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篇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
1. 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行道树》
一、导入新课:
(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
(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贪婪 堕落 点缀 自豪 冉冉 苦熬 繁弦急管
彩
二、朗读: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方法。 红灯绿酒多姿多
《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2)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4)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5)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
(1)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2)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3)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4)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5)“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
四、总结: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篇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难点)
3. 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重点)
教学方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二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这些生字词注音并解释。(要求找出来的词见P14)
2.从上述词中任选三个,组成一段100-200字的文章。
3. 标注自然段,朗读课文,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看到P14刘再复的《奔驰的生命》。
师读,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奔驰的生命”体现出来的不倦的生命力的凯歌。
师读完讲析:“奔驰的生命”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不倦的生命力给我们带了的振撼,而让我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那么短暂、脆弱的生命是不是就不能打动人呢?当我面对短暂、脆弱、有限的生命时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意义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关于生命的问题,走近第三课《短文两篇》
2.作家·作品
两篇短文都是关于生命的哲理散文。学习本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见上
关于《蝉》作者见注①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fān同“帆”)。祖籍广东番禺y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yì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k?i漫画选绎》及合集《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关于《贝壳》的作者见注④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行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她写诗与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的主题,而对亲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
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三.正课
(一)整体感悟。仍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两篇短文对生命的感悟,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1、分别标注两文的自然段。《蝉》7节;《贝壳》6节
2.听老师范读两篇短文,分别划出两文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的句子,也就是蕴含哲理的句子。答:见《蝉》5节 《贝壳》4、53.把上题划线句子换成自已的话,应该怎样表述?
答:见书相应之处。理出各篇的主旨,同时完成练一3问,练二2小题
第二课时
(二)品读、欣赏。
1.通过整体感悟,我们体会到生命短暂,但却积极面对,为延续生命好好活着,这就是蝉的生命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体会一下《蝉》一文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应怎样理解?答:见练二1
2.关于《贝壳》一文,我们在整体感悟时,已知道生命虽然有限,但要认真做事,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以回馈生命,打动人们。这是褒扬的。但文尾说“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这句中“固执”“简单”两词却是贬义词,怎样理解?
答: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学生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却是自已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出来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表面看带(记在练二3)
3.两篇同为哲理散文,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答:见练三,相同处。用提示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来完成。
4.的确,两文对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但具体的感悟是否相呢? 答:不同,见练三不同处第2点。
5.两文引出对生命的感悟的写法相同吗?
(1)我们先来完成练一前两问。完成练习一前两问
(2)那么《蝉》一文是直接写出对生命的感悟呢,还是隐含在对蝉的生命感悟里? 析:先看到5节对生命的感悟——是隐含在对蝉的生命的感悟里的。
(3)那我们再来看《贝壳》一文的写法是不是跟《蝉》一样?
析:不一样,先看4、5节对生命的感悟——从贝壳上的细文中,直接表白自已的对生命的感悟的。
析:以上对第5点的分析,就是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完成练三不同之处的笔记。
(三)小结:两篇哲理散文,虽然短小,但同样让我们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之情。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好好活着,生命就有意义。同样,生命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力所能及把要做的事做的精、细、好,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有东西,就能回馈生命,打动人们。让我们再次朗读两文,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四.作业:预习第四课《紫藤萝瀑布》内容见下课预习内容。
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篇三: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练习题
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练习题
一.课文主旨:
《夸父逐日》:本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两小儿辩日》:课文揭示,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人也有所不知。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二.文学常识:
《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书中保存不少远古神话传说。《两小儿辨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该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夸父与日逐走,如日( ) 2.两小儿辩斗( ) ......
3.孰为汝多知乎()4.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 ) ...
5.及日中如探汤( ) 6.孔子不能决也() ...
五.下列加点多义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未至,道渴而死 / 寡助之至 B.日始出时去人近 / 去国怀乡 ...
C.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鲁肃过浔阳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一儿以日初出远 ....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