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创新教育问题探究
摘要: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持续科研创新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存在着诸多制约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成效的因素,造成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容乐观的现实。那么要切实提高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开展各类研究生实践与科研创新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举措,将培养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在对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探索了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033-02
今天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力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而且也是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研究生培养单位应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高校对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创新教育水平不高仍是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至关因素。因此,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创新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找出我国高校当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的症结所在。
1学校层面:教育创新不到位
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变革,教育创新应该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育和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创新、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等方面。但是,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不到位,严重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1.1重知識传授,轻能力培养。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国研究生教学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古老的“讲课——听课——作业——考试”模式;有些课程教学结束后虽不进行考试,要求研究生完成课程论文,但对这种课程论文缺乏创新性,学生的思维僵化,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妨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新思维,研究意识,探索精神的提高。
1.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实践出真知,许许多多创造性的成果都来源于在实践中对所出现的现象反复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见解,获得创造性成果。在我国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研究生教学强调知识的认知,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必然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3重个别培养,轻合作交流。
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培养,因而无论是上课、实验,还是设计、写作,大都是一个人或与少数几个同门“师兄弟”一起完成,学习、生活、研究相对分散、封闭,与其它专业、其它学科研究生交流得很少;即使参与一些集体科研项目,也不是许多人在一起直接协作,而是各自承担一部分后去独立完成的间接协作。同时,研究生本身参加学术活动的意识也不强,再加上不少学校并没有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进行制度上的保证,因而学术交流没有形成一种风气、一种习惯、一种必要的学术生活制度。高校对研究生的这种个别培养和指导以及研究生缺乏学术合作与交流,使得我国研究生既无交流、表达的机会,创新欲望、思想等也不能相互激发,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缓慢。
2学生层面:学习、科研不投入
研究生创新能力不高也有着研究生自身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习、科研不投入。
2.1学习动机不纯。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前的研究生外部干扰小,学习动机比较单纯,进入一个专业就会不遗余力地学好它。而相比当下,多数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那么单纯。读研,更多的可能是为了能够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所以他们入学是为了毕业。这样,导致他们在科研上并不热心,反而更加关注的是各种各样的兼职工作和社会活动。课程及格就好,文章发表了就好,学位论文字数够了就好,至于怎么发表,内容如何,是东拼西凑,还是直接找枪手、托关系,统统不管。他们只等毕业,欲凭借一纸文凭去寻找好的工作平台。这样的学习动机必然不能引发好的学习效果,带动不了研究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科研活动中去,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2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在学校、导师管理研究生的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加强自我管理。现在的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偏年轻化,大多数研究生都是应届毕业直接读研,中间没有过工作经验。这样的研究生从学校到学校,一直处于集体生活中,一直接受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心理结构不够稳定。当他们进入到研究生学习阶段,难以适应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特点。他们往往会失去对学科和专业学习的兴趣,迷失方向。最后,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文化中旧有观念的束缚、受应试教育模式的惯性影响,硕士研究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简单效仿、循规蹈矩;而不敢打破常规解决问题,束缚在以往的思维模式当中,而不去变通、创新。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主体之一,如果连研究生自身都对学习、科研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信心,不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以及科研实践中去,那么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可想而知的。
3社会层面:创新氛围不浓
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我国由于初等教育长期实行应试教育,高等教育长期推行专业教育,创新教育起步较晚,开展得尚不尽如人意。社会为硕士研究生创新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