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流水一城文化】一城文化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6D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黄河文明和灿烂的运河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聊城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过程中,聊城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把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城市竞争力,实现以文兴市,文化强市。
  
  文化底蕴丰厚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聊城先民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境内发现的大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址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东夷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薪火传承。以茌平教场铺、阳谷景阳冈为中心的两组9处龙山文化城址,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都、邑、聚”金字塔形三级社会结构,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蚩尤以及仓颉、巢父、舜、禹等先贤都在聊城留下了活动的足迹。
  
  明清时期,漕运畅通带来了聊城400多年的繁荣,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府之肘腋”、“江北一都会”。聊城、临清、张秋、阿城等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商业城镇。清代早期聊城城市规模已相当可观,城区内崇楼高阁,殿宇名刹遍布。康熙、乾隆东巡南巡,多次驻跸聊城,并将城市盛景绘入《南巡盛典》。运河两岸为商业区,河中桅墙如林,航船如梭;岸上百货杂陈,茶肆连栋,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有“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三条商业街和山陕会馆、苏州会馆、武林会馆、江西会馆等八大会馆,成为聊城商业繁荣的标志。
  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明政府在临清运河上设钞关征收船税、货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课税收入一度占全国的的1/4,位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当时经济繁盛可见一斑。
  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当时聊城书院林立,私塾遍布,增建、重建书院数量占到山东书院总数的近1/6,出现了著名的藏书楼海源阁。海源阁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以珍藏宋元珍本著称,为清末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东昌作坊,书笔两行”,在明清之际,聊城成为全国刻书、印刷、制笔中心之一。书业德、善成堂、宝兴堂、有益堂等四大书庄,在运河沿岸独占鳌头,所印图书远销京津、苏杭、秦晋各地。崇教育人,使聊城历史上名人辈出。据《聊城县志》记载,这期间聊城县考中状元3人,进士99人,举人439人。于慎行、谢榛、穆孔晖、朱延禧、傅以渐、邓钟岳等鸿儒显宦联翩鹊起。清末武训以行乞力、义学成为“千古乞丐。”
  史前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运河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创造了璀灿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全市现有文物古迹4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级10项。聊城作为运河的重要城市,各地风俗交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成为《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的发生地和背景地。
  
  延续历史文脉
  
  古老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聊城的宝贵资源和发展优势。为此,聊城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为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文物古迹的绝对保护区、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多方筹资对光岳楼、山陕会馆、铁塔、舍利塔、临清钞关、曹植墓、堂邑文庙等进行了维修保护。按照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定位,对1平方公里的古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和用,打造江北的“水中古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保持原古城城市格局和道路框架,维护其传统空间风貌形态的要求。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采取保护性有计划地改造,拆迁一些形式破旧、色彩不协调、密度过高的民居,合理恢复部分著名景观建筑,搞好古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古运河是聊城在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的见证,两岸文物荟萃,古迹众多。在运河开发中,严格按照古运河原走向规划设计,对古运河城区段分期进行了集中整治。对沿线名木古树严禁砍伐破坏,并有计划地改造民居建筑,恢复极有传统特色的建筑,使其重现运河盛景。
  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聊城杂技等1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市有6人被批准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被批准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聊城杂技团、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
  
  为开发、利用好绚烂多姿的民间文化,挖掘整理了秧歌、架鼓、腰鼓表演、古筝演奏、狮子舞、鲁西吹打乐、山东快书、八角鼓等曲艺形式:通过举办民间艺术展演、成立各种文化协会,吸引群众文化爱好者参与,促进了民间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此外,积极加强民间工艺品开发,培养优秀人才,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企业,使民间工艺成为文化产业的优势项目之一。木版年画、牛筋腰带、雕刻葫芦、面塑、泥塑、剪纸、书画等传统工艺品成为重要旅游商品。
  聊城历史名人灿若群星,从古代的蚩尤、伊尹、鲁仲连,到近代的张自忠、傅斯年、李苦禅等,都曾在所处的历史时期产生较大影响。为传承优秀文化,聊城相继建设了11个名人纪念馆,包括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范筑先将军纪念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资料馆、孙大石美术馆、李苦禅艺术馆、张彦青艺术馆、武训祠、曹植纪念馆和鲁仲连祠等。这些纪念馆的建立,对展示聊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后人,加快文化名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为了促进聊城文化的发展,聊城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运河古都、江北水城是聊城市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围绕“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塑造,聊城市充分发挥独特的城市格局和运河文化优势,坚持用城市文化艺术的眼光规划建设城市,重视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把文化元素融八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使城市形象充分展示“江北水城”的卓越秀美、温馨浪漫,充分体现“运河古都”的历史韵味、文化内涵。同时,搞好策划包装,宣传营销,增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丰厚的历史文化给聊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聊城市做足“国字号”文化遗产文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过举办葫芦艺术节、庙会、组织参加文博会等活动,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培养了一批有特色、有前景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户。东昌府区的葫芦种植面积已达340公顷,加工户700余家,产品在畅销国内外的同时,已打入日本、韩国、美国等国际市场。临清贡砖产销两旺,订单已经安排到2010年。剪纸、泥塑等传统技艺也使很多人成为文化经营户。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响亮地打出了“滋补国宝”的品牌,项目文化含金量大大提高,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围绕杂技、梵乐、查拳、木版年画等国字号文化品牌以及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名人,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创意研究,努力打造新的文化产品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聊城文化的综合实力。
  传承历史文化,聊城市现代文化建设亮点纷呈。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落成,水城明珠大剧场、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在全国享有盛名。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成为民心工程。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硕果累累。在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聊城市豫剧院表演的新编历史剧《大明贤后》一举夺得三项大奖,让很多省级知名院团刮目相看。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参与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旅游节、合唱节、消夏艺术节、水城之秋休闲周等活动,提高了居民精神生活质量,营造出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