受过中国的一流教育,九十年代初接受了一流大学本科的教育,后又读过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但在处理事情时,却往往是提出假设,然后直接把假设当作结论呢?而在我周围,像我这样的人很多。这种现象可能是有以下原因所造成:1)首先,原因可能还是在自己。虽好读书,但多喜欢读轻松的书。日常生活中,不爱思考,虽喜欢提出问题,但不爱深究答案。2)其次,尚无法确定目前的教育体系如何,但九十年代我所受到的教育好像没有足够的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教学课程往往还是以记忆类为多,思考训练类为少。这可能是教育界人士能力问题。民国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大家,可惜这些大家或去了台湾,或留下来但无法再发挥应有的作用。经过右派、牛棚这些事情,留存下来的教育界人士或人云亦云,或有能力但不再发挥。当然,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原因,或许并不希望高校培养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学生,因而在教材的设计上思考训练类的课程较少。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做事情的结果有很大差异。

有一同事,很优秀,从小在美国受教育,虽然很年轻,但是适应环境能力很强,情商也很高,面对困境能够挣扎出一个新的局面。这位同事所表现出来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又岂能与他从小所受的训练没有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