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地处遵义市西北部,素有“黔北明珠”之美誉。境内有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3个一级景点,山川秀丽、风光优美,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成绩均居全省前列。赤水市在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又作出了争创贵州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市的战略构想,并于2008年启动,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载体,推进生态建设更快更高发展。
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互动。“保护”和“发展”并不是一对必然矛盾,生态经济的发展,可促进生态和经济两者互动,实现共赢。赤水市委、市政府多年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培育竹产业和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的“两业”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生态经济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和旺盛的后续发展潜力。生态农业基础地位巩固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迅速,一个示范点已获得了“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连续五年施用有机肥年均增幅保持在9%以上,其中利用秸秆年均增幅达20%以上,促进化肥年用量平均削减了9.5%。建成沼气池8575口,农民人均纯收入3068元。生态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黔北20万吨纸浆项目,引领赤水绿色竹产业快速发展,竹产业列入《贵州省“十一五”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赤水竹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正加紧建设,竹加工制品在2007年中国(广州)国际竹藤产业贸易博览会上取得“五金一银”的优异成绩,新锦公司竹地板荣获国家出口免检产品称号,成为贵州唯一获此殊荣的竹产品,金钗牌“赤水山宝”在第四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绿色生态食品――赤水竹笋系列食品成为航空食品,纸业下游产品开发势头强劲,天竹纸业公司年产5万吨高档生活用纸生产线已动工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2003年以来,全市加大了对水电资源的开发建设力度,目前年发电达2.3亿度。大力发展城镇民用天然气,2007年建成两个加气站,短程汽车全部实现天然气代燃油,清洁能源推广应用率达91.2%。生态旅游快速发展。景区基础设施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完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创建成功,丹霞地貌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红色旅游项目争取成功,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项目已评审通过,后续旅游资源有序开发,五柱峰景区正式对外试运营,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7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门票收入3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45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30%和28%。
二是持之以恒生态建设,做到“保护”和“建设”并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仅“保护”是不够的,需要全力以赴进行“建设”。5年共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0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比重由治理前的56.14%下降到了48.61%,土壤侵蚀量减少30.34%,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面积达696.3平方公里。2003年以来,投资近亿元实施了城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个重点项目。在乡镇开展整脏治乱和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到2007年沿河乡镇完成了垃圾填埋或转运设施建设,结束了向赤水河和习水河边倾倒生活垃圾的历史。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投资1200万元,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4%,人均绿化面积达27.6 m2。自2003年启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来,累计关停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13家,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达100%,工业废水排放标率2007年达到了90%以上;常年大气污染指数控制在33~80之间,各项指标稳定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各水域功能区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都保持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4.5分贝以内,水、气、声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各项指标要求。
三是努力培育生态文化,实现观念与行动合一。人的观念是生态建设的关键因素,浓厚的生态文化是培育人们环保生态观念的土壤。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30年来,赤水少出生10万人,可以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赤水人口计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重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多年来,通过“6?5”环境日、水日、植树日、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稳步推进。目前,已创建绿色学校45所,省级绿色社区3个。
四是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做到巩固和提高同步。停步不前是倒退,只有确立更高的目标、找到更好的载体才能做到生态建设的巩固和提高同步。为真正落实“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巩固现有生态基础,提高发展层次,赤水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作出了争创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市的战略构想,并于2008年正式开始启动创建工作。赤水市于1996年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2002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生态创建方面动作较快、起步较早。此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锻造出一支敢打硬战、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建已具有较好基础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禀赋优势突显。经2001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评价表明,生态环境质量EQI指数为78.66,为贵州省唯一处于优良级的县市,创建生态市具备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一是生态资源优良,物种多样。赤水被称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和北纬28度线上一处十分珍贵、难得的物种基因库与珍稀濒危物种种源库。二是淡水资源丰富。境内水资源理论年蕴藏量101亿立方米,年可开发水量资源60.7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高于世界、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属极丰富区。三是森林覆盖率高。全市现有森林面积19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1.36%,竹资源蓄积总量居西南第一。
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已奠定较好基础。2008年正式启动创建工作以来,一是成立了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小组,为加快创建进度提供了重要保证。二是坚持规划先行,为加快创建进度提供了重要前提。三是积极创新思路,把创建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相结合、与培育后续支柱产业相结合。对照《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环发[2007]195号文)标准, 27项指标32个因子中2007年赤水市就有11项指标17个因子达到或接近生态市要求。
做好整体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立足打造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立独具赤水特色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建成一批生态示范乡镇和生态示范村,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把赤水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繁荣、经济发达高效、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生态强市。力争5~7年建成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首先要做好整体环境保护建设的规划,全方面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把赤水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生态市,生态良好的旅游市。其次,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加强污染控制,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节能降耗,推动清洁生产、工艺升级。
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城市园林,优化大气和声环境质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实施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全面退耕,实行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巡查责任制,完善城市应急供水设施。加快推进村镇集中式饮用水处理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农村人畜饮水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村镇饮用水水质。
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原则,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提升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融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原生态生产生活习俗等文化内容,丰富生态旅游文化内涵。
弘扬生态文化。深入挖掘桫椤、竹子、丹霞、瀑布、长征、盐运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培育森林文化、竹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系列生态文化,倡导“诚实守信、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和“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产”的社会价值观,逐步树立绿色GDP理念。制定环保知识普及教育规划,为重大项目、规划、决策做好服务。同时,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生态村,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和“四在农家”活动结合,到2011年“四在农家”创建覆盖率达90%以上。(作者系赤水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