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汇通目标的“外国文学”教学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再侧重于存储知识的传递,而应着力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匯通。外国文学因学科的特殊性,在实现知识体系的汇通方面具有专业优势。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三者的有力协作,教师要注重教学视域的汇通,自觉跨越章节和学科界限;学校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打破单一固化的评价体系;学生应主动完成知识积累,培养问题意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完成知识体系的汇通和教学相长。
关键词: “外国文学” 教学改革 知识体系
高校教育改革已呼吁多年,但少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堂呈“二元对立”状态:教师在台上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学生在台下神情冷漠、无动于衷,结果是你讲你的,我干我的,互不干涉。教学过程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为何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旧有观念和固化的教学模式导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早在20世纪便意识到“传统教师”职能终结的命运,正如他所说的“知识可以转译成计算机语言,传统的教师地位将为电脑记忆库所取代,教师的教学也将委托连接‘传统记忆库’和‘电脑记忆库’的机器,任学生在终端机器前随意使用。”①由此可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应侧重于存储知识的传递,而应着力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汇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探索教学视域的汇通设置、考核的多元化设定、学生知识积累的主动达成等教学新路径,实践证明这种汇通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一、教学视域的汇通性内置
现今中国高校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需要奠定三大基础,以便为进入社会做准备。这三大基础——知识基础、人情基础、社会联系基础——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首先看知识基础,此项基础即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学课程不下20门,虽然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但所获得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如何将学生所获知识变为一个知识系统?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以比较视域有意将知识进行汇通。
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部分高校均在大三阶段开设。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已掌握了语言、文论、中国文学的相关知识,外国文学是打开学生视域、了解世界文学、反观自身的绝好途径。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有意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达到内在性汇通的目的。例如,在讲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美狄亚》的时候,以“痴心女子负心汉”这一文学母题引导学生寻找中外文学史上相似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找到的案例很多,如《诗经》中的名篇《氓》、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戏剧《铡美案》、小仲马的《茶花女》、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当学生发现能将学过的知识和正在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的时候,便有了学习热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体系建构的主动参与者。
除却知识基础之外,学生还要奠定人情基础和社会联系基础。所谓人情基础,即学生走入社会应具备的必要的人情人性素养,而社会联系基础则是学习社会的基本规则和处世之道。后两种基础涉及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和塑造,这就需要教师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使相关知识现实化,让学生学会思考,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讲到“《神曲》与罪感意识”这一专题时,先列举身边的微小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A告知B这项工作没做好的时候,B的直接反应便是寻找借口、推卸责任,进而攻击A的漏洞与缺点,笔者将B的行为与其人格素养相连,指出B属于攻击性人格。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B为何不反思自己却攻击他人?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缺乏罪感意识和内省精神。笔者以此作为当下问题的基点切入对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分析及对但丁《神曲》的介绍,发现详尽的地狱场景的描绘对于人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和规范性,使人不敢堕落。中世纪时期的观念虽剥夺了人的主体意识,但确实可以制止人们的犯罪意念,使人高尚。反观中国,“地狱”观念是很淡薄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都被当做封建迷信被破除。当然授课的目的并不是宣扬宗教思想、地狱观念,而是通过但丁的游历让学生明白人并不像神那般完美无缺,人都会犯错,但是通过受苦和修炼,人是可以达到一个完美境界的。这一道德的自我完善在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可见到承袭痕迹。“基督对彼得说,要永远饶恕一切人,要无数次的饶恕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可以惩罚或者纠正别人”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生活中出现问题、发生矛盾时,不要总是攻击别人、推卸责任,应反观自身、改正错误,达到个人精神提升的目的。笔者在用专题形式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课堂十分专注,这比“一概论、二作家、三作品”的固定公式和“一主题思想、二人物形象、三艺术特点”的千篇一律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教学方法并非局限于专题讨论一种方法,法无定法,关键在于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职能的转变,明确这一点,就应该打开教学视域,尽可能通过探究、发现、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领下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
二、考核体系的多元化设定
教师若想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比较视域的内置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否则教学视域的汇通无法达成。僵化的教学模式源自僵化的考核体系,教学改革倡导多年,但考试形式并未进行任何改变,学生课程学习最终的物质显现形式仍是试卷分数。试卷构成来自于题库中的800道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类型不一的试题,教师在判卷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给分,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针对这样的考试形式,便出现教师让学生拼命地记、学生在考前拼命地背的现象,落得个一场考试终了、所学内容全忘掉的结局。这样的考试形式怎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指责学生功利化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检讨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打破教学模式单一封闭现状的突破口便是实现考查形式的阶段化和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