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决定,2008年9月至12月,我省选择了60个县(市、区、特区)作为试点单位,首次开展了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共选拔录用了114名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工作。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市(州、地)、试点县(市、区、特区)组织人事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考录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总体看,这项工作领导有力、措施具体、程序严密、宣传到位,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党的十七大指出:“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2007年、2008年中央1号文件对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都作了明确规定。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又专门下发文件,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力度。省委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将这项工作列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十二件实事之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同志在2008年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并专门批示“要认真搞好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少农同志也多次作出批示,指出“做好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既能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干部队伍,改善结构,又是村干部增强积极性的一个机制”。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部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重视源头工程,
鼓励人才到基层锻炼成长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注重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民群众中、在艰苦环境中培养选拔任用干部。近年来,我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断加大上下级机关之间、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交流力度,坚持搞好党建扶贫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建设项目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开展省直有关单位与“经济强县”互派挂职干部工作。二是坚持抓好选调生工作,开展从基层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到省直机关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加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力度。三是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了一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得到加强,为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实践证明,经受过基层锻炼的干部,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也更了解实情,更符合实际。
树立正确导向,
形成干部从基层选拔机制
用人是风向标,用好一个干部,就树立一面旗帜。省委作出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的决定,树立了一个导向: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让安心在基层做事的干部学习上有劲头、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建立了一个机制:格外关注长期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的干部,努力探索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制度。搭建了一个平台:把促进科学发展、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面向基层就业,为他们到新农村建设主战场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创造条件。通过树立正确导向,努力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不断拓展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干部的途径,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后,省、市两级都将建立完善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的制度,在领导班子调整和公开选拔地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等工作中,将加大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进行选拔的力度,各市(州、地)也要逐步增加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到市(州、地)级机关的数量,省、市两级机关招考的公务员中,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比例要逐步提高,继续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进一步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从最基层抓起、从源头上优化党政干部素质和结构,研究建立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党政干部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坚持“阳光”考录,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次考录工作,坚持把扩大民主贯穿始终,除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外,在笔试、面试环节,还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巡考、旁听,进一步落实广大群众对考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次考录工作,录用人数与报考人数比例达到1:17,竞争非常激烈,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和视野,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在借鉴以往公务员考录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对推荐报考人员名单、笔试成绩、面试人员名单、体检人员名单、考察对象名单、拟录用人员名单都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增强考录工作的透明度,让选人用人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民主的形式,公开的渠道,竞争的手段,实现了择优的目的。同时,实行问责制度,加大对各市(州、地)和试点单位招考办的监督、指导力度。这次从2045名报考人员中考录的114名乡镇公务员,大专学历的有38名,占33.3%;大学学历的有13名,占11.4%。35岁以下的有63人,占55.3%;年龄最小的25岁。实践证明,广大群众对这次考录工作是认可的。
创新培训模式,努力为
公务员初任培训提供新示范
这次培训,是我省首次组织的乡镇公务员集中初任培训,创新举措多,亮点纷呈,社会反响强烈。省委组织部创新培训模式,在为期7天的培训中,专门统一组织学员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息烽集中营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举行了贵州省首次公务员宣誓仪式,增强了宗旨意识。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将培训内容分为“政策与业务”、“知识与技能”、“文化与素质”三大模块,邀请领导工作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党的建设、“三农”问题等研究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授课。首次将国防知识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对学员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学员国防意识。培训班采取军事化方式进行管理,省军区还专门选调了5名军事教官帮助工作。强化入学教育,严肃培训纪律,在学员赴贵阳参训前,各市(州、地)都提前对学员进行了行前教育。报到当天晚上,培训班举行入学教育,明确规定学员必须遵守的“十条纪律”,要求学员要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不准请假,不准请人代写心得体会,不准抄袭学习笔记,不准外出应酬,不准在外住宿,等等。实行早、晚点名制度,每天晚上由各组军事教官负责清点本组学员到位情况,作好登记。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安排好学员的食宿,积极为学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南明堂诊所开辟了“学员就医绿色通道”。由于培训期间天气较冷,专门为学员准备了药品、熬制了姜茶,供学员使用,得到学员好评。
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
党的声音、省委的关怀
传达到广大基层干部心坎上
坚持把宣传工作贯穿整个考录工作始终。通过新华社贵州分社、人民日报驻贵州记者站、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电视台、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动员部署、笔试面试、考察考核、初任培训、公务员宣誓等工作中进行了报道。贵州电视台在初任培训期间,专门派出3名记者全程跟踪,对报考人员和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为总结工作,取得经验,对考录工作中形成的资料、图片进行收集整理,还将编印《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实录》。编发20期工作简报,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工作。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中央和省委的这一重大决策,体现了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对基层和生产一线干部的关心,得民心、顺民意,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树立了重视基层、关注基层的导向,对于引导和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成长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今后开展公务员考录工作提供借鉴和示范。(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