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提高“长三角”区域竞争力]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

  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16个经济发达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全球六个超大城市群之一”。该地区的GDP和税收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然而,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正面临着增长速度放缓,资源紧张、能源价格高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
  面对挑战,长三角地区该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并不断提高竞争力?日前在宁波举行的“跨国总裁圆桌论坛长三角发展国际峰会”上,70多位全球财富500强企业的CEO或高管、长三角地区代表城市的10多位政府官员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纷纷对此发表观点,为未来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出谋划策。
  
  调整产业结构 解决人才瓶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认为,长三角地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对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个整体谋划,一个大的布局。发展要突出特色,整合区域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层次,选择高、大、强的产业。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指出,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重点在石化钢铁和电子信息产业:提升一批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重点是纺织轻工和旅游业,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先导作用的信息产业,重点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信息材料。
  长三角地区过去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出口价格取得迅速发展,目前这种优势依然存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亚太区及大中华总裁吉米?迈可伊万尼说,随着在产业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长三角地区必须培养出更多能够在国际公司承担领导力的人才,特别是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各种科技环境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这对长三角地区未来的持续高速发展将非常重要。
  对于长三角地区人才短缺的现状,万宝盛华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副总裁戴维?阿克莱斯并不认同。他说,人才并不是短缺,而是不适合。现在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那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适合实际岗位的要求。现在上海市政府已经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城市人才协同中心模式,在网上对16岁到20岁的年轻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选择一些重点人群进行投资援助,并开展长期合作。他认为,应当把这种模式推广到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地方,建立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业和物流业成为新亮点
  
  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全国22%的制造业,引领全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奠定了在加工制造领域的龙头地位。那么,未来长三角经济还会出现哪些新亮点呢?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伟认为,现代服务业应该是长三角地区下一轮经济高潮的一个新引擎。因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辅相成,持续发展的加工制造业,给现代服务业提供了稳固的基础。现在长三角地区已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规模集群效应,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科技、金融,人才等各种力量的注入,这也给服务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宋佚铭认为,长三角地区要优先发展创意服务业,如设计业、广告业等。这些产业看起来可能产值不大,但对制造业的带动力很大。目前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要想“走出去”,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还有如何提高产品的外观设计水平,进行品牌推广,这些都只有发展创意服务业才能够满足。
  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新目标之一是完善公路运输体系,实现长三角地区任意两个城市间三小时公路直通。新建成的洋山港和新命名的“宁波――舟山港”重塑了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格局。此外,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政府也正在积极申请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伴随长三角地区更加自由通畅的海、陆、空货物流动,现代物流业势必成为长三角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助推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赢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地区在环境问题上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因此,可持续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杨朝飞说,要转变发展观念,从过去的只要经济发展不要环境保护的这种发展观念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节约资源,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这方面应该带个头。
  杭州市市长孙忠焕认为,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和谐,本质是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结构转换时期。特别是当经济利益的受益者与环境经济的承担者不对称时,政府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正确地衡量经济发展和各类发展的指标,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全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无锡市常务副市长贡培兴则表示,环境的利用和保护需要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的共同努力,要抛弃传统的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促进长三角地区发展,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率的统一,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6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作者系该报记者)
  
  相关链接:名词解释――长三角经济圈
  
  地理概念: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工业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城市经济概念:就是苏浙沪毗邻地区的17个市组成的都市群。
  长三角面积约为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2004年上丰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三角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长三角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江苏省的苏州,无锡,浙江的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