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妃十六岁 “他才不过八十六岁!”

  在我国的翻译界和翻译教学界有这样一种十分突出的现象,翻译家们整天忙于完成手上的翻译任务,很难有时间坐下来总结自己的实践,升华为理论,用于支持和指导翻译教学。而翻译教学界多数人忙于课堂教学,缺少大量扎实的翻译实践,从而他们的教育显得过于“学院派”。前者一小时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数千字的翻译量,工作几十年译著等身,硕果累累,但要让他们谈谈翻译理论,他们往往寥寥数语,谈不出有多少系统性的东西。而后者可以是出色的教育家,不仅桃李满天下,并且能就一个外文介词潇潇洒洒写出一篇论文,但如果请他们具体翻译一份稿件,速度慢,质量不高是常事。遇到中翻外时,这种情况尤其突出。这就是我国翻译界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最近有幸读到沈苏儒老先生的新作《信达雅漫谈――翻译的最高境界》,不禁眼睛一亮,这不正是一部弥补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之间空白的著作吗?沈老的这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他从事翻译六十多年的经验总结,是用以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型文章,加上题为“信达雅的理论与实践”的前言以及附录部分的四篇文章构成了沈老的翻译理论集。第二部分是他的三十二篇译著摘选,可贵的是每一篇都跟有一篇“译余漫谈”。这部分可以说是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体,既有具体的原文和译文,又通过“译余漫谈”的形式画龙点睛,将三十二种翻译技巧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沈老在“前言”中说,“翻译是一种既艰苦又愉快的工作。”站在翻译者的角度看,情况的确如此。换个角度,对读者来说,好的译文令人赏心悦目,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赶上一篇差的译文,读起来则味同嚼蜡,甚至会被引入歧途。比如说,现在生活中有三件无法回避的事都与翻译质量有特别的关系――读报、看电视和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脑等新技术产品。我常在一些享有高读者群的报纸上的同一篇文章里发现外国的同一个人、同一事件和同一机构出现不同的译文。如果读者比报社的翻译和编辑知识渊博,尚能意识到是翻译出现了错误,否则将其当成两个不同的人,两个不同的事件或两个不同的机构是非常自然的。至于电视上的译文错误或译文质量不高更是家常便饭。经常看到外国电视剧中一个肌肉发达、身强力壮的英雄人物接受别人邀请去喝一杯或者打场高尔夫球时,竟甩出一句软绵绵的话:“为什么不呢?”其实,说“不喝白不喝”或“不玩白不玩儿”更符合他的身份和当时的场景。再说家用电器。改革开放初期,刚刚使用电子计算器和砖头式录音机时,发现中文说明我居然看不懂,再一看英文句子简单,提示明了。死扣中文说明摆弄不好电器,而照英文说明操作,绝不会出错。这不可能是我的英文好于我的中文,而是中文译文质量太差。到了今天,手提电脑、数码照相机、MP4 以及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玩意的说明书依然存在这个老问题。
  如果翻译们都看过沈老的这本书并用于实践,这些问题可能就会不复存在了。沈老列举的三十二篇范文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文学、人物传记等各个方面,他的三十二篇“译余漫谈”就是三十二篇涉猎这些方面翻译的理论总结。沈老在书中提到,为了准确翻译英文 cousin一字,他曾花工夫查了普鲁士首相伯兰登堡的家族族谱和法国拿破仑家族的家谱,终于搞清楚了这两个家族几代人父系和母系的血缘关系。他还谈到电脑“菜单”的翻译过于机械也没有忠实地反映原文的意思,不如译作“项目单”。他认为把夹心蛋糕pie译为“派”亦不可取。我不禁想起,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国报纸上看到一篇谈“派”的文章时脑子里一片茫然,根本不知所云。
  沈老说,译作“不可能有范本,甚至于不可能有定本”。这既是沈老的一个学术观点,也体现了他的谦虚进取的治学精神。他认为,“翻译工作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沈老本人既是翻译的实践者,也是翻译理论的创作者。他已经八十高龄,但仍然孜孜不倦从事翻译,而在长期翻译的基础上,他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他长期的工作实践,丰富的阅历,严谨的治学态度,人老心不老的探索精神使我们有幸在这一本书中领略他一生的翻译成果,享受他一辈子的学术精华。读罢沈老的著作,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沈老提供的三十二篇译著选摘,篇篇都是范文,篇篇都是实践结晶为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的体现,是实实在在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精品。更令人敬佩的是,沈老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仍然在实践着翻译,仍然在研究着翻译理论。他曾经举宋庆龄赞叹何香凝老人的一个英文句子的翻译为例。宋庆龄说:“……她八十五岁了,或者我该说,她才不过八十五岁!”在这里,借用一下,改为“他才不过八十六岁”,因为我知道沈老仍然年轻,我祝福他永远充满活力!
  
  责编:宏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