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把关人【新媒体需要新“把关人”】

  编者按:《总编手记》栏目开办三年来,约请了一批在对外传播领域较有成就的总编(社长)或对外媒体的领军人物,就曾经的事和问题,谈经验,谈感受,并对其提供的经验作了有理性的探讨。这些触角敏锐的文章,不仅反映总编社长所在媒体的特点,也说明了其所在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注重故事性和个案分析,其中既有“我是如何当社长或总编的”,也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外宣领域工作的思考。不只是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堆积,而且对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作了前瞻性分析。《外文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把握舆论导向的点滴感受》《刚柔并济胡舒立》《肩负着唤醒社会良知的责任――常务副总编韩松访谈录》等一大批刊登在《总编手记》栏目中的文章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转载的高潮,备受读者好评。
  
  “从试管婴儿的诞生到登顶珠峰,从火山爆发到地震海啸,从歌舞升平到战火纷飞,从内幕消息到揭露性报道,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全部都被新闻媒体记录、报道和传播。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新闻媒体轰轰烈烈地演绎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新闻画卷!新世纪刚刚起步,跃入我们眼帘的是数字化、网络及无线网络,还有‘Web2.0’等新鲜事物,它们与新闻相结合,形成了新媒体和新媒体形式。” 今天的新闻媒体人在回顾和展望传媒业界在世纪之交发生的巨大变化时不禁要发出这样的感叹。
  2000年,不仅是新闻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正是我投身网络媒体的开始。此后几年,我们共同奋斗,使人民网成为国内最权威、最受瞩目的新闻网站之一,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更成了全球最有影响的中文时政论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媒体同仁还要深谋远虑,为如何发挥网络媒体优势迎接新的挑战而继续奋斗。
  
  谁拥有新技术,谁就拥有未来
  
  从传统报纸跳到网络媒体,这个转变意味着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而面临困难的还有网络媒体本身,这是由于人们常常对网络传播的东西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还有“无错不成网”的说法。对此人民网有自己的处理方式,网络媒体除了应该向传统媒体学习之外,还应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抢占制高点,获得新发展。
  在2000年之前,我对网络的了解并不多,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从新闻报道来说,传统媒体报道与网络媒体的报道不一样,传统媒体“惜墨如金”,传统媒体不报的某些“旧闻”或新闻性不那么强的新闻事实或图片,发布在网络上却能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做网络新闻,首先要用网络的思维、网络的角度去选择、报道新闻。以发布网民贴文为主的论坛及社区,因为是网民的贴文,需要从报纸的精细审改转变为管理审核。而且,贴文那么多,一两个人是看不过来的,需要培养一个素质较高的管理团队,发挥群体的力量来管理社区。这是认识上的又一个转变。网站竞争太激烈,网络技术发展变化太快,网站的管理者应该高瞻远瞩,有远见卓识,站在高处宏观地规划网站的建设和发展。
  若干年前,人们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接近互联网,就像“吃完”主流媒体的“正餐”后,享用一下互联网的“佐餐”。如今许多人虽然不再把互联网等新媒体当作“佐餐”,但对网络上粗制滥造的东西常常嗤之以鼻,这主要是新媒体及新媒体形式超常发展所带来的。近年来,新媒体冲锋陷阵、急剧扩张,但是粗放经营、粗糙发展,而传统媒体则是精耕细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虽然没有新媒体的锐气,但是比新媒体更有功底,更具内力。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新媒体应培养适应新情况的“把关人”,包括记者、编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可能与传统媒体有很多的不同。
  新媒体的“新编辑”应该具备传统媒体编辑的功力和本事,应该发扬“老编辑”(传统媒体编辑)的优良传统,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文化、文字功底,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统揽全局的能力,保持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发扬精益求精,视差错为眼中钉的精神。
  新媒体要向传统媒体学习是人民网一直强调的。人民网是人民日报社办的网站,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十年来,我们根据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努力继承和发扬传统媒体的优良传统,要求网站编辑在新闻采写、编辑、把关尺度等方面全面向传统媒体学习,在各方面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
  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新技术的应用。网络是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技术优势,网络技术使信息传递的时间缩短,它可以消除信息传递的空间障碍,还能消除因受众身份地位差异而造成的心理与社会障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软件技术高度智能化,网络还能消除语言的障碍呢。一句话,就是谁拥有新技术,谁就拥有未来。
  
  新媒体的“把关人”要当好“三员”
  
  新媒体要培养高素质的“新记者”和“新编辑”,而“什么样的媒体人才是人民网所需要的‘把关人’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新媒体人”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新媒体最缺乏的是训练有素的采编人员。目前,人民网在人员使用上有三条措施:一是人民日报社向人民网输送骨干人员;二是注意招聘那些有传统媒体工作经历的人员;三是请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授课,按传统媒体的要求培训员工,这样做收效很好。当然,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所以学习和培训还要不断进行。
  新媒体人除了要向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学习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之外,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新编辑”不仅要会采访会写稿会编辑会拍照,而且还应该具备处理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内容等的多种能力,还应该具备管理互动社区的能力。这可以用三个“员”来概括――审核员、服务员和引导员。
  审核员――他们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新闻频道的编辑一天常常要处理上百篇稿件。论坛、博客、贴吧等互动社区的管理员一天甚至需要看成千上万个贴子。审核的内容,既有文字的,也有音视频的,还可能有动漫的。要迅速地浏览,及时发现并删除其中违反法律、含有人身攻击或对青少年身心有害等等内容的信息。
  办网络媒体在这点上就和办报纸杂志有很大的不同,出版刊物讲求精细,有众多编辑层层把关,而网络媒体这么大信息量却只能靠有限的编辑人员审核、挑选,做出判断。人民网论坛、人民网社区审核把关的主要依据是: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事实有关的贴文要符合真实性原则,不能传播道听途说的东西;从技术层面上讲,要遵守注册、发帖的规定,比如,非本人不能以知名人士的实名注册网名等。
  服务员――为网民提供舒适的网上家园,提供网民读、写、评,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和谐的网上氛围,让网民能够迅速、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在整个活动中得到快乐。编辑要懂得聚拢人气,把更多网民吸引过来,把优秀稿件推介出去,这是网络时代的“为他人做嫁衣”。
  服务项目其实是网络媒体很重要的一大功能,以人民网传媒频道为例,首先要明确我们频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传媒界的工作人员、未来的传媒工作者以及关注传媒界的网民,要了解网民需要什么、想要了解什么、什么信息对他们有益。传媒频道正在围绕传统媒体、新媒体甚至新新媒体,以及与这些媒体相关的上游、下游产业,围绕现在的媒体人及未来的媒体人,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及网络服务。我们要求不仅做新闻,要重视整个频道的建设,重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此看来,传媒频道的内容可以做得非常丰富,现在的问题是人手不够,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深化。
  至于如何服务于网民,如何使他们浏览网页时更方便快捷,就要从多方面着手,比如要从技术上保证网民非常便捷地获得需要而且想要的信息,要保证有足够的带宽,要使网页设计得更加简洁明了、人性化,栏目设置要合理,还要尽量消除网友浏览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为获得更多的页面浏览量而浪费网民的时间,让网民点击无效页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然,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提高编辑能力,用非技术的方法提高效率。
  引导员――网络,尤其互动性很强的论坛、贴吧、即时通讯工具等,网民随时发帖,网民相互间即时交流,很容易受到相互之间的情绪感染,容易出现非理性、情绪化、乱起哄的情况,严重时这种非理性的网上行为会演变成网下行动,对现实社会产生冲击。无论我Web1.0还是Web2.省略,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