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在纪录片中的作用_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纪录片中的音乐可分为客观性音乐与主观性音乐。客观性音乐又叫有声源音乐、画内音乐,即片中出现的音乐是画面中的声源所提供的,如正唱歌的人,演奏的乐器、开着的电视机等。此时音乐与画面保持同一现实世界的节奏。客观性音乐是电视同期声中的一种。主观性音乐,又叫无声源音乐、画面音乐,即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是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主观性音乐集中体现了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渲染气氛
  渲染气氛就是运用声画统一的原则,为画面配上气氛、情绪与之相同的音乐,使画面所展现的气氛得以强调,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度。
  纪录片中渲染气氛的音乐,可以增加戏剧性并成为打动观众的契机。纪录片中各个段落气氛的差异,可以造成全片的变化和起伏,使片子更具有艺术魅力。
  纪录片《布达拉宫》运用实拍的手法,从一位13岁就进入布达拉宫,一直在那里生活了60多年的喇嘛强巴格桑的自述开始,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并以他60多年来的经历为主线,串连起了布达拉宫的历史变迁。
  片子非常注重视听结合的艺术效果,片头音乐从电子合成器模仿的“法号”长鸣声开始,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意境,把人带到神秘的拉萨,带到了雄伟的布达拉宫。随后,音乐轻轻地伴随着强巴格桑的叙述,风格并没有完全局限在西藏的地域风格中,带有沧桑感。当银幕上出现了“布达拉宫”字幕时,音乐风格变得辉煌嘹亮,并且加入了合唱声,展现出布达拉宫的雄伟气派。随后音乐风格从辉煌转向舒缓,画面上强巴格桑老人站在高高的布达拉宫平台上,向远处眺望着、回忆着,飘逸的旋律随着强巴格桑的回忆飞向遥远的年代。
  揭示主题
  音乐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因素也是为主题服务的,它可以概括主题、揭示主题也可以深化主题。一部片子的音乐设计是服务于整体构思而不是按某个情节来设计的。
  纪录片《迁徙的鸟》中音乐的篇幅很大,音乐的体裁和风格也相当丰富,有新世纪音乐风格、流行音乐风格、北欧的民族音乐风格、管弦乐合奏、独唱、合唱等。这些不同风格和体裁的音乐都在表达着一个主题――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迁徙的鸟》中有一段表现欧洲的候鸟在北极集合的场景,画面上是万鸟的集合地――北极。优美的双簧管与圆号在弦乐的衬托下显得悠扬、和谐,展示了万鸟栖息地――北极这个哺育生命、充满希望的地方。片中类似的片段有很多,尽管段落的音乐乐感形象有差异,但主题都围绕着颂扬生命、赞美自然而展开。
  结构连结
  音乐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音符,而是在创作者激情驱动下创作的由许多音符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艺术整体。作为一种流动的时间艺术,音乐把创作者的情感进行一种时间上的结构,使音乐本身如同情感一样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承继性。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和声、调性等音乐语言的变化是和谐的、流畅的。正是由于音乐语言的丰富、多变,才使创作者的情感得以展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加强。利用音乐的关联性与承继性,就能很好地结构连结纪录片。
  纪录片《往事歌谣》以民歌为线索,串起王洛宾一生的传奇经历。一段音乐提挈一个段落,音乐的内在发展规律成为节目发展的动因,一段音乐引起一段回忆,从而使节目段落衔接自然。
  真实再现
  有人担心,主观的音乐应用到客观纪录片中,会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真实性。其实,只要音乐运用得当,不仅不会造成纪录片的纪实弱化,反而会增强纪录片的真实再现特征。
  音乐是一定客观环境下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地带有环境的特征。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都会形成个性鲜明的属于本地区、本民族、本时代的音乐。正是因为世界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历史上有着不同时期,才形成风格各异、绚丽多姿的音乐样式。把音乐的描绘、写实功能很好地运用在纪录片中,充分展示时代特征、地域色彩与民族风格,便可增强纪实的可信度。可以说,在纪录片中,一支特定音乐的应用,往往胜过大量的画面语言与文字解说。
  纪录片《布达拉宫》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民族风格,在整部片子中穿插了许多西藏原生态的音乐素材,其中有说唱、民歌等形式。这些音乐的地域性、民俗性、多样性,不仅增强了全片的情趣性、新鲜感,也增强了真实性。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