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天泰地泰东泰矿业兴泰,下联:国和家和事和政通人和,横批:国泰民安”。当记者看见东泰公司大门两侧赫然显目的这幅对联时,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在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的六盘水300多家煤矿企业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享誉凉都的六盘水市东泰矿业有限公司。上述对联就是由公司董事长杨忠亲自撰写。朴实的言语间蕴含着一个企业朴实而执着的理想与愿景。作为六盘水市非公企业的佼佼者,作为六盘水市煤炭企业的领头羊,东泰的成长见证了六盘水非公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江南煤都”煤炭产业的发展。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共和国百废待兴。跟许多有志青年一样,1977年,杨忠被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79年,杨忠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原水城矿务局小河矿子弟学校一名光荣教师,从此开始了13年的教师生涯。1985年,杨忠走上了校长岗位。
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再一次吹遍神州大地,在心中使命的激励与召唤下,杨忠离开了执教13年之久的讲坛,辞职“下海”,从此开始他的商涯之旅。离开讲坛后,杨忠先后办过工厂、搞过批发、跑过运输,几年的奔波使他深切地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但是坚毅的他始终没有放弃改变自己人生和家乡落后面貌的信念与梦想。1995年,挖到第一桶金的杨忠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创办东风煤矿。通过股东集资方式建立起来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当时可谓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但杨忠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没有贷款支持的情况下,他动员其他股东坚持不分红利,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煤矿安全生产和技术改造上,使煤矿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企业才得以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1998年,企业经过三年的发展,杨忠又决定成立六盘水市东泰矿业有限公司,进一步规范和壮大公司。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到2008年,历经十年发展的东泰企业已初具规模,企业资产超过两亿元,成为六盘水市非公经济一颗璀璨的明星。
从10万元起家一直到今天的东泰企业,其间的酸甜苦辣和风霜雨雪也许只有杨忠才有着深切地体会和感触。而这一切都源自他一个朴实的理想:要想使贫穷落后的家乡摆脱贫困,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走实业发展之路。到2010年,东泰将形成年产原煤100万吨、洗精煤60万吨的规模,实现工业产值5亿元,每年上缴国家税费5000万元,杨忠说,这是东泰的下一个目标。
发展不忘本,致富不忘根。“我的事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首先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同时还得益于我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提到公司的发展,杨忠总是感触颇深。
为了回馈养育东泰的这片土地,为了报答成就东泰的这个时代和社会,为了兑现当初“下海”时的初衷和心愿,杨忠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享受企业的发展成果。多年来,东泰已累计为公益事业投入280多万元。其中2006年,杨忠出资38万元修建钟山区老鹰山镇中坡村的进村公路;2007年出资20万元在驻地社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防队,出资10多万元帮助中坡村进行小河流域治理、建设通组公路和人饮工程,出资35万元修建老年活动中心“泰福园”;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杨忠发动员工积极捐款支援灾区,公司职工捐款7万多元,个人出资10万元购买了大量灾区紧缺的生活物资,并亲自到四川德阳等重灾区看望慰问灾区群众,表达和体现了民营企业家的拳拳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是这方人杰地灵的山水养育了我,是这方蕴藏丰富宝藏的宝地成就了东泰。”杨忠动情地说到,“东泰发展到今天,对我来说,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份事业;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属性来说,东泰也不再属于我个人,它已属于这个社会。东泰的路还很长,责任也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