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微观经营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其根本使命在于为国家创造财富、为社会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其特殊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应承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而理想信念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是一个国家、民族包括国有企业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力量之源和立身之本。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阀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一个人如果动摇和淡化了崇高理想信念,各种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情趣爱好就会偏离方向,甚至走向低俗与堕落,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危害。现阶段,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全党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要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作为国民经济主力军的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强化国有企业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人们的理想信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考量。而担负发展国民经济重任、高扬社会主义大旗,并处于市场经济前沿阵地的国有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轨,逐步实现了由政府附属物向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的转变。其间既要面对自身体制机制建立、调整、完善带来的阵痛,更要面对国内同行和国外先进企业同场竞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承受着深化体制改革、兼并重组、员工下岗分流以及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供求关系和经营环境变化、金融危机爆发等一连串磨砺。
很多国有企业因此抓住了机遇,站稳了脚跟,做强了自己,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有部分国有企业表现出了种种的不适应和不成熟。有的国有企业忽视其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把自身看作纯经济组织,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满足一己利益,选择盲干蛮干,不惜破坏资源环境,甚至滋生腐败,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有的只重视扩大规模甚至乱铺摊子,忽视质的提升,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甚至亏损破产,严重损害国家和员工群众的利益。
与此同时,国企员工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反复性、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有的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抱怀疑态度,不关心政治,对办好国有企业缺乏信心;有的受利益驱使,毅然接受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有的缺乏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个人利益至上,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这些情况严重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国有企业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方向甚至被各种风浪所湮没。为此,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员工群众,发挥着教育引导、宣传动员、解疑释惑、凝聚力量、激励斗志等重要作用,是国有企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其中教育引导是前提。而教育引导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员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企业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么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员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把个人需求进步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兼并重组、应对危机等关系企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更要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强化国有企业理想信念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江泽民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有企业。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主力军、风向标、探路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精神的传承者,总之它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烙印,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具有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所没有的政治属性。必须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确保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这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升。因此,国有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必须把政治思想教育摆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地对国有企业员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教育”,引导员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国有企业员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同时国有企业又带有经济组织的本质属性,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对员工进行“爱企业、爱岗位、爱本职”的“小教育”,强化对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育员工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员工敬业爱岗、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此外,国有企业还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国有企业在为社会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在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企业文化。这些精神产品或者说企业文化,是高尚的还是低俗的,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是企业员工理想信念和精神状态的折射。因此,除了在员工中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及职业教育外,还要对员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诚实守信守法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不断规范员工的言行,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彼此相互关联、互为前提。这就决定了在国有企业员工中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各种教育内容也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互为补充的。把“大教育”融入“小教育”中,在“小教育”中体现和印证“大教育”,使国有企业员工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在企业做一名好员工、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
“真正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只能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单靠感情或利益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靠不住的,也是难于持久的。必须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努力争取员工群众的情感共鸣,赢得员工群众的自觉认知。
首先在内容上,理念信念教育的大方向和主题内容是不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所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处于发展变化当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不会是僵化的、停滞的,它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员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也要用发展的观念、变化的观念来不断充实和丰富学习内容,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与员工的主观意愿、个人进步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常抓常新,不断激发员工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热情,减少厌学心理、应付心理。
其次在方法上,如果仍然固守传统,甚至不看对象,不顾场合,单方面一味说教,势必会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正视员工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包括心理活动等方面表现出的多元、多样、反复、隐蔽等特点。既要考虑员工的普遍需求,也要顾及员工的个别意愿;既要采取传统的课堂灌输,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既要坚持理论教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与建设企业、做好本职有机结合起来,把实现社会价值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创新实践,区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讴歌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真、善、美、人文关怀和道义力量,不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让看似高深的理论变为深受员工欢迎的朴素道理,使理想信念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国有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柱、心灵寄托和目标归宿。(作者单位: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