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播常易陷入全球化/本土化,世界性/民族性的二元对立之窘境。本文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局限,以更开放的心态探寻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下的传播之道。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 跨文化传播
一、全球化及文化全球化
根据吉登斯(Giddens)为全球化下的定义:所谓全球化,就是“某个场所发生的事情受到遥远地方发生事情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情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遥远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①全球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讲,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涉及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对于全球化以及文化全球化的态度,基本上分为观点截然对立的两派。赞扬者宣称,全球化必将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使全人类共享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优秀文明成果;批评者断言,全球化必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事实上,在全球化/本土化,世界性/民族性这种二元对立模式中探寻民族文化有效传播的出路,只会把问题淹没在无谓的口水战中,而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的现实意义。那么,在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个中庸之道:既充分利用全球化的资源优
势,又不会因为全球化而失掉民族文化的特质呢?
二、全球化裹挟下的民族文化
我们必须看到,现在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是西方化,更明确地讲是美国化。在美国,麦当劳和肯德基被当成垃圾食品看待,在我国却拥有庞大的消费群,其中儿童和青少年占有相当的比重。对这些洋快餐的钟爱,在我国更多的是作为符号消费的一部分,成为某些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另外,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丰厚的票房收入,出国热以及近年兴起的洋节热等都是西方文化向我国渗透的表象。我们不反对文化交流,但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我们给西方传达了什么。事实证明西方对中国很不了解,他们中一部分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张艺谋“红高粱”的时代,认为中国仍然贫穷落后,中国人依旧愚昧无知,因此文化冲突不断。2008奥运期间的海外圣火传递受阻,CNN对藏独破坏活动的歪曲报道就是证明。这固然与西方批判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文化传统有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文化传播强烈的不对称和不公正。
我国所面临的西方文化入侵的状况,在发展中国家很有代表性。事实上,发达国家甚至美国的盟友,他们的文化处境也并不乐观,例如:
加拿大政府担心美国连锁书店巨头博得书店(Borders)不会摆放足够的加拿大文学作品,阻止其进入加拿大市场。法国每年要花30亿美元用于文化事业,雇佣1.2万名文化官员,旨在维护和增进独特的法国文化观。西班牙、韩国和巴西要求本国电影必须反映足够多的本土内容;法国和西班牙对电视业也有同样的管制。最近,印度甚至禁止进口可口可乐。②
三、文化全球化并非洪水猛兽
对于文化全球化,一些西方知识分子给予了相对乐观的期待,当然这些论述有为“西方文化侵略”张目之嫌,但有些论述却不无道理。
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aylor korn)认为,所有成功的文化都带有综合的特点,只有不断与外界保持吸收、交流的状态,文化才能持久更新,而不致走向封闭。割裂文明与外界的关系,一味坚守“伟大的传统”,最终只能伤害文明自身。当然,在文化交流中,相对弱势的文化可能需要面临更多的调整和转化。
另外,“民族文化”的概念也是值得商榷的。“民族文化”是指于“民族国家”而言,而环顾今日世界,除了朝鲜,韩国(朝鲜族)和日本(大和民族)等少数国家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大部分国家严格地说早已不是民族国家,我国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那么对于多民族国家,究竟哪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呢?因此,现在之所以强调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基于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的文化认同。
约翰?汤林森(John Tomlinson)发现: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人类的普适价值,传播的威力正在于此。对帝国主义文本的解读实际上是文本价值观和观众价值观协商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每一个帝国主义文本的理解,都是在本土价值观的作用下进行。观众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来得主动、复杂而有反省批判的能力。③文化弱势国家的民众,他们的文化价值对于外来文化的操纵与入侵之抗拒能力,比许多媒介批评家的想象高许多,而阿芒?马特拉们实际夸大了文化帝国主义冲击的严重性。
以上论述无疑是精辟的,文化全球化除了带来文化的同质化,也给我们每个人自身提供了多元的文化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多样性是增加的。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构想,在文化上已经或正在实现。
四、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与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过程相关联,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以及人类各个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人类的生活始终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④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指出的,“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纵观跨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无论传媒科技如何发达,最基本的传播载体还是符号。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指出,“符号的意义受主观感受的影响,可是这种主观的感受虽然随个人而生,在本质上却不随人而异,因为这些感受系针对符号而发,而符号的意义,只有在文化成员彼此同意之下才产生一定意义,也就是所谓的‘相互主观性’”。⑤那么,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形成这种“相互主观性”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打破现有的全球化/本土化,世界性/民族性二元对立之局限,不保守更不走极端,而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包容的胸怀,面对、接受、处理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拒绝它无异于自绝于国际社会之外。面对文化全球化首要的是更好地了解自己。文化交流从来就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双赢的问题。
第二,文化心态在文化交流中处于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它的隐含性格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书中认为,文明发展在现今阶段呈现的格局,是西方文明由于种种历史缘分在人类文化传播中主要处于“文化施动者”的地位,非西方文明则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处于“文化受动者”的地位,受动体民族在处于施动者地位的民族或国家面前往往存在自卑感。2008奥运期间,CNN对藏独的不实报道曾引发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反弹,国人的爱国热情固然值得肯定,但也暴露出文化自卑的隐忧。客观地说,我们抗议西方媒体目的在于获得西方主流民意的认同,但当一方在试图获得另一方认同的时候已经证明了文化上的不平等关系。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作为软实力的文化自信心也应逐步培养成熟。
第三,文化交流在“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被提出之前就广泛存在着,要以史为鉴,在过往的历史中寻求化解文化冲突之道。历史上文明的融合或生成从来就是在冲突中展开的。作为文明载体的种族或民族的创生也在冲突中进行,或者说在冲突中融合而成。华夏民族的祖先由炎黄两族融合而成,而炎黄两族也是在众多原始部族的冲突-融合中诞生的。另外,连民族认同极强的犹太人在其早期历史上也经历了多种血统的冲突和交融:古代叙利亚地区长期以来便是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对待文化交流中的冲突,我们不应只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要用理解和包容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结语
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拒绝全球化却大可不必,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过:“推广一种唯一的文化模式将是灾难性的。”我们相信,文化全球化最终呈现给人类的将是一幅美丽而多元的文化图景,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将会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以其博大精深的魅力赢得称道。■
注释
①参见Giddens,Anthony,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Polity Press,1990,69。
②[美]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④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⑤[美]约翰?菲斯克:《解读电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