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国度里的总统雄心勃勃 20世纪70年代末,我有机会到巴格达大学留学,在这个充满神秘令人向往的国度生活了两年,当时正值萨达姆精力充沛、踌躇满志、事业如日中天、大展宏图之时。我亲眼目睹了繁荣的伊拉克。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已属于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已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普通百姓丰衣足食,中产阶层居住着优雅的别墅式二层楼房,几乎家家都有花园、草坪,有的人家还种植了果树,许多家庭都拥有一辆或两辆私人小轿车;冰箱和空调非常普遍。伊拉克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在改变单一石油输出格局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它在建立本国工业体系、发展公共福利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民教育素质等综合方面,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1979年其外汇储备高达350亿美元。依靠雄厚的石油美元,伊拉克从一个民族经济基础长期以来十分薄弱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资金充足、经济实力强大的富国。
70年代,伊拉克国民享有社会高福利保障,国家实施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制度。政府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对居民提供食品、住房、子女等多种补贴,人民充分地享受着富足的高福利待遇。
伊拉克的教育水平名列阿拉伯世界前茅,拥有良好的教育制度,国民文化层次较高。1974年革命指挥委员会颁发的法令明文规定,政府对全国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免费教育;学校对学生课本实行免费。政府规定实施初级义务教育,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每天提供午餐;大学生享有奖学金待遇,男生每月25第纳尔,女生每月30第纳尔。
1978年5月,伊拉克政府颁布了“全国义务扫盲法”,并设立“全国扫盲最高委员会”,萨达姆总统亲自挂帅出任主席职务。全国各省、地开办了若干所扫盲学校,最大限度地让人们接受扫盲教育;截至1985年2月,170多万人摘掉了文盲帽子,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由于伊拉克扫盲成绩卓有成效,曾荣获198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克鲁比斯卡亚”奖。富足的生活使伊拉克社会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青年人怀有远大的目标,在建设着自己的祖国。此时的伊拉克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富国,在阿拉伯世界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
萨达姆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我发现伊拉克人民对领袖的拥戴确实是发自内心的,特别是青年人对萨达姆狂热崇拜。萨达姆每次接见群众或发表讲话时,人群中都迸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讲话常常被掌声和口号声打断,女人们更是欣喜若狂,不时地吹起噜噜噜……的响哨(舌头在口中上下卷动发出的特有声音,表示庆祝、高兴的一种阿拉伯方式)。
伊拉克人热爱自己的领袖,不论男女老少,当他们自豪地向你夸耀总统时,会情不自禁地热吻萨达姆的照片。为了表达对领袖的爱戴,人们普遍佩戴萨达姆像章。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杂志等宣传机构,大力宣传萨达姆的丰功伟绩。
萨达姆是1979年7月16日取代前总统贝克尔,成为伊拉克总统的。此前,他一直是副总统,但时常代替身体欠佳的贝克尔代行总统权力。
在做副总统时,萨达姆就已显示了他的雄心壮志。1978年,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遭到阿拉伯世界的一致反对和抵制,1979年3月,埃及被停止作为阿拉伯联盟成员国资格,阿拉伯联盟总部从开罗迁往突尼斯。此时的伊拉克大有取代埃及、问鼎阿拉伯世界老大地位的趋势,身为副总统的萨达姆纵横在外交舞台上,在他的努力下,促成了1978年12月巴格达阿拉伯最高首脑会谈和1979年3月的阿拉伯外长会议,巴格达的政治地位大增,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中心,萨达姆的威信和影响力也同时大增。
1979年9月,萨达姆作为总统出席了在哈瓦那召开的第六次不结盟首脑会议。这次会议使萨达姆上升为重量级新星,威信甚至可及埃及的纳赛尔和阿尔及利亚的布迈丁。会议决定伊拉克为下届不结盟首脑会议的东道主,萨达姆有望成为不结盟运动中的新一代阿拉伯领导人(由于两伊战争,原订于1982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改为1983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
1980年2月8日,在庆祝革命纪念日之时,萨达姆发表了著名的《民族宣言》。在《宣言》中,萨达姆提出反对任何外国军队和军事基地在阿拉伯领土上存在,这一原则适用于阿拉伯国家与邻国关系。当时正值苏联入侵阿富汗,因而被认为是萨达姆在表明他反对超级大国侵犯阿富汗的立场。《民族宣言》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支持,伊拉克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刘月琴
“雄心壮志”的结局
埃及虽然拥有古老的文明,拥有大自然馈赠的尼罗河,但却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沙特阿拉伯虽然拥有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拥有世界储量第一的石油,但却没有令人羡慕的大河。只有伊拉克,它既拥有古老的文明,又得到大自然的恩赐――地上河流滚滚,地下油海滔滔。那么,伊拉克为什么不能成为阿拉伯世界乃至中东的第一强国?萨达姆为什么不能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纳赛尔一样的英雄?萨达姆当上总统后,就要实现他的“雄心壮志”了。
1980年9月,萨达姆上台仅一年,就带领伊拉克与伊朗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伊拉克与伊朗有着长达1280公里的边境线,双方长期存在着边境争端,争端的焦点主要在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分上。阿拉伯河是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汇合而成,全长204公里,其中下游约105公里为两国的界河。根据双方以往的协议,大部分河段均以靠近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对此伊朗一直不满,曾要求重划河界,双方为此还发生过小规模武装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拉克做出了较大让步,与伊朗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协议规定整个河界均以主航道中心线划分,作为补偿,伊朗允诺将其境内西北部一块约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但伊朗并未实践诺言,伊拉克对此耿耿于怀。实质上两伊的阿拉伯河之争反映的是石油利益之争,因为阿拉伯河两岸石油蕴藏丰富,且遍布着两国的油井、炼油厂,阿拉伯河航道又对两伊输出石油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伊拉克,因为阿拉伯河是伊拉克惟一的出海口。因此,伊拉克一直希望能独享阿拉伯河水域的主权。
此外,伊朗是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国家,伊拉克虽然什叶派信徒占穆斯林总数的60%以上,但政权一直由逊尼派掌握,1979年霍梅尼借伊斯兰革命在伊朗掌权后,公开声称要“输出伊斯兰革命”,并呼吁伊拉克的什叶派起来推翻逊尼派政权。萨达姆仗着伊拉克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积蓄的雄厚实力,想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来个先发制人,以主动进攻来阻止伊朗“输出革命”,并借机实现独享阿拉伯河主权的愿望。
两伊战争是用现代化武器进行的长达八年的战争,是两败俱伤的战争,它造成了近百万人的死亡和数千亿美元的损失。两国边境城镇几乎化为焦土,许多油田和设施被毁。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的军费开支及经济损失估计在1200亿~4500亿美元之间;战前伊拉克的外汇储备达370亿美元,战后不仅外汇储备近乎枯竭,而且负债700多亿美元(包括海湾邻国替伊拉克支付的军火债350亿美元)。
在战争中惟一越打越强大的是军队。由于战争需要,伊拉克不断扩充军备,大量的石油美元变成了飞机导弹。战后伊拉克军队人数高达100万,还有预备役部队85万,伊拉克成为中东地区兵力最多的军事强国。
两伊战争于1988年结束后,萨达姆急于恢复经济实力,无奈战争已把伊拉克的经济打得千疮百孔。且不说战后经济恢复需要大量资金,仅还债每年就要支付50亿美元。于是,萨达姆把目光转向了富裕但却弱小的邻国科威特。科威特国土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14万(海湾战争前),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28.2亿吨(1999年),石油年收入最高时达近百亿美元。不仅如此,科威特还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和海外资产。它就像一个诱人的大金罐,摆在萨达姆面前。如果能吞并科威特,不仅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资金,而且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为称雄中东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
伊拉克为这次错误的入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它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严厉打击和至今已10余年的国际经济制裁。两伊战争中遭到破坏的经济尚未恢复,海湾战争中又损失了近2000亿美元。在多国部队38天、10多万架次飞机地毯式的轰炸中,伊拉克的工业、石油、电力、通讯设施受损程度达80%~90%,115座桥梁被毁,9000余幢住宅被炸毁,此外还要赔偿科威特的战争损失。在我去伊拉克之前,这些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枯燥的数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绝对想象不出伊拉克的现状。
初到伊拉克,尽管我知道不可能看到《一千零一夜》中那个富丽堂皇的巴格达,因为它毁于蒙古人的铁蹄;也不可能看到欣欣向荣的巴格达,因为它饱受战争的摧残,但我仍感到现实中的巴格达与我想象中的相距甚远。巴格达仍旧很大,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熙来攘往,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汽车虽然不少,但不是缺灯就是少玻璃;店铺虽然照常营业,但商品却非琳琅满目;建筑物虽然看不到弹洞枪眼,但大都显得破旧。这里几乎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现代化的商场超市,也没有充满活力的网吧。我总觉得巴格达不像一个大国的首都,倒像一个与现代社会脱轨的、放大了的乡镇。
在巴格达,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货币贬值,什么叫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商店买食品付款时,收款员不是一张张数钱,而是一捆捆称钱;我们的钱自然也不是放在钱包里,而是用塑料袋提着。
在巴格达,无论是在十字路口还是商店门口,总会遇到乞讨的儿童,他们本该坐在教室里念书,其实在伊拉克上学并不需要钱,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需要钱。在一个固定的街口,每回路过都会遇到一个年龄约八九岁的小女孩,每当她看到我们那辆绿色奔驰,都会迎上来,从不伸手,只是微笑地看着我们,而在那微笑里,我看到了深深的哀伤。我们每回都会给她一些钱,尽管知道这点钱并不能解决她和她家庭的困难,然而只是想让她高兴,哪怕只高兴一会儿。
在巴格达,我没有去过医院,不知道药品如何缺少,但我在大街的药店里,却发现了80年代生产的早已过期的药品。一些媒体报道,由于缺少足够的食品和药品,10年来在伊拉克因各种疾病和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已近140万,我认为这些报道丝毫不夸张。
在伊拉克的短短经历,让我有着太多的感慨。我常想,曾经那么富有的伊拉克人如何能忍受连年的战乱,如何能忍受生活水平的持续下降,如何能忍受国家发展的大倒退?难道他们对他们的领导人就没有丝毫的怨恨?这些问题我在美国政府那里找到了答案。9.11事件以后,布什政府把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国家,并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倒“萨”战争。联想到美、英飞机10余年来对伊拉克南、北“禁飞区”的不断轰炸以及美国在解除对伊制裁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我感到,正是美国政府的对伊政策,使伊拉克人民紧紧地团结在萨达姆总统的周围。尤其是在大敌当前的关头,伊拉克人民怎么可能支持策划入侵自己国家的布什政府,而去反对和打倒自己的总统呢?何况一贯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占领的萨达姆总统,在伊拉克人民心目中,甚至在许多阿拉伯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当初的“抱负”也是想让伊拉克更加强大。
虽然我离开伊拉克已经一年多了,但对伊拉克问题的关注却丝毫未减。我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伊拉克国家要发展,人民要生存,底格里斯河水仍要向前流淌,这没人能够阻挡。△□芳萱