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民谣形式的发展,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结合音乐常识和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民谣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给予梳理。 【关键词】民谣 传播 政治民谣 新民谣 民谣价值
一、民谣文本研究
1、民谣的起源
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著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①。
2、民谣的界定
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② 。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
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
(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
(2)生活民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创作的有关经济生活,婚姻家庭,祭祀宗教以及民俗风情等内容的民谣。这些民谣虽然不多,却也弥补了时政民谣反映面的不足,与时政民谣一同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面貌。
(3)游戏民谣,不论游戏有无主题性,孩子们在玩耍时不仅仅在表现动作,还伴随着语言,他们边玩边唱,把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唱念的民谣,称为游戏民谣。游戏民谣又可细分为娱乐民谣和教诲民谣③。
4、民谣的风格及表现形式
风格特点:(1)山歌无本句句真;
(2)不拘一格论长短;
(3)最是寻常百姓语:民谣的语言朴实,通俗,符合大众的口味④。民谣的展现大多运用赋比兴、夸张、双关、谐音、重复、设问、析字、顶真、对偶、仿拟、倒装等⑤。
二、新传播载体的民谣研究
中国民谣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增添了新的内容及形式,由古代的口耳相传,发展到以手机和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新传播载体中民谣传播所孕育的新元素。
1、手机短信民谣
(1)内涵及分类。手机谣是在手机上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传播的民谣。手机谣一般是手机拥有者的即兴创作或听闻所得,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传播十分迅速便利,在近几年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民谣按其内容可分为表达情人蜜语、幽默调侃、表达祝福、日常问候、评判时政和反映校园生活的民谣⑥。
(2)手机谣的特点。蔡亚玲在《当代手机短信民谣探析》一文中总结了手机谣的一般特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个人独创性强;内容新鲜时尚,富有时代气息;强烈的幽默感;强烈的现实性,讽刺性;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3)手机谣繁荣的原因。一是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是短信民谣形成的基础,手机短信业务的开通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手机短信的费用也十分便宜,这更为短信民谣的繁荣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许多不良风气应运而生,社会转型期间有太多的不合理的事件,这也是新时期短信民谣形成和繁荣的原因。三是民谣的创作主体是人民大众,客体是人们所处的自然及社会、历史生活环境。手机短信宽松的语境,使得人们可以自由的通过短信民谣表情达意,抒发自己的真情等⑦。
(4)手机谣存在的问题。民谣类短信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民谣类短信中粗俗、媚俗的东西,不能不引起广大民谣类短信的手机用户的重视。用户要洁身自好锻炼“慎独”品性,也要对格调低下的民谣自觉予以抵制⑧。
2、网络民谣
网络民谣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使用较为普遍的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民谣。
赵丹在《网络民谣的内容及创造手法》一文中,把网络民谣按照内容划分为:时政类民谣;生活类民谣;爱情类民谣⑨。网络民谣不仅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能深刻叙述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网络民谣注意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真实情感的表达,但也存在一些粗俗、片面的内容。
三、当代政治民谣
1、内涵及分类
当代政治民谣反映的是社会转型期普通民众对政治现象的基本态度,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一种“特殊政治文化”,其形式短小;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多是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进行讽刺和谴责,辛辣尖刻、针砭时弊、警醒世人⑩。
它所反映的内容大致有六类:反映党风和工作作风方面;批评官僚主义方面的;涉及培养选拔干部方面的;揭露权色交易方面的;反映贪污受贿方面的;讽刺某些领导干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方面的[11]。
2、产生的原因
(1)现实政治因素。一方面对民众关心国家的发展,希望公众权力机关为政清廉;另一方面对政府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
(2)体制因素。体现在社会政治文化上,其问题主要是政治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通畅,非正常渠道很难如实向上传递反映。
(3)思想文化因素。进入转型期后社会主导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出现分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民众个体的主体意识开始增强。
(4)社会心理因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急剧转型,人们的心理往往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社会挫败感,并试图寻找发泄的机会[12]。
3、发挥的作用
当代政治民谣的正功能有传递政治信息与社会冲突的减压器的功能;舆论监督和道德评价的功能。负功能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扰乱人民的思想;削弱政府权威;冲击主流政治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应对当代政治民谣负功能的策略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积极加强和引导群众的政治参与;加强廉政建设、加强为人民服务;铲除政治性民谣存在的不良土壤[13]。
四、新民谣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新旧体制之间冲突凸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产生,加上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舆论相对宽松,民谣开始大量涌现。我们把这一时期产生的民谣称之为新民谣或现代民谣。
按新民谣的内容可分为揭露批判类;性及性关系类;学校教育类;社会差别类。从形式上可分为模仿式;白描式;比较式[14]。
新民谣的特征有内容上的客观性,内容繁杂,正反兼有;形式上的非严肃性;
表达方式上的批判性;语言文字上的简炼性;传播途径上的非正式性[15]。
新民谣的负功能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损害了干部形象;污染了社会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6]。
五、不同视角下的民谣价值研究
学者们大都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民谣的价值进行了精辟的解读:
1、显示民间情绪的晴雨表。每个时期或者每个阶段流行的民谣,都是那个时期生活的生动写照,以及当时平民情绪的集中宣泄[17]。
2、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民谣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舆论[18]。
3、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进行考察,民谣的传播带有政治动员的性质,民众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自由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于社会现象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这些民谣的传播空间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共领域[19]。
4、民谣的美学意义:拯救性的美学功能,政治性的美刺作用,喜剧性的审美范畴,超越性的历时形态[20]。
5、公共行政作风的社会评价[21]。
6、民谣是一种有价值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22]。
六、民谣的传播学研究前景展望
在民谣传播的研究中,不仅对民谣文本,同时也尝试从民谣的生成,演变和改造机制等角度对民谣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提出了新的诠释视角,发掘民谣更重大的影响力,同时更加注重于民谣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作用。
但大多数的学者,侧重于从民谣的语言文学角度来解读民谣的价值,而忽视了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入手对民谣的传播进行解读。涉及民谣传播的正面影响的研究较多,对于那些歪曲事实,内容颓废的“灰色民谣”“伪民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较少。基于上文综述概况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以下几点展望:
1、2010年,出现了“红段子”热潮,“红段子”和民谣具有很多的共同点,但两者不等同。我们可是尝试把两者从传播内容,形式及传播机制等方面加以比较和区别。
2、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灰色民谣”、“伪民谣”的产生机制,发展过程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考察在民谣传播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实质的作用,结合当前的一些实例加以解读。■
参考文献
①④⑤何群:《民谣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②③吕肖奂:《中国古代民谣研究》[M].四川:巴蜀书社,2006
⑥⑦蔡亚玲,《当代手机短信民谣探析》[J].《歌海》,2009(4)
⑧毛力群,《民谣类短信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观照》[J].《浙江师大学报》,2007(5)
⑨赵丹,《网络民谣的内容及创造手法》[J].《华章》,2009(13)
⑩[11]陈毓述,《透过当代政治性民谣看实践“三个代表”的必要性》[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5卷第11期
[12][13]喻儒安,《当代政治民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政治文化现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
[14][15]陆宏英,《论现代民谣的特征与分类》[J].《池州师专学报》,2007(4)
[16]刘素军,《解读现代民谣的文化传播》[J].《电影文学》,2008(2)
[17][18][19]刘晓春,《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J].《新东方》,2002(3)
[20]章辉,《当代民谣的思想内容及美学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5)
[21]刘祖云,《民谣―公共行政作风的社会评价》[J].《汕头大学报》,2003
[22]戴昭铭,《试论当代民谣的语言及文化价值》[J].《文化学刊》,2006(2)
(作者:桂雪静,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陈俊汝,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