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助东乡:众人拾柴

  东乡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只有28万。东乡族所在的东乡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古丝绸之路就从东乡族所在的黄土高原旁边穿过,千百年来,漫漫古道上,只有风沙和驼铃......
  东乡人,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方面,基本属于穆斯林世界。但他们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个曾经在商贸往来中极为活跃的民族被大山挡住,很难与外界交往。当地近一半的适龄儿童因贫困上不了学。东乡县人口约25万,有近200所小学,分布在1000多平方公里的几十道山梁、几十道沟里,有时候,为了上乡政府所在地听一节示范课,有的人头一天晚上就出发了。
  ?绿问嵌?缱遄灾蜗匾桓龅绯〉墓と耍?改昀矗??且槐吖ぷ饕槐叨镣甏笞ǖ摹K?魑?004年甘肃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人大代表参加了讨论国计民生的“两会”,她提出的8条议案中,其中一条就是关于改善教育环境。在她看来,没知识就不能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可自己的民族中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目前还太少。穆涛还说:“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们那里最缺的是水和教育资金!前几年,农民吃的水要从20里之外用毛驴拉来,有时就等雨水下来,积存到水窖里。后来中国妇联大地之爱的小水利工程,支持了我们20万元水利建设的资金,从20里外的大夏河引来了水。东乡人终于喝上了自来水,还种上了新鲜的蔬菜。”用穆涛的话来说,这是她在23岁之前经历过的最让她激动的事。那时,村子里有一个104岁的老人,每天都蹲在地里看着蔬菜生长。
  谈起这些,爱笑的穆涛眼睛中有泪光莹动。“我们东乡现在吃水的困难基本解决了,有了水可以灌溉,吃粮食也不用政府再往我们山里运了。剩下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问题!我就是想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呼吁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
  为了改变东乡的教育落后问题,在甘肃省原副省长饶凤翥的努力下,国际扶贫组织把视线投注到这里。
  历史上,东乡县山大沟深,干旱缺水,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是国定扶贫县。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03年援助846万元,在东乡县启动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同时经省慈善总会推荐,全球性慈善机构――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也对东乡进行援助,于2000年筹资10多万元在免古池乡建立马场恩溢小学,解决了周围206名适龄儿童无法上学的难题。目前资助全校250名学生免费上学。
  国际上有5个慈善机构向这里共投入了1000万元。在东乡的小学教师的墙上,挂着一排图册,那些图册上是赞助款项的管理办法和免费午餐登记名录,是1999年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给临夏回族自治州最贫困的四个县提供帮助,为期5年。越走越宽的路打开了孩子们通向外面的世界。
  国际社会的援助,与中国各界人士的爱心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为东乡落后教育状况的改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004年夏季,中国几十位女市长在陶斯亮会长的带领下,她们手牵着手,冒雨踏着泥泞的路往山里走,她们给东乡送去电脑,并很快联上了网。北京市原副市长张百发、甘肃省慈善总会会长饶凤翥也加入了这支援助的队伍。已经四次到过东乡扶贫的陶斯亮女士说:“欲望是走出贫困的力量,而这欲望很多情况下是要靠外界去唤醒的。我们就是要把希望的种子种在大山里。”
  在东乡一所小学的操场,社会各界人士援建的新电脑教室落成仪式上,当印着大红喜字的红布从电脑教室的牌子上滑落时,孩子们兴奋地鼓着掌欢叫着。有个脸晒得黑红、头上戴着小白帽的回族小学生回头望了一下,不出声地用鼠标在电脑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心图案,表达着孩子们发自心底的感激之情。
  
  编后记:前不久,中国媒体针对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银行家和一家银行一事发表评论说:“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个银行家和一家银行,是这个奖项历史上的第一次。”评论还说:“我们如果仔细观察战争,就会发现战争不是破坏和平的根本原因,战争的背后其实是人类的各种差异和矛盾。而孟加拉乡村银行及穆罕默德.尤努斯所作出的努力,就是消除人类的一项重要差异――贫穷与富裕,也就是减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增进社会的和谐。”尤努斯和他创办的银行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这体现了全世界对反贫困事业的认同和支持,也表达了全世界主流人群的热切愿望和社会良知。
  距离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达成期限还有3000多天。登录联合国网站,发现这个发展目标已进入倒计时,而中国在国际组织的援助下,扶贫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在此专题采写过程中,作为作者,我们从内心中升腾起一种对扶贫事业的希望及信心,其感受也格外强烈。
  走进那些中国贫困地区,看到那里的人们在中国政府和国际扶贫援助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生存状态还是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那一张张布满笑容的脸上,你可以感受到摆脱贫困带来的生命尊严,还有创造幸福生活的自信心。这也给正在等待帮助的贫困人群带来美好的憧憬,给扶贫事业带来强劲发展的动力。
  我们还看到,在新的扶贫理念指导下,中国扶贫已不是简单的“空降式”的物质扶贫,而是在主动式的参与中培养人们对生活的信念。这样的扶贫不会造成对当地人生活的“颠覆”,不会引起文化链的断裂。人们对世代居住的土地充满了感情,那里的传统文化包括晚辈对父辈的孝道,乡亲邻里之间的礼让和友爱,这些都是应当被尊重的文化。
  中国的扶贫官员在带领民众脱贫的道路上,胼胝而行,这使得中国的扶贫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任何一个国际扶贫组织,都希望自己的投资有最大化的效果体现,那些为中国提供贷款的国际扶贫机构,也都希望自己的投资能良性循环。正因为如此,他们在中国看到了希望。
  中国老百姓淳朴善良,他们对于帮助过自己的国际社会心怀感激。虽然中国的扶贫事业还需要更多的投入,但中国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力“衔恩回报”。
  当外国发生地震、海啸时,中国总是积极提供援助。那些失去家园的难民,总是能很快地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帮助。2004年,在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共捐赠人民币近13亿元,这相当于中国一座中等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中国同时还向受灾国家派遣了医疗队、救援队,运送了帐篷、线毯、发电机和食品、药品等。这对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达到1000美元的国家来讲是何等不易。
  在本专题即将完成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三位领导的话回响在耳畔:
  “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受益的是了解了世界的变化,同时也应该倾听世界的回声”;“希望媒体更重视人类共同情感的沟通工作”。这也正是我们外宣工作者情感和责任所在。
  本专题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公室苏国霞女士的帮助,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李莉女士的帮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新闻官张薇女士的帮助,在此我们向她们致以深切的诚意!这里,我们还要感谢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李慧女士和广西扶贫办冯敏先生提供的帮助。还要特别鸣谢新世界出版社为此专题给予的支持。目前,此专题的内容在新世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即将结集出版,敬请读者垂注。
  ――雪石
  责编: 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