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认知社会经济关系中劳动关系的重要课程和途径,也是理论经济学相关课程在应用层面的重要补充。通过分析财经类高校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现状,财经类高校的学生特点,提出财经类高校劳动经济学教学改革应从教材的准备、授课的方式、考核的形式以及课堂的延伸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教学改革;财经类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2-0115-03
  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学中具有突出的位置。具体而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就业、工资、人力资本投资、失业、收入分配等。现今,劳动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中最活跃、最热门的学科之一。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劳动经济学也是大部分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有必要针对劳动经济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从而学会对某些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也有助于本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从而提高研究平台,为劳动经济学自身的理论创新打下基础。
  一、劳动经济学的教育目的与现状
  在教学领域,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在院校、师资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我国,较早设立劳动经济学专业的科研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2000年后,随着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市场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发强烈。国内多所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尤其是财经类高校。目前,财经类高校本科生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一般根据教学内容、课时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割,在一学期内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并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测试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该课程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初步了解就业搜寻、收入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基于财经类高校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国内高校的一般做法仍然是选择一本国内或国外的经典教材,分章节进行介绍。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1.在学习劳动经济学之前,学生应该具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两门课的掌握存在明显差异,即学生的经济学基础良莠不齐。在此情况下,如果教师依旧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在教学中一味偏重于理论推导、构建模型,势必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其学习积极性受挫,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材问题。国内的教材一般都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但此类教材的趣味性较弱,对于本科生而言,吸引力不够。对于国外教材而言,那些经典的教材主要是以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而国外经济运行的环境、文化与机制均与我国的现状有较大差异。因此,若完全以国外教材为基础,则很难让学生产生“设身處地”的主观感受,从而很难让他们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大打折扣。
  3.劳动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陈旧,与前沿理论、经济现实结合得少。目前,劳动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我国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市场,例如就业、工资、劳动关系的转变等,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城镇化迅速推进的进程中,劳动者、雇佣者以及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如何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劳动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国内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均有较为深入地分析,这都推进了劳动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但是,本科生劳动经济学课程还停留在基础理论、陈旧理论的介绍上,国际的前沿理论以及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最新研究介绍得太少。[1]
  如上文所述,由于劳动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财经类高校学生特点分析
  财经类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所处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以及就业方向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有很大区别。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对财经类高校劳动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劳动经济学前置课程基础薄弱
  在学习劳动经济学之前,大部分学生关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以微观经济学为例,微观经济学中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理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等内容均是劳动经济学中劳动生产要素理论分析的基础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属于难点,有的学校甚至将其设置为选讲内容。
  (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人文知识丰富
  财经类专业一般是文理兼收专业,从目前的情况看,财经类高校的学生文科生源一般多于理科生源,女生一般多于男生。这样的学生结构与非财经类高校存在明显区别,特别是理工科类学校。学生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具体而言,财经类专业学生一般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劳动经济学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模型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使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特别是在高中偏重文科的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数学基础较弱,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限于财经类高校学生的生源构成以及基础课程的实际学习效果,劳动经济学对于学生而言,依旧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在此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就变得至关重要。对此,结合劳动经济学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紧密联系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现状,特别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果。由此,笔者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