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方法


  摘 要: 目前,研究性教学亟须从理念层面转向实践层面。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方法的把握是研究性教学成为一种实践的前提性条件。研究性教学包含习题环节、课程论文环节、开放与互动教学环节及集成教学环节。四个环节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可以打造研究性教学的“完整链”,并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基本环节 教学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元素,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早在1991年就指出:“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者,进而维护民主社会都意义深远。”而我国在新世纪之初就吹响了以“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研究性和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号角。
  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可以说,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对于中学教学的改革、发展及重建,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确实具有前瞻性与适切性。但是,目前这种理念尚未完全运用到实践中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一种实践方法。再好的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力量。在此,我结合中学英语的教学实践谈谈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习题环节:问题的发现
  任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都是始于问题的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教师先教给学生知识点,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地进行操练,这样虽然减少了学生犯错的机会,但是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与培养问题意识。习题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条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应试教育以解题数量和速度为旨归,直接导致了学生追求标准答案的学习心理,出题者费尽心机设置“陷阱”等待学生“自投罗网”。因此,寻求标准答案成为习题环节的中心任务,思维训练已经退出师生的视野。
  研究性教学将应试教学的“出题者的权利”转向“解题者的权利”。设置的题目本身可能非常简化、抽象,题设条件可能是误导的,现实问题未必有现成的或者标准的答案,甚至结果可能是多元的,而学生不但可以质疑题目本身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而且可以修改题目,扩展讨论,并自己判断解答的结果与意义。
  二、课程论文环节:思维逻辑的训练
  课程论文是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展现的核心环节,它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个研究的完整过程,如选题、资料搜集、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等过程。教师应该改变“知识二传手”的做法,在课堂中“倾我所有”将全部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要在课堂讲授中适当“保守”。但是,教师需要细致地启发学生如何形成课题思路、示范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提供论文写作方法指导等。尽管很多教师会感到在提供选题方面“破费思量”,但是,只要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用“逆向思维”来改变维度或组合、移植,从而形成课题。再者,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业余爱好,往往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全面了解学生,就会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给学生提供能展现学生智慧光芒的好课题。也许初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会感到很紧张,担心题目不足或者水准不够,但是随着教师教学的积累,越来越多的选题会成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桥梁”,教师的教学也会越多越得心应手了。
  论文写作中,师生的充分交流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尽量采用一对一的讨论方式与学生讨论立题的正确性、问题的难度和可能的文献,在过程管理中,可以通过面谈或者网络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技术与技巧方面提供帮助。
  三、开放与互动教学环节:知识的拓展
  开放式教学就是要突破教室和课本的局限,将外部世界引进到教学现场,并成为教学的一项内容,开放式教学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外面的精彩世界,更有助于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可以通过四种基本方式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①拓展文献。以使用的教材为基础,列出延伸阅读的一些参考文献,可以分类为经典、专业与通俗三个层次,分类指导阅读,有条件的还可用教学辅助软件的方式列出。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教材的信息往往容易固化,也容易受到教材容量的限制,而互联网使信息的拓展更加便利。比如,中学课本仅对“医疗急救”进行了简单介绍,不够深入,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专业网站进行补充阅读;有课文对泰国的文物古迹进行介绍,但是学生更有兴趣了解泰国的风土人情,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介绍泰国文化的资料,如果学生能阅读当中的1%就可能比老师知道的多,不但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拓展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范围。③新闻报道每天的新闻都会对最新的社会、科技与经济动态进行报道,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新闻报道,在英语课开始之时就可以第一时间在课上通报并作简要介绍,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④开放问题。对一些尚未有结论的问题或尚有争议的问题不要设置为禁区,而是应该充分开放,让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互动中的发挥这些问题的价值,如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现时的“疑难性”,让学生提问、质疑,这些问题或者学生的质疑都可能涉及多种学科或学科分支,在这种质疑与讨论中实际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互动不一定要通过“耳提面授”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学堂来进行,通过网络即时通信工具或者电子邮件进行讨论也非常有效。教师精挑细选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就会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是“裁判”,而是一个“教练”,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与控制节奏,使讨论层层深入,效果极佳。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课程论文报告就是一种绝好的互动方式,这既可以为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提供一种体验,更可以让教师从学生对自己的模仿与借鉴中反观到自己的痕迹,这种论题广泛、学生充分表达、多方互动的报告会,往往充满严肃而又热烈得气氛,其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四、集成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内容选择往往是异常复杂的,如果内容太简单,学生的兴趣就会严重下滑,心理学表明,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有意义。而知识点可以分为独立的和可集成的两个类型,独立的知识点往往不利于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集成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学内容从独立的形态变成集成的形式。当然,知识的集成不是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融合”。常见的集成教学模式是将多个知识点组合成一个案例,表达一些思想,虽然这些独立形态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查到,而这些思想不容易接触或体会到。集合多种知识点的案例,需要学生用一种集合了多种知识点的思想来作出选择。因此,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选择、调度与运用知识点的过程。因此,研究型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遣派和集成知识来形成与表达思想的能力。
  当然,科学的发展性也决定了教学的发展性。教学的发展性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现代化。一些国家已经将课程的更新率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评价指标,甚至将课程内容更新作为一种日常程序。按照国际经验,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一般是4—5年更新一次,而教案或者课堂讲述内容的更新就需要教师从日常教学中进行积累,在适当的时候灵活地补充到教学中去,并达到知识集成的目的。
  研究性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扣的,它们共同打造了完整的研究性教学链。教师把握基本环节与技巧,积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就会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辛志成.论研究性教学[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况迎辉.论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关键要素[J].江苏高教,2010,(5):81-82.
  [3]赵洪.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