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在春风轻拂花蕾的季节,应中国政府邀请,日本政府派遣的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一行1000人抵华,分别对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四川、浙江、辽宁等地进行访问,并出席了中日双方共同在京举办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活动。
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是两国政府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两国将在文化、学术、环保、科技、媒体、影视、旅游等领域开展一系列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日本外务省分别是中日双方的牵头单位。“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是双方以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势头的重要举措,也是继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和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之后,双方着眼于进一步增进两国国民感情,在两国大力培养友好事业接班人的一项重要交流活动。
1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对中日友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日两国青少年究竟有哪些共同点?他们对对方国家有哪些了解?通过这次交流,他们有什么不同感受?带着这些问题,《对外传播》和中国网日文版的记者深入中日青年当中,真实记录了与日本青年交流的过程和感受......
小林阳太郎的希望
小林阳太郎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一手壮大的富士施乐公司被视为最成功的日美合资公司,而他身为“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的日方首席委员,为推动日中两国友好所做的不懈努力,更使其在日本朝野享有一般商界领袖无法企及的崇高威望。作为此次代表团的最高顾问,他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招待晚宴上,《对外传播》记者专访了小林阳太郎。通过与这位年逾古稀老人的直接接触,从他那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深刻体会到日本人民对中日世代友好的深切期盼。
《对外传播》:在这次活动中有很多日本青年被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吸引和感动。作为代表团的最高顾问,你希望让日本青年了解一个怎样的中国?又想让中国青年了解一个怎样的日本?
小林阳太郎 :在日语中有“等身大”这样一个词,意思是事物原有的样子。也就是说,要让日本青年了解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此次代表团中有很多日本学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一路走来,看到的,听到的,让所有的日本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尤其是与之前想象的有很大不同。通过直接交流,他们发现两国人民和青年之间有着很多共同的东西。让年轻人主动去发现这些日常就存在的东西,这对于中日双方非常重要。当然中日青年之间也有很多不同,中国人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情,也许对日本人来说却很好奇,比如中日青年的教育问题,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中日青年才能够从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因此,中日两国政府应该坚持不懈地推动中日青年交流继续下去。当然,中日青年的交流还离不开中日媒体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希望媒体能够继续关注中日青年交流,让更多的中日青年的身影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中日两国年轻一代来说会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对外传播》:1984年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对之后中日两国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你如何看待这次1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将要产生的影响?
小林阳太郎:虽然我不是研究中国的专家,但通过在21世纪委员会担任首席委员这样的难得机会,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此次“交流年”开幕式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将会是推动中日青年开展大规模交流的持久动力。中日两国应该将中日青年的大规模交流继续下去,这非常重要。不论是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对于日本来说,谁都不可能说真正了解了对方。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要相互学习,开展对话。中日世代友好事业是以年轻人为核心的,同样也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因为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相比于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日本青年,小林阳太郎可能算是一个“老人”了,但在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大道上前行的人们,永远没有一个“老人”,因为他们的心是永远年轻的......
日本青年眼中的中国
此次代表团的成员以80年后的年轻人为主,作为在和平国际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他们没有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更谈不上对战争的负罪感,抛开一切包袱成长中的日本青年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中国的呢?
目黑晶子是一位有着留学美国,游历欧洲、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历的日本学习院女子大学二年级学生。当被问到有关对中国的印象时,她说,来之前对中国并不怎么感兴趣,她家就住在横滨的中华街,觉得中国就在眼前,不用特意去中国。她也提到因为媒体的报道,对中国有着很负面的印象。
阿久根奈波是日本知滋县的高中生。在提及对中国的印象时,阿久根奈波略微思考了一下说:“在日本,我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获得关于中国的消息。所以,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日本人身边没有熟悉的中国人所以才会那么想。我来中国之前也有一点害怕,觉得中国人不喜欢日本,如果说我是日本人的话,就会被打。”
但随后她又说,到了这里她发现自己很快就喜欢上了中国,接触中她发现其实中国人非常温柔。从重庆到北京,她们去中国人家中做客,还和中国的初中生、高中生一起交流,结识了许多朋友。她觉得中国的女孩子很主动,什么事情都很积极。男生比较腼腆,在交流的时候也不好意思看我们。
通过与日本青年学生的交流,记者发现,当问起他们来中国前都是从哪里得知中国的消息时,许多人的答案都惊人地一致:媒体。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通过中国朋友来了解中国。京都大学一年级的庄野?介则说,因为他在日本有好多中国朋友,经常跟他们聊天,觉得中国人很好。尽管在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等,但他却没受太多影响。他对中国很有好感。
为了让日本学生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作为此次活动的牵头单位,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专门安排了家访,参观新农村、经济开发区、博物馆,共植友谊树,游览名胜古迹,与中国学生座谈交流及举办联欢会等环节,这些精心的准备和安排,让许多日本青年学生特别是第一次来中国的日本青年改变了其最初对中国的看法。
日本东海大学的粕谷明彦说:“现在回想起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家访。那晚跟家访的家长边喝酒边畅谈,就感觉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这将成为我永久的美好回忆。”东海大学的堤豪向我描述道:“一进门就给我拿出拖鞋来,一出厕所就递上毛巾,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尊重客人的文化。”甚至有的日本学生说:“来之前我觉得中国人可能都很讨厌日本人,结果来了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样。中国人真的很亲切。”中国人民的友好和热情好客成为此次代表团的最大收获。
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位日本青年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日本的“名片”:“日本的风景也非常漂亮,有很多好吃的,环境非常好,很干净,像自来水也可以直接喝,和矿泉水一样。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人去日本,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代表团的成员如是说。
他们希望“再多一点点时间”
年轻人之间似乎永远有着聊不完的话题,尽管语言不通,习惯不同,但这都妨碍不了一颗颗年轻的心在接触中不断地贴近。从他们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中日关系的美好明天......
日本大学生们在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时,惊讶于中国校园竟然如此之大,有的校园里甚至有河,这在他们看来简直不可想象。
早稻田大学学生池田有纪美与陪同她的女生,从当今的演艺明星谈到自己的学校生活,谈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浙江工业大学之前,我想中国的大学生可能都只知道学习,不太活泼,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我们有很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很好沟通。”池田有纪美与陪同她的女生一起合影,还交换了电子邮箱。她说,今后有关中国的新闻,不会只从日本的新闻媒体渠道了解,还会发邮件给中国朋友,听听他们的看法,自己有什么想法也会坦诚地告诉对方。
日本立命馆大学学生武山祥子说:“我觉得中国的学生都在很认真地生活,学习也很勤奋,对自己的文化也非常珍惜和热爱。这些地方很值得学习。虽然国家不同,但年轻人之间交流起来并不困难,而且很容易成为朋友,因为我们的意识还是很接近的。尽管语言不通,但成长于同一个年代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共通点,国家和文化的不同不会成为我们交流的障碍。在日本我们经常听到的看到的中国,都是媒体从日本的立场和思想出发进行讲述的,是不客观真实的。来到这里与中国人接触交流之后对中国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我看到了中国的活力,感觉到中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当两国青少年们手拉手深情唱起《机器猫》主题歌、“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时,他们的心也在歌声中融在一起。
“时间到了,大家上车吧”,带队的老师们又一次催团员们上车。“啊!我们还有好多话没说呢”,还在热烈交流的中日两国学生纷纷呼喊,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6天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彼此更好地熟悉,他们希望“再多一点时间”,哪怕是“一点点”......
尽管交流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和更美好的憧憬。正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上所指出的,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归根到底是两国人民间的友好,而人民友好归根到底则需要从青少年做起。作为本刊的记者,我们也衷心地期望中日青少年交流今后不断开展,让中日友好的种子播撒在两国青少年的心间,让中国与日本这对隔海相望的邻居,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省略)
责编:于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