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中,山水乃至山水画从来就不曾等同于风景概念,它一直是人类与自然精神的栖居地。张风塘的山水画之旅,就是对这样一种精神往来的深刻践行。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onception, mountains and waters are not simply landscapes. They are always the habitat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al spirits.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paintings of Zhang Fengtang fulfill this spiritual intercourse.
Zhang Fengtang"s paintings are first based on his love of natural mountains and waters. This becomes his source of power to continuously create paintings and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his life, as well as the natural evidence for the spiritual level of his paintings. The result of this love is the "purity" of life and art.
相信谁都知道李可染先生的名言:对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然而,面对深不可测的传统长河,许多人只能选择在岸边徘徊,更谈不到打出来的勇气。一来迷失的危险和寂寞的煎熬使人们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现代的思潮和花哨的技法似乎又提供了可寻的捷径。于是,走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山水画在视觉迷离中渐渐失落了凝铸在经典技法中的精神和意味。张风塘却是义无反顾地踏进了传统之河,并且带着打出来的信念,所以他的山水实践一直为我所密切关注。
张风塘的入古不可谓不深,宋元明清以来的山水名迹几乎无所不临,最终将取法重心定格于清风老人黄秋园,这位生前寂寞的“盛世遗贤”,用他融汇众长、独树一帜的艺术精品震撼了身后的整个中国画坛,用他前无古人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蕴的“鬼脸皴”、“秋园皴”捍卫了中国山水画的价值精神。对于沿着传统的精神溯源前行的求索者来说,黄秋园的出现与成功给了他们最大的慰藉和信心。他在淡泊中获得主体自由和创作空间的人格魅力,同他的作品一起契入了张风塘的心胸。
张风塘的山水画探索首先根基于生命本体意义上对现实山水和艺术山水的挚爱,这成为他矢志不移于山水画创作、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走向的源动力,也是他的山水画精神层面体现的自然依据。这种挚爱外化的结果就是生活与艺术的“纯粹性”。
与生活取向的“纯粹性”相对应,张风塘在艺术追求上也表现出“纯化”的倾向。他的传统取法范围极其广博,这从他的摹古之作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传统流派与技法的表现手段成为主要目的。但是张风塘对创作出口的把握上非常谨慎,基本以黄秋园的面目为主体,严格地对形式元素进行选择与改造。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但是对表现技法的“提纯”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张风塘有着深厚的书法根基,他的主体行草书浑朴中不乏灵动,频频在国家级书法大展中入展获奖,外在成就远高于他的绘画。这种书法根基使之在运用点线钩皴技法时,具有了自然优势,更加得心应手。传统笔墨的表现力在他的画作中成为一个突出的特点。
从“师古人”到“师造化”,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张风塘一直在沿着传统山水画的内部坚忍前行,在当代的背景之下,他的这种努力本身就值得关注、值得期待。当然,就如他的书法一样,张风塘不乏现代的视野。吴冠中先生说:“打进去确乎要用最大的功力,但打出来单凭勇气是不够的,必须学习西方,学习世界,达艺术之通途,才能认清自己所处的经纬度,不沉湎于古人竹篱茅舍的旧诗情中。”
张风塘,字法舜,号中竹者,当代著名的中青年书画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理事。现供职于青岛市文联,任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驻会秘书长。著有诗集《上升的太阳》,散文集《我的家园》,艺术评论集《半亩塘随笔》。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多次获奖,先后到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奥地利、荷兰、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展览活动,作品被数十个境外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