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长爹死官员送,某长死了无人埋。这不是骂某长的,而是骂某长手下官员的。 曾经在报纸和电视里,看见不少披露某地的官员为父母的丧事大操大办,以致于出动小车多少辆,街道为之阻塞的消息。有人更为此丢了官。我想,干这种事的主角自然少不了当着官的“孝子”,但那些出车的、为人家戴孝的人们,该是怎样的心态?于是想起了张居正。
张居正,明朝人,生于湖北江陵,做过宰相,权倾一时。我不想说他的施政如何,也不想说他为人如何,倒是有关他老人家奔丧的几件事,跟现代相似。他的老爹过世,正是他当宰相期间,他必须回去奔丧。就是此行,让许多官员现出了丑态。
一是真定守宫钱普。张居正回去时乘了一顶轿子,前面有两重杆,后面有寝室,旁边还有两间小屋,每间小屋各有一个小童服侍。抬那顶轿子要三十二个壮汉,还不算替换的。就是这么穷极奢华的享受,罪责却在真定的守宫钱普身上。因为这顶轿子是这位钱老爷发明并奉献的。张居正走过所有州县,人们用象牙盘上食物,品种超过百种,他都不满意。到了真定才说,我走了这么远,在你这里才吃了一顿饱饭。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江浙的厨子供不应求。那些官员都忽然喜欢起江浙菜了?我想不是,他们预备着,恐怕是希望碰上张居正到他们那里去吃一顿的。这位钱普大人,也因此留下了臭名。
二是都御史陈瑞。陈瑞是张居正亲自录取的进士,听说张老爷的爹死了,他就先一步往江陵跑,坐的轿子用孝布围着,还和他的手下人都披麻戴孝,一进灵堂就哭得死去活来。哭过了,还要见一见太夫人,张居正的老妈不想见客,他就跪在那里不起来。老太太无奈,只好出来见一见。陈瑞见了恩师的老妈再一次地大哭不止。那时屋子里还有一位小太监,是张居正留下来使唤的,老太太大概看清了陈瑞的嘴脸,说:“你或许盼着看他(太监)一眼吧?”陈瑞连忙拱手而拜,回答说:“公公大人使我增加了分量。”
张居正到了湖北,发现有个人以小儿子的身份戴孝守丧,一看是地方长官。此人知道,守丧这一招比给老百姓办一辈子好事还管用,果然,才几个月,这个地方官就成了巡抚,那是张居正提拔的。
有个太监魏朝,侍候张居正的老妈北上,所有经过的码头都做了大席棚,张挂着彩帐。
徐州的兵备副使林绍至,混在挽船的兵卒之中,为老太太开道。
除了有名的这几个,丢人现眼的只怕还更多。这些人把张居正的老爹当成了自己的老爹,我敢说,他们在给人家的爹披麻戴孝时,一定有人的亲爹正在家里害病。其实,他们敬的不是张老太爷,而是死人的儿子,说白了,是抓住机遇,谋求个人发展。
后来张居正“亲自”病了,那更不得了,百官们都为他设了神坛祈祷。每次上香的时候,官员们就一起下跪。北边这么搞,南方也效仿,一个比一个心诚,一个比一个隆重,便互相比着不断地上香,不断地磕头跪拜。有个朝中的官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向别人夸口说:“上了三次香,我都参加了。”
再回到开头说的某地官员大操大办丧事的话题上来。我就不相信,那么多小车都是某官员逼迫去的,也不相信那么多人参加都是某官员发文件命令去的。现在有人说,官员的爹妈死了发一笔财,那财也未必是某官员通知送去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可恶可笑的丑事来呢?上梁不正固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怕愿意认老爷的爹妈为自己爹妈的大有人在。说到底,还是为了图自己的晋升,才这么不知羞耻这么丢人现眼。我敢说,某官员因为大操大办丧事受到处分固然咎由自取,但所有出车的送礼的,灵魂只怕没有一个干净的。
于是再举个古人例子。宋朝何尚之升为吏部尚书,是个管官的官,组织部长。升了不多久就告假探亲,走的那天,几乎全体官员都去送行。回家后他的老子问他:送你的几个人?何尚之说,有几百人。老头儿乐了,说,他们是送吏部尚书的,不关你何尚之的事。果然不久就有人求他要当某一官职。他叹息道:“此敝俗也。官当图人,人安得图官?”其时有个颜延之在座,笑道:“古者官人以才,今官人以势,彼势之所求,又何疑焉!”
张居正与何尚之,拖带出来的是一群小丑。
(摘自《三峡文学》200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