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国学教育的“课程意识”
一、课程意识与国学教育
在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推进、开展中,因为顶层设计还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与计划,导致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散乱、随意、无序、无检测考评的状态,其效果可想而知。说到底,是缺乏一种明确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国学教育的课程意识,是指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时,能自觉地把国学教育当做一门“课程”来组织与实施。有了明确的课程意识,中小学校就不会觉得国学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就不会随意地去开设国学课程,就不会随意地去设置教学内容,就不会把国学教育作为其他课程教学的补充,或者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点缀,或者是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一个工具、梯子。
现代课程论理论奠基者、美国的泰勒(R.W.Tyler)建构了课程理论的基本构架,他认为,课程论应该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运作:[1]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指向课程的“目标”,(2)指向课程的“内容”,(3)指向课程的“呈现”,即实施的过程、“方法”,(4)指向课程的“评价”。可见,课程是指一种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并且有计划地去实施的、同时也需要就教育效果展开测评的教育活动。
从课程论的角度,钟启泉先生指出:“当代课程研究事实上含括了不可分割的三个层面问题的研究,这就是:(1)课程政策研究;(2)学校课程设计的研究;(3)每个教师的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2]就国学教育来说,我们已经有了教育部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两办”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两个重要政策文件,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相应的更为具体的文件正在陆续推出中,因此,这个“课程政策问题”我们暂时不予阐述。
我们这里重点讨论第二、三个问题(即“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涉及到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这两个重要问题。
二、国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学校课程设计、实施的第一个考虑,当然是“课程目标”问题,就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来说,“文化传承”与“经典育人”是其当然目标。
国学教育的目标不在语言(尽管要以语言为依托)、不在一般的文学知识或常识,而在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其落脚点在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先生说:“国学教育的目的,从最根本上说,是要使教育的对象,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成为一个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君子’”。[3]因此,国学课堂中的经典传授,不在于一般性的语言学习(如文言文的学习),也不在于一般性的古代知识的学习,而在于文言文、古代知识的背后的优秀文化思想。它能够影响现代人的思想和灵魂,对现代人进行一种人格的熏陶,从而影响、雕塑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这也是文化这一精神产品自身的规定性要求:文化的特点是“知行合一”,在于实践。国学关涉的是国人生命素养的根基之学,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谈到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4]这也就是说,国学课堂的教育目标是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中,最重要的是做到“知行合一”,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去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天然含有这种“知行合一”的基因。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在孔子那里,学习文化与人格修养、行为规训是合二为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表示,古代经典诗文既是德育、智育、美育的载体,同时也是本体:以《诗经》为例,它不仅是文学的范畴——形式上表现为古诗词,同时也凝聚着“仁义礼智”的内涵——这就超越了技巧,达到了人格范畴。[5]所以,我们国学课堂的经典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人格、文化生活的养成。
因此,我们的国学课堂不仅要学生“读国学”,更要教学生“用国学”,要告诉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用结合。
三、国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学校课程设计、实施的第二个考虑,是“课程内容”问题。
有部分学校认为:不需要独立的国学教育课程,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渗透”国学教育内容就可以了。关于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先生认为,在中小学仅仅依靠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的做法,“虽用心良苦,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不过聊胜于无而已,依然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他主张“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国家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切”,“因此,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设置成独立的必修科目,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基于课程和教学的系统性,能够进行整体擘划,全局组织,教学的是系统的而非支离破碎的知识,能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目的的实现”。[6]
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上来说,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要选取经典的国学教育书目,关于这一点,已有很多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
2012年9月28日孔子2653年诞辰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其目录如下:
该套教材以“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课程结构经专家组反复研讨、论证,制定了不同年级应掌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深度。如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为孩子們奠定诗词美学基础;高年级段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等;初中阶段则学习《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诸子百家的典籍和思想;高中阶段则进行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在国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学教育作为“课程”在体系上的严密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