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午13时,此时,离北京奥运会闭幕不到7个小时,中国奥运军团传统优势项目结束后,金牌总数正停在49枚的关口。最后时刻,中国军团能否奇迹般再下一城,突破49枚关口?中国观众们都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中国拳击健儿身上。
13时28分,北京工人体育馆内座无虚席,奥运会男子拳击轻蝇量级(48公斤级)决赛马上开始。万众瞩目之中,双方运动员出场了。走在前面的是蒙古选手塞尔丹巴,他身着蓝色战服,脸上波澜不惊的神色显示:这绝非一位容易应付的对手。
中国拳击运动员邹市明进场了!他着红色战服,金色披风,脚穿金色战靴,红色头盔下的面孔虽然年轻,却显得十分刚毅。他不时活动着腿脚和手臂,动作灵活而又矫健。
几番鏖战,邹市明终于不负众望,打败对手,为中国奥运军团摘得第50枚金牌,实现了中国拳击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看到这个结果,一向自称顽强不喜流泪的邹市明终于按捺不住,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世界上最快的拳击手
2008年8月13日,奥运会男子拳击轻蝇量级(48公斤级)1/16比赛正在进行。这是邹市明本届奥运会的首场比赛,对手是委内瑞拉选手萨拉斯。
萨拉斯比邹市明小两岁,黝黑,敦实,虽然并非什么大腕级选手,却颇有几分“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猛劲儿。果然,比赛一开始,萨拉斯便主动出击,频频向邹市明发起进攻。然而,几个回合下来,萨拉斯不仅总是无法击中邹市明,还被邹市明引得团团转,消耗了不少体力,最后进攻迟缓,破绽渐露,频频挨打,以大比分输给了邹市明。
摘下头盔,萨拉斯不禁摇了摇头,他的眼中满是困惑,似乎还无法理解刚才发生的一切。
萨拉斯并不是第一个为邹市明的独特拳法而头痛的对手。早在2003年曼谷举行的第12届世界拳击锦标赛上,邹市明就凭借快速灵活的步伐、出其不意的进攻,战胜了来自世界头号拳击强国古巴的选手巴雷特米,一举夺得银牌――这在当时是中国自1986年恢复拳击运动以来,在世界锦标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赛后,中国拳击协会副主席常建平感慨万千:“中国拳击能赢古巴,就好比古巴乒乓球战胜我们呀!”
“邹市明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拳击手。”曼谷一役之后,有人这样解释邹市明的成功。对此,邹市明的恩师张传良并不否认。他认为,和以身体优势见长的外国选手不同,邹市明的特点是技术好,速度快,这也正是他屡屡实现中国拳击历史性突破的“秘诀”。
对此,邹市明自己也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亚洲人和欧洲人的身体结构不一样,我们只能打灵巧型速度,我们不像大级别你一拳我一拳,我们几拳出了把点抓完赶快用步伐游走,把点保下来,最后赢这场比赛。”
邹市明神出鬼没的拳法在世界拳击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外国媒体给它起了不少名字,例如“狐狸拳”、“海盗式打法”等等。然而,邹市明觉得这些名称并不准确,“如果要起名字,我觉得应该叫‘红色打法’。”遵义长大的邹市明从小就爱听红军的故事,对红军在遵义“四渡赤水”这一经典战役记忆尤为深刻,“‘四渡赤水’采取的是机动的运动战方针,我的打法也是这样。”
凭借“红色打法”,邹市明在此之后连夺2004年雅典奥运会铜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金牌,并蝉联2005年、2007年两届世锦赛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一开始,邹市明的“红色打法”便再次展示了它的威力。
选择微笑,选择顽强
奥运会不愧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赛事,首场顺利晋级之后,邹市明在1/8决赛上却打得格外艰难。
这场比赛中,邹市明遭遇世锦赛季军法国选手乌巴利的全力抵抗,始终无法找到有效的进攻突破口,双方以3:3战平。最终,邹市明凭借有效总分的微弱优势险胜。
全场哗然。邹市明一直被视为夺取中国拳击首枚奥运金牌的最大希望,今天的赛况却令人大跌眼镜。如果只是邹市明一时状态低迷,倒也没什么;可怕的是,从今天乌巴利采取自己不主动进攻、而是逼邹市明进攻的战术上,人们看出了他对邹市明打法的熟悉和克制!“看来,外国人已经把邹市明研究透了,接下来该怎么打呢?”大家都为邹市明捏了一把汗。
比赛结束后,邹市明和往常一样,分别向现场东、南、西、北方向的观众鞠躬致意,感谢他们观看比赛和为自己加油,然后,静静地离开了赛场。其实,邹市明心里很清楚:今天的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作为世界男子拳击轻蝇量级的领军人物,他早已成为各国运动员研究分析的对象。今日一役,虽然惊险,却给他提了个醒:战术上必须有所调整了。
8月19日晚上19时19分,2008奥运会男子拳击轻蝇量级(48公斤级)1/4决赛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打响。一开场,邹市明就选择主动出击,他那又准又狠的直拳令对手毫无招架之力。最终,邹市明以9:4力克哈萨克斯坦选手扎基波夫,成功晋级四强。由于男子拳击半决赛的负者将不再进行排位赛的争夺,因此,邹市明实际已提前为中国锁定了一枚奥运奖牌。
接下来的半决赛,邹市明越战越勇,以15:0大胜劲敌、爱尔兰选手巴恩斯,历史性地晋级奥运会男子拳击决赛。
工人体育馆沸腾了,中国观众击掌相庆:邹市明关键时刻顶得住压力,真是好样的!
“我是‘顽强’呀!”半决赛结束后,面对摄像机镜头,邹市明调皮地一笑。
那率真而又自信的笑容,令人忆起邹市明的从前:14岁瞒着父母报考遵义体校拳击班,因指间距太短初试即遭淘汰。邹市明正是带着这样的微笑,执着地参加第二次选拔,终于被启蒙教练梁锋发现――是顽强,令先天不足的他敲开了拳击运动之门;18岁时进入国家队,身份是陪练,每天的任务就是挨打,他却很乐意:“能学到新东西”。每晚鼻青脸肿地躺在床上,仍在琢磨别人的拳法和技术时,他想必也是带着这样的微笑吧――是顽强,令他陪练仅一年,就在全国拳击锦标赛上击败了自己陪练的种子选手,正式入选国家队;面对大剂量的训练和严格控制体重的要求,邹市明经常累得瘫倒在地,他却每每笑着鼓励自己:“没有被训练压倒的,只有被自己吓倒的!”――是顽强,让他代表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了奥运会拳击决赛的赛场上。
这是中国人的金牌
决赛场内万众沸腾,人们挥舞着五星红旗,高喊着邹市明的名字为他加油――毕竟,这一刻,中国拳击已等待得太久。
该上场了,邹市明脱下战袍,转过身和教练张传良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便昂首走向对手。
眼前这位对手,邹市明并不陌生。年仅23岁的蒙古选手塞尔丹巴和邹市明已是老对手了,两人此前共交手两次,双方各胜一场。最近一次交手是在2007年亚洲拳击锦标赛上,邹市明在决赛中输给了塞尔丹巴,屈居亚军。这意味着今天的比赛将是一场旗鼓相当的角逐――尤其对邹市明而言,一切并非十拿九稳。
裁判示意比赛正式开始。一开局,双方都没有盲目出击,他们都灵活地移动着步伐,不断相互试探。很快,邹市明率先打破僵局,频频重拳出击,并以1:0领先,结束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第二回合,邹市明一边快速灵活地移动脚步,使得对方根本无法近身,一边继续主动出击,他的组合拳如暴风骤雨,不断落在塞尔丹巴身上。虽然塞尔丹巴显得较为被动,他的移动却也相当敏捷,使得邹市明一直没能再得到有效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邹市明似乎越战越勇,塞尔丹巴却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了。最终,塞尔丹巴因身体原因宣布弃权,邹市明凭借总比分1:0获得冠军。
全场中国观众起立,用掌声伴奏合唱《歌唱祖国》,无数面五星红旗在挥舞,一切正如歌中所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人们振奋,人们自豪,不仅因为这是中国在此次奥运会上夺得的第50枚金牌,更因为邹市明开创了新的历史――中国拳击终于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没有人能说拳击是中国人的“弱势项目”,再没有人可以轻视中国人的拳头。
“这是中国人的金牌!”邹市明身披国旗,呐喊着。欢呼声更热烈了……
家乡的激动和牵挂
邹市明的夺金,改写了贵州人没有奥运金牌的历史。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邹市明所在的市、县党委和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发去了贺电,感谢他为国家增光,为家乡添彩。邹市明家乡绥阳县的群众更是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喜悦万分,并积极筹划着邹市明归来的庆祝事宜。
本刊记者也在第一时间拨通了邹市明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邹妈妈。她首先感谢记者的祝贺,并说,这一次小宝(邹市明小名)实现了他的愿望,因为他以前就下定决心要夺下所有拳击赛事的金牌,而在此之前,他所缺的就是一块奥运会金牌。
“看到小宝实现了梦想,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我真的很高兴,我要好好做一道辣子鸡为小宝庆功!”辣子鸡是邹市明最喜欢的食物。
当记者问邹妈妈想对邹市明说点什么时,邹妈妈沉吟片刻:“我想对他说,儿子,你辛苦了……”话音未落,邹妈妈已泣不成声。
这是一位深爱儿子的母亲,儿子练拳击一开始她并不支持,因为担心儿子受伤。然而,看到儿子是那么的痴迷拳击,邹妈妈和丈夫最终选择了理解和默默支持。10多年来,他们把儿子交给了拳击运动,一家人聚少离多。此前,邹爸爸就告诉记者,即使国家拳击队在贵阳清镇训练,他们也极少去探望儿子,因为“不愿打扰他”。这次拳击队从贵阳出发,出征北京奥运会,老俩口本想和亲友一起去机场给儿子送行,最终也没去,“队领导建议我们不要去,毕竟不是邹市明一个人出征”。虽然时常思念儿子,邹爸爸却没有丝毫怨言,“邹市明在赛场上的表现显示:他越来越成熟了,这让我们很欣慰” 。
“我们等着小宝回来。”邹妈妈告诉记者,她和邹爸爸不会立刻打电话给邹市明,“他还要进行兴奋剂检测、接受采访……我们会等他把这些都处理好了再打电话,我们等他回来。”
放下电话,电视上正好是男子拳击轻蝇量级(48公斤级)颁奖仪式。站在领奖台上的邹市明泪流满面,正如家乡无数牵挂他的父老乡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