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题新闻策划的实践]新闻策划案模板

  【关键词】专题新闻 策划 策略      专题新闻策划,作为新闻宣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已越来越广泛地被新闻媒体所应用。作为报纸,如何做好专题新闻策划,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张扬个性、凸显优势,抢占先机,已成为所有报人面临的一道现实课题。
  因势而变,更新策划理念
  做好专题新闻策划,需要以观念的更新带动策划手段方式的突破。对工会机关报而言,要因势而变,密切关注这样几种形势:关注工会发展动态;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注基层工会发展改革的进程;关注省总的中心工作;关注当代工人的时代特点及阅读需求的变化;关注整个媒体的宣传形势和动态。学习电视传媒的形象化,学习广播传媒的亲切化,学习网络传媒的平民化、大众化、互动化,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策划理念。
  首先,在非事件性专题策划中打“思想牌”。工会机关报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以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引领群众。由于机关报严谨庄重的定位、工会工作的相对单一和读者群的固定,决定了我们的报纸不能像生活类报刊那样求新猎奇,而要以报道工会工作为主,这使得我们的新闻策划更多地以非事件性新闻为目标。既然我们不能占有丰富的新闻事件资源,那么在非事件性新闻的宣传上,就要把打“思想牌”摆在第一位,靠真知灼见、理性思考吸引读者,赢得读者,进而获取最佳的宣传效果。
  其次,以真诚平和的心态走近读者。“幸运52”、“超级女声”这些火爆的娱乐节目之所以一再创下收视率新高,甚至造就了数以万计的“玉米”、“粉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策划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们乐于参与其中、展示自我的愿望,较好地实现了主创人员与观众的互动。报纸同样需要满足读者的这种参与热情,与读者形成良性互动。这种平等交流的理念,体现在新闻调查中,就是不让“我”的思想框住“你”的思想,在大的主题下,展现工人多样化的见解,不让事先确定的主题阻碍读者;在版面上,就是尽最大可能保持读者见解、观点的原貌,甚至对其语言风格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在稿件取舍上,摆脱“非白即黑”的选稿模式,把更多富有见地的观点展现给读者。
  第三,把“发现”的乐趣还给读者。能不能“有意识搞策划,无意识作引导”,是衡量一个策划是否有水准的重要尺度。如果策划从一开始就拉开架式要教育人,甚至是教训人,便很难赢得读者的青睐。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把“发现”的乐趣还给读者。哪种观点对,哪种观点错,什么该提倡,什么该反对,什么该批判地吸取,应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作出判断。编辑的职责就是客观地呈现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当然,把“发现”的乐趣还给读者,并不是放弃报纸宣传的主导权,而是要求策划者更精心地组织,巧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见解,不直接站出来当裁判员。
  前瞻预测,触动读者最敏感的神经
  一个专题策划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参与,选题至关重要。当下媒体最常用的选题方法有两种:一是直面现实抓热点;二是紧跟中心抓重点。热点问题大多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抓住这样的问题搞策划,当然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重点问题大多与党和国家及工会的中心任务有关,抓住这样的问题搞策划,其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然而,抓热点和抓重点都属于新闻策划的第一层次,一般新闻从业人员都会想到。所以,要想赢得更高层次上的新闻竞争,作为策划者,还必须开阔思路,独辟蹊径,在更深的层次、更宽广的领域进行探索,捕捉新闻策划的选题。
  一是揭示矛盾抓难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有许多是各级正积极探索解决的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正因为其难,一旦取得突破,就会形成新闻宣传上的亮点,赢得读者的关注。如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牵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本报连续推出解读分析性策划,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是删繁就简抓特点。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既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功,也是探索规律搞好专题策划的重要途径。如近些年来国家推出各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策,像新医改,个税改革等,本报连续推出专版策划,既简捷明快,又特点鲜明,赢得了领导和读者的广泛好评。
  三是反弹琵琶抓冷点。冷点与热点、焦点相对应,多指不为人关注的事物。具体到新闻宣传上,就是指报纸没有涉及或涉及不深的工作、现象等。抓住冷点搞策划,说到底,考验的是记者的观察力、发现力。前几年,我们针对报纸特殊岗位的人员,开设了一个体验报道栏目,体验煤矿工人、火车司机等一系列基层工人的生活,组织了一系列专题,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誉。
  深入挖掘,打造独家新闻
  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独家新闻,既是媒体新闻竞争力的生动展现,也是媒体赢得受众的最佳手段。
  展示独特的发现。专题策划大多是针对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而展开的新闻调查、新闻分析,其最核心的要求,是新闻策划者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这种发现可以是对某种现象的揭示,对某个事物本质特点的把握,也可以是对某项工作内在规律的探索总结。只要你的 “发现”是独特的,就一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本报推出的《一碗米饭看60年变化》,从三代人日常生活入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挖掘独特的思想。思想是否深刻独到,是衡量一篇稿件是否耐读的重要尺度。由于新闻策划要更多地关注某种现象和问题,所以,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人,以独到的见解吸引人,便成为成功的新闻策划必须具备的品质。事实上,当主题确定后,策划能不能成功,便取决于策划者思考的深度、采访的深度。2007年,芜湖市发生了一起一家私营企业500万元兼并17家国营企业的案件,而在这17家国企中,有的资产过千万。这是一个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笔者曾三下芜湖连续多日明查暗访,发表专题策划文章三篇,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最后此事得到圆满的解决,为国家挽回上亿元的损失,稿件也获当年度的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
  立体包装,创新报道样式
  一个好的专题新闻策划,离不开精致高雅、别开生面的表现形式。形式和内容是有机的整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专题策划不仅包括内容策划,同样包括版面策划;不仅要在宣传内容上下工夫,同样要在编排手段上用气力,用新颖的理念、创新的手法、精巧的组合来强化报道主题,展现编辑思想,吸引读者关注。
  追求新闻资源配置多样化。围绕一个主题在同一个版面上刊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闻,不仅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还能形成宣传强势,激发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兴趣。
  让图片成为“第一视点”。当今时代,既是信息时代,也是“读图时代”。著名记者穆青曾形象地说过,文字和照片是使报纸飞进千家万户的双翼。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数字时代的到来,图片已成为众多媒体报道重大新闻的首选。其形象直观、老幼咸宜、人人能看懂的特性,使得它的作用不仅提高到了与文字稿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报道中成了主角。在安排专题报道的版面时,对大小不同照片的安排恰当与否,与版面的美观程度以及能否形成版面的视觉中心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组织专题策划报道时,我们十分看重照片的作用,每次都围绕着照片这个视觉中心来设计版面。本报第三版《视觉》的策划,用二分之一的版面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大小搭配、安排层次丰富,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跃然而出。
  总之,新闻专题策划在现代新闻传播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